这些创业者说,盈利是迟早的事,从明年开始!
“投资人都不傻,他们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你(指点播影院)没有回答盈利的问题,凭什么让人家给你烧钱?”
这是几日前在2017年中国点播影院发展论坛上,一位点播影院从业者的肺腑之言。
自从今年4月广电总局出台《通知》要求规范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管理,点播影院这只还没被养肥的“猪”被拱上风口,市面上6000多家点播影院,以及有放映功能的线下娱乐综合体拔地而起,连娱乐资本论都陆续收到一些投资人询问:“市场到底怎么样?”“有没有公司已经拿到院线牌照?”“投哪家靠谱?”
对于点播影院没有太多了解的同学,当时我们谈到了今年4月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规范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经营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出台,各方都觉得中国电影市场从500亿到1000亿是分分钟的事啦~
但作为吃瓜群众,小娱的真实感受是半年过去了,电影票房倒是突破了500亿,但似乎点播影院行业没起啥变化,传说中7、8月就应该落地的正式通知也并未如期下发。
这里要告诉各位看官的是,先别惦记,牌照真的还没下发。而且急于在资本市场融资的点播影院业主,也可以先翻翻账本:据小娱了解,目前市场上70-80%的点播影院尚未盈利,而符合规定能够正常运营的点播影院,恐怕也不超过1000家,市场处于“近期收益看不见,远期愿景不清楚”的朦胧阶段。
但点播影院的价值在于,它推开了一扇大门:以前一提起电影院就想到卖票,而现在可以卖包间了。这背后是经营模式的变化:传统观影和消费者一部分社会娱乐功能相结合,衍生出电影+KTV、电影+网吧+游戏、电影+酒店+足浴等丰富业态,变现手段也多元化起来。
点播影院的15万块屏幕生意?不不不,也许是1500万块。
“就这点生意
都不值得片方把版权卖给你”
我们首先来看看,投资人、点播影院业主以及片方在焦虑哪些问题?
如上所述,政策尚未真正落地前,不会有任何一家点播影院或院线率先拿到许可牌照。对投资人来说,焦虑在于点播院线许可牌照有可能会成为稀缺资源:按照过往管理,总局发牌照都是限量的,网络信息许可证有500多张,大的商业院线46条,互联网电视牌照则只有7 张,以此类推,点播院线自然也不会太多,甚至外界一度传闻只有5张牌照。
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那些炒作谁先拿到牌照的,都是想做资本运作,主要是心里不踏实。真正有实力的投资人还没进场呢,总局会说只发5张牌照么?越是说这些话的人,越没信心,或者没打算跑长线,就像黄牛倒票似的。”
点播影院行业链条大致构成
根据《通知》,申请成立省内点播院线,所辖影院数量应不少于30家,全国性点播院线旗下影院数量不少于60家。风霆迅CEO姚钦荣告诉小娱,事实上目前行业内能够达到这种量级的连锁影院品牌,也不过7、8家而已。
而对点播影院经营业主而言,他们更加关心的是《通知》中的版权限制,如果点播影院只能发行和放映有公映许可证的几百部电影,将极大缩减放映范围以及点播影院生存空间。
另一只靴子尚未落地,也就意味着一切都还存在斡旋余地。6月份出台了《点播影院、点播院线管理暂行规定》的征求意见稿,在随即的点播影院论坛上,小娱看到一位影院业主大声呼吁在场观众,“大家一定要去法制办提意见,应该是广电许可的我们都可以放,无论有龙标的还是有信息网络传播权。”
相比公映权,网络信息传播权的范围就大太多,目前市场也在遵照后者进行正版化,点播影院市场逐渐被盘活。国家在点播影院领域仍以扶持为主,虽然计划将点播影院收益纳入管理,算在票房体系内,但并不像传统商业影院一样收取8%管理费。
与一级放映市场分成机制的另一点不同是,点播影院的发行方与片方洽谈基于场次的授权,“点播一次,片方只收10块钱片源费。10-15%成本对点播影院经营者而言是可以接受的,片方要的则是总放映场次数形成规模,薄利多销,这样双方都有钱赚。”
片方不仅担心有没有钱赚,也担心片源的安全性问题,一旦在点播影院遭遇片源泄露,对片方的损失不可估量。而市场鱼龙混杂,据娱乐资本论了解到的情况,一些系统商知道点播影院业主不懂版权,倒卖所谓“正版授权书”的现象层出不穷。
“都说是正版,片子更新非常快,其实是盗版下载,买蓝光盘装进去。”有业内人士坦言,这类系统商拿着所谓正版片源把服务器翻3、4倍价格,“成本只有8000块钱,卖你4万,今天把你几十万块钱赚完我就不给你更新片子了,这个太正常了。”
