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挺顽强的,从 2017 年下半年开始,乐视的形象开始了急转弯,从邀请一千多家媒体在美国开发布会的中国现象级科技公司,再到永远不见真人的 " 下周回国 "CEO。虽然经历了如此多的沉浮沉沉沉沉,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它竟然还健在。
乐视与恒大的互撕
贾跃亭的心气很高,打算造一个领先特斯拉的 品牌,大家都对这个心气抱有幻想。但是为了这个幻想,贾跃亭的山西老乡孙宏斌 150 亿元已经打了水漂。
送走孙宏斌,贾跃亭迎来另一位房地产大佬,许家印的恒大在今年 6 月以 67.46 亿港元收购香港时颖公司 100% 股份,间接持有 FF 45% 的股权,成为 FF 母公司 Smart King 的第一大股东。" 恒大法拉第未来 " 就在此后成立。
但是 10 月 7 日,金主爸爸恒大健康突然发布公告,贾跃亭欲撕毁合约踢恒大出局。
8 日法拉第未来回应 " 恒大未能兑现向 FF 支付任何额外资金的承诺,反而试图获得对 FF 中国和 FF 所有 IP(知识产权)的控制权及所有权。在此期间,恒大也阻止 FF 接受任何来自其他来源的直接融资。" 就在 9 日收盘,恒大健康全天下跌超过 16%,乐视网下跌也接近 8%。
前几天,融宏中国旗下的子公司,以 7.73 亿元的底价司法拍得贾跃亭拥有的乐视控股三项重要资产,意味着新乐视完全有孙宏斌接管了。
曾经的乐视帝国如今基本拆分成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和孙宏斌的新乐视。贾跃亭还在不停的寻找金主,寻找窒息的梦想。而孙宏斌的新乐视何时能够卷土重来呢?
乐视模式的力不从心
新乐视智家正是乐视电视的经营主体,曾贡献乐视网 2017 年 83% 的营业收入,应该是乐视史上盈利最明朗的一个产品,至今仍未上市,一直承担着背负乐视债务的角色。
孙宏斌多次公开对外表态,对于投资乐视网的行为表示后悔,甚至一度传出要转手卖出乐视网相关资产包的消息。
2013 年 5 月,乐视发布超级电视以来,以 " 平台 + 内容 + 终端 + 应用 " 的模式,开辟出 " 硬件免费,内容付费 " 的盈利模式,极大拉升了乐视的股价,股价半年涨了近 3 倍。
乐视超级电视发展如火如荼的时候,累积销量近 900 万台,但大规模的用户群体还没形成,大手笔投入的钱要得到回报显得遥遥无期。
资金链的断裂,直接将乐视七大生态打得遍体鳞伤,孙宏斌带着 150 亿来拯救也避免不了要抛售部分业务资产,并确认乐视电视将重新回归到实业中,聚焦家庭、聚焦大屏。
从萌芽到进入巅峰,互联网彩电仅仅用了 2 年,低廉的价格却拥有不俗的配置和丰富的内容资源,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直接降低了进入互联网电视门槛,没生产线没关系,找代工;没资源不怕,找牌照方合作。
在尝到了一丝甜头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这一领域,直接从传统电视品牌商手中抢走一大半蛋糕。
与传统电视厂商相比,互联网电视抗着 " 内容为王 " 的旗帜,与各大内容平台合作,无疑占尽了先机,将电视智能化发展推向了快车道。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传统电视厂商也学会了互联网电视那一套网络营销,懂得内容生态和智能交互的玩法后,凭借在技术领域深耕多年、完善的生产线并拥有雄厚资本,也先后推出自己的互联网品牌。
互联网电视品牌厂商的生存空间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小,传统电视厂商与互联网电视厂商之间的界限也就越来越模糊。
曾经互联网电视凭借 " 价格战 " 和新的商业模式吸引投资人砸钱,成为电视行业的搅局者。
但随着内容版权法规的规范,以及面板涨价等因素,一味靠生态反补硬件这种烧钱的套路也出现了瓶颈。失去风投的力挺和噱头的外衣后,互联网电视厂商似乎有点力不从心,乐视作为排头兵自然最受人关注。
最赚钱的彩电业务还能东山再起吗?
回到现在来看,孙宏斌拿下乐视电视和乐视影业的第一大股东地位,是为了接下来引进新的投资者,或者进行新一轮自主发展驱动的必经之路。
中国彩电市场正面临着严重的产能、面板、产品等过剩,整体市场趋于饱和。
无论是互联网电视还是传统电视品牌都面临的共同问题是,电视行业增量市场被挖掘完毕。
有的厂商选择开创或发布不同系列的产品线,如创维的酷开,TCL 的雷鸟,康佳的 KKTV,长虹的 CHiQ 等等,以覆盖高中低不同的用户群,有的选择去海外 " 跑马圈地 "。
但终究无法做大电视这个蛋糕,如何挖掘电视的 " 剩余价值 " 成了唯一通道。
随着大屏化、高清化、智能化等趋势,电视作为人们生活中唯一一块不动的大屏,在互联网浪潮中的作用也愈发重要。
从用户端看,大屏代表着更好的视觉体验;而且大屏背后是智能家居 + 客厅经济主导的消费,如今大屏已成为客厅经济中家庭智能生活的最大入口,也已成为了娱乐和互联网入口。
孙宏斌想要挽救乐视,如果光投入资金、资源和团队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如何让乐视电视开始赚钱,形成良性循环。否则乐视电视无法走上正轨。也会在融创的大集团里逐渐边缘化。
总结:
希望乐视这位互联网彩电的 " 老前辈 " 在经历过烧钱圈用户,集团债务危机之后,能够回归理性,找到真正有利于市场有利于自身的消费模式,利用新技术,创造新的需求,揭掉乐视的旧标签。
【来源:驱动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