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金融科技巨头的开放脚步,近期,不少银行开始搭建开放平台,将自身的产品和科技能力开放出去,赋能场景和同业。
当开放在行业层面成为一种趋势,跟风式开放在机构层面也就成了潮流。问题是,开放真的是灵丹妙药吗?
三种开放模式
当前行业语境下,商业银行的所谓开放,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
搭建一站式开放平台
开放对象为同业,高大上的讲法叫科技赋能,涵盖获客、风控、贷后等多个环节。其中,又以各家巨头力推的联合贷款为典型代表,本质上是将资产能力开放,既在现有的资本约束下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又成功实现了向轻资产模式的转型过渡。
如网商银行的“凡星计划”,向行业开放能力和技术,计划于未来3年与1000家各类金融机构携手,共同为3000万小微经营者提供金融服务。
开放金融服务能力
开放对象为流量场景,将产品以API(应用开发界面)等形式嵌入到各个场景中,本质上属于一种新型的获客和引流模式。
如浦发银行推出的API Bank(无界开放银行),将“支付、权益优惠、积分”等金融产品和“市场预测、风险评估、数据分析”等服务能力封装,开放给各类APP场景。此外,类似今日头条的放心借平台,背后对接是持牌机构的信贷产品,站在持牌机构的角度,便是一种贷款产品开放。
整体上看,这两种类型,一个着重开放资产能力,解决的是偏资金端(如联合贷款)问题,一个着重开放金融产品能力,解决的偏资产端(流量与获客)问题。资金和资产,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某种意义上,这两种开放也是同一生态的两面,只不过视角不同罢了。
流量型巨头倾向于开放自己的获客能力以吸引资金,对这类机构而言,所谓的开放便是搭建开放平台,而不掌握场景的金融机构则倾向于对接场景获取资产,开放便表现为金融服务能力的开放,即所谓的API银行。
撮合模式
对很多银行而言,既缺自有场景,又不是典型的资金方,这个时候可以走另一条开放之路,即把上述两种模式糅合在一起。如新网银行的消费金融开放策略,一边向金融同业推广联合贷款产品,解决资金问题,一边向各类场景方渗透,解决流量问题。
这种模式,本质上是一种以科技为支撑点的撮合模式,不少创业型互金平台也在采用。如品钛科技的消费金融解决方案,基于自身的大数据风控能力,一手接场景流量,一手接机构资金;再如简普科技(融360),定位于金融产品智选平台,基于长期的科技积累,一边积聚流量与用户,一边对接各类金融机构的产品。
开放了哪些能力?
B端业务暂且不论,就C端业务而言,银行可以开放的能力不外乎支付(账户体系)、理财产品、个人贷款(含信用卡)、金融科技能力等四大类别,分别做下分析:
支付(账户体系)能力开放
支付能力的开放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开放账户体系,作为场景方特定金融产品的底层银行账户,最典型的莫过于P2P存管过程中,为出借人和借款人开通的虚拟账户;二是开放支付能力,为场景方加载标准化的支付、转账等产品功能。
就前者而言,银行实现了虚拟账户开户量的大规模增长,也沉淀了存款,不过作为底层账户,在用户层面通常是无感的,局限性明显,很难借此去搭载其他金融产品的销售。就后者而言,在当前的支付市场格局下,银行开放支付能力,通常是开放聚合支付能力,将本行账户和支付宝、微信支付、苏宁支付等第三方支付打包在一起。
站在场景方的角度,银行支付(账户体系)能力开放产品高度同质化,可替代性强,必然对于合作银行缺乏粘性和忠诚度。
理财产品开放
根据2018年9月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只能通过本行渠道(含营业网点和电子渠道)销售理财产品,或者通过其他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代理销售理财产品。”可见,只有银行能销售银行理财产品,所以银行理财产品能力开放,现阶段还不具有可行性。
个人贷款(含信用卡)产品开放
本质上是为贷款产品增加引流和获客渠道,是当前最主流的开放模式。个贷产品的开放策略,从结果上看是成功的,这也是越来越多的银行拥抱开放策略的重要诱因。
以信用卡为例,2017年,银行业信用卡新增发卡量1.23亿张,同比多增9000万张,开启了爆炸式增长之路;2018年上半年,新增发卡5000万张,继续保持着高增长。据融360估计,新增发卡中,60%以上来自于线上渠道,即与各类线上场景方的合作。
在个人贷款领域,银行的资金成本足够低,几乎没有竞争者,唯一的瓶颈就是银行自身的风控。理论上,只要风控门槛一降再降(或风控能力不断提升),业务规模便能越做越大。
金融科技能力开放
在这波银行金融科技转型浪潮中,走在前列的银行纷纷选择开放自身的IT和科技能力。如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和建设银行,均成立了独立子公司,为金融机构提供从IT系统搭建、平台运营到智能风控、业务合作等全方位的能力。
还有些银行,则就认证与授权、欺诈管理与警报、数据风控等特定模块进行开放,如苏宁银行自主研制的基于区块链的黑名单共享平台,共享数据量已接近300万。
开放能否做一个万能连接器?
开放接口、连接一切,看上去就是一个很棒的主意,似乎打开了无尽的空间。问题是,你固然可以连接“一切”,“一切”为何愿意连接你呢?就好比人尽皆知的一条致富道路,“全国14亿人每人给我1毛钱,我立马就会变成亿万富翁”,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全国人民每人给我一毛钱呢?
站在商业的角度,连接者并不好当。
从产品功能的角度看,“连接”属于工具属性,关键看能为合作伙伴带来什么商业利益。就比如,微信、支付宝、百度和头条相继发布小程序,要做互联网领域的连接者,响应者众,大家看中的并非小程序本身,而是小程序背后的优质场景和诱人流量。
就银行而言,开放API接口并不难,难的是能否吸引到合作伙伴。
以典型的消费金融产品来说,资产(客户&流量&场景)、资金(金融产品)、风控(科技)三类核心资源,按照稀缺性排序,资产(客户&流量&场景)>风控(科技)>资金(金融产品),所以,资产获取能力,才是做行业“万能连接器”的前提。
对大多数银行而言,资产获取能力恰恰是短板,自己吃不饱,便想要凭借同质化的资金(金融产品)搭建开放平台,为“冗余”的资金寻找优质资产。凭借低廉的资金成本,固然可以获得规模的增长,只是,凭借同质化的资源,注定做不了平台的主导者。
所以,开放的精神应该提倡,但开放本身并不令人兴奋。如果业务本身并没什么竞争力,开放API接口后,依然不会有竞争力。开放只是开始,开放不是成功本身,这一点,需要我们谨记。
【来源:钛媒体 作者:薛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