一些版权供应商甚至向点播影院业主承诺“一年5000块钱,所有片子随便放”。尚幕CEO俞哲给大家算了一笔账:1万家点播影院店,一年给所有片子产生的版权费就只有5000万,“一部《战狼2》的新媒体版权卖了6200万,点播影院如果就这点生意,都不值得片方把版权卖给你。”
事实上真假版权的手法很简单:点播影院正版片源目前主要是在云端进行更新,而不是传统递送拷贝。“我们每周更新30部影片,服务器自动下载,从本地到云端再到门店服务器,是完整的一条版权链条。但盗版商不敢做云端更新,因为这样会留下证据链,”姚钦荣解释道。
为了解决片方担心的安全问题,广电总局在《通知》中也明确规定了点播影院的放映系统设备等级,其中安全级别达到三或四的,都满足和传统商业影院一样的DCI放映标准。
“我们和片方谈的不止是30天窗口期,比如一部影片在一级院线排片率低于2-3%,哪怕是上映第二天,你就可以进到点播影院流通。”俞哲提出了这样的模式,让点播影院可以与传统影院形成分众市场,做差异化放映,而不是相互竞争。
“洗脚城里放电影,
怎么就不行呢?”
在点播影院发展初期,由于尚属新鲜事物,的确存在投资百万几个月就回本的奇迹。然而从2014年全国只有600家,到如今2017年的6000多家,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成规模的点播影院大概一家投资成本要在200万,这样的影院全国能有900家左右吧,能够形成品牌规模的连锁点播影院(40家以上门店)大约有十几个,大多以招商加盟为主。”姚钦荣预测,“其他基本上属于政策出来都要被关闭的,比如在居民楼内消防安全解决不了,或者体量太小,只有2、3个厅这种。”
据小娱了解,现在普遍的情况是18-24个月甚至3-4年回本,目前70-80%仍在亏损中。真正赚到钱的,也许只有将服务器卖高价的硬件设备厂商。“如果一年就能回本,我都不告诉你,我自己去贷款开店就好了,整个市场都是我的。”
“这个行业的发展有点类似当时的KTV,在朝阳门钱柜没开始做时,所有ktv都是低成本低投入快产出,直到钱柜做成本300-400万的标准时量贩式ktv。我们现在也是,点播影院要给消费者呈现出一个消费理由,如果你做得很低端,消费者为什么要去呢?”
比起点播影院几十亿规模(未来有望达到上百亿)的市场,一些人把目光瞄准了所有线下终端屏幕。从去年9月21日广电总局开始做市场调研,大家知道政府要管理点播行业,一些投资就停下来了,而依然在投资的人选择了折中方案:做影K。即将KTV内电视屏幕改为放映的投影屏,符合KTV行业的VOD点播标准。
点播影院的客单价通常在包间费100块钱左右,而影K客单价通常会在250元以上,这是基于消费者对于KTV包间的消费习惯。传统KTV除了打折没有太丰富的促销手段,而电影可以吸引流量还能带动客群粘性,无形中为KTV带来了不少客户,“白天也就有客人了”。
“只有点播影院明确规定要用放映权,酒店、ktv、影K、网吧、咖啡馆这些娱乐场所用网络信息传播权就可以的。”姚钦荣告诉小娱,他个人并不是非常看好单一点播影院的模式,“真正令我心动的是,如果点播影院业态在线下娱乐行业养成消费习惯,未来市场与资本会更倾向于结合KTV、网吧、游戏厅等的娱乐综合体,点播影院只是线下观影的一种。”
比起上千家点播影院,全国有150万个KTV房间、8万多所网咖/网吧,再加上酒吧、沐足等行业,全国目前闲置的中型屏幕(100-200寸)数大约达到了1500万块。在楼宇电梯视频、地铁内置屏幕被广告、短视频纷纷占据时,上述中型屏幕却是内容市场的处女地,盗版同样猖獗。
这在习惯了走进电影院的小娱看来,多少有些不可思议。会不会少了些观影仪式感?不过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很看好,“洗脚城里放电影,怎么就不行呢?个性化观影娱乐的时代要来了。”
如何运用互联网的运作方式将散落在四处的屏幕终端整合并规模化,分发正版视频内容,这个领域目前成为第三方公司的星辰大海。
“我们签约了线下120多万块屏幕,落地了11万个,在全国网吧、酒店、KTV、点播影院领域版权合作,都是6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姚钦荣表示,作为正版内容运营商的风霆迅目前正在养这块市场。
“11万块屏幕哪怕一天只有30%的人看,也有每天300万的票房(按10元一次点播计费),那我是不是就可以跟光线华谊们谈,你让我们放2星期,你至少还能赚几千万?这样的规模才是对行业有价值的。”
新兴行业烧钱是常态,
但明年开始普遍盈利?
话说回来,点播影院真的被政策限制住了市场发展想象力么?事实上,这个行业仍处在爆发之前的准备期:投资更加理性,门店选址与运营更加精细,软硬件设施更为规范。
90后的一起看影院CEO孙亚琼在圈内很有名,敢说话、做事也有魄力,“我们是做’房事’的(指点播影院按包房收费),你做成低端炮房,高收入人群才不愿意进。作为点播影院业主,要选每一个链条下最专业的供应商合作,把门店运营做好,门店赚钱,好的内容自然会来。”他毫不讳言,甚至总结出“伪点播影院”的特点:设计缺少时尚感、餐饮柜台不完善、不组织营销活动、随便拿盗版。
从2014年做第一家点播影院线下门店开始,孙亚琼自称3年里走得踉踉跄跄,但目前已经探索出一些成功的模式,比如1+X 同步厅、定制放映厅、影院+酒吧、影院+桌游轰趴馆等等。
“常规经营业态是三种:业务模式简单,盈利也很简答的,比如共享单车;业务复杂,盈利模式也很复杂,那这事就别干了;业务相对复杂,盈利模式却很简单,点播影院就属于这一种。”在俞哲看来,第三种才是能够长线发展并且百花齐放的业态。
但摆在面前的问题很多,如何从“沙漠里开加油站”的野蛮生长模式进入良性投资阶段,需要行业内外的玩家规范入场。
前几日的点播影院发展论坛上,不少传统商业影院经营者也参与了会议讨论。比起以往大家有些针锋相对的局面,如今双方态度都回归理性,一些点播影院从业者认为,大玩家资本充裕,也具备营销经验,能够提升点播影院行业标准。目前已经有一些城市商业影院开始探索商业影院+点播影院模式,凭借天然的客群入口,往往新开店也能拉来不少消费者。
不过,“即使是传统影院,依旧要按照新玩法来做,并且申请牌照。大家的起点是一样的,只不过他们开店的经验更为丰富,”一些人认为。
小娱注意到,在点播影院业内风生水起的公司,无论系统方还是连锁影院品牌,背后往往都有资本支持,“因为刚开始都是烧钱”。像风霆迅的母公司京江南是上市公司中国创意控股旗下公司,艾米1895背后有一德集团、赛富投资与IDG,连海尔都跨界“插足”,通过麾下智能设备品牌“海尔小帅”进军点播影院领域,有不少传统影投公司也正在谋求入局。
所以不知不觉当中,观影市场出现分级,既有高端影院的会员俱乐部形式,也有大众捧着爆米花可乐的商业影院,如今又多了点播影院以及“点播影院+”这个中端消费市场。目前大家仍在等待政策落地,“快的话下个月,也有可能是明年初”。
也不是没有忧心者。博纳影业副总裁黄巍作为“过来人”,就表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大家要小心门槛低的问题,可以预见点播影院市场的竞争会比传统影院还要惨烈,有意愿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最好从一开始就把标准提高一点。”
商业模式一旦被验证,盈利是迟早的事。姚钦荣透露,再过2、3个月风霆迅就会盈利,而明年行业内大部分公司可能都会进入到盈利阶段,“一年做到5000万(营收)、有2000万利润是很好的,对这个行业的创业者而言。”
来源|微信公众号: 娱乐资本论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