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第一的宁德时代和装机量第二的比亚迪竟然围绕一根钢针吵起来了。这两家行业龙头公司的市值总和接近 5000 亿元人民币。
比亚迪用针刺试验表明自己的刀片电池更安全,而三元锂电池更易发生燃烧,宁德时代直指友商的所谓刀片电池为自己的旧技术,并暗示对方滥用测试。
宁德时代这边是董事长曾毓群出马,比亚迪这边是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李云飞,双方就技术问题展开一番隔空争论。
照理说,这是一场技术控的讨论,怎么会出圈被众多媒体和吃瓜群众热议?因为新能源 已经在全球全面铺开,电池安全至关重要,5 月 26 日深圳一辆电动车被撞击后燃烧,驾驶员不及逃生死于车内的惨状犹在眼前。
▲ 5 月 26 日,深圳一辆电动车被撞击后燃烧
国家层面对电池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断升级,电池的安全已经不仅停留在单体安全上,而是扩大到电池整个系统的安全。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作为行业巨头,也会参与国标的起草和论证,如果这番论战能够给双方乃至行业带来启发,也算是一个积极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在双方互打口水战的时候,韩国锂电企业 LG 化学和日本锂电霸主松下不断攻城略地。伴随特斯拉的大卖,韩国 SNE Research 数据显示,LG 化学和松下的动力电池装机量跃居 2020 年一季度的第一和第二。宁德时代下滑至第三,比亚迪下滑至第六。
巨头公开互怼
比亚迪刀片电池发布会搅动了新能源 圈。3 月 29 日,比亚迪发布刀片电池,在发布会现场比亚迪播放了刀片电池和三元锂电池针刺试验的比较视频。
针刺试验是指将充满电的电池放在一个平面上,用钢针沿径向将电池刺穿,以此来测试在形成可能的内外短路后,电池是否会起火和爆炸。
比亚迪发布的视频中,比亚迪刀片电池在针刺试验中表现为无明火、无烟。磷酸铁锂块状电池无明火、有烟。三元锂电池剧烈燃烧。
▲ 比亚迪针刺对比图 / 比亚迪
刀片电池是采用新成组技术的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就是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具有长寿命、耐高温、成本低等特点,同时有能量密度低、低温性能差等缺点。
三元锂电池是指正极材料使用镍钴锰酸锂或者镍钴铝酸锂的三元正极材料的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耐低温等优点,同时有安全性低、耐高温性能差等缺点。
发布会现场视频连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 百人会执行副理事长欧阳明高。欧阳明高称,刀片电池的设计使得它在短路时产热少、散热快,在针刺试验中的表现很好。
一个多月后,5 月 11 日,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网络业绩说明会上被问及如何看待刀片电池时表示,刀片电池是宁德时代 2016 年已量产的 CTP 电池结构创新概念中的一种,宁德时代已经选择并量产 CTP 结构创新里最优的几种,比如 CTP-0、CTP-1、CTP-2,并称 " 电池的安全和电池的滥用测试是两回事,有些人把滥用测试的通过等同于电池的安全 "。
所谓滥用测试就超出正常使用范围条件下的测试,一般有热滥用、针刺滥用、电器滥用等。
此话一出,引来比亚迪方面的反弹。5 月 11 日深夜,李云飞在其社交账号上表示:" 不服?那你也来扎一下吧!" 疑似隔空回应曾毓群的表态。
5 月 21 日,微博博主 " 小鱼锂电 " 自称采买了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来做针刺试验。" 小鱼锂电 " 公布的视频中,钢针刺入电池内部后,电池短时间内膨胀并剧烈燃烧。
▲ 小鱼锂电微博截图
面对质疑,宁德时代选择发布数段试验视频来自证,宁德时代连续发布多段测试视频。在宁德时代发布会的第一段视频中,钢针无法穿透电池箱体,直接折断。
此后,宁德时代又发布钢针刺入不同配比的三元锂电池模组的视频。根据视频显示,电池被针刺后并没有起火和爆炸。
随后,李云飞再度表示,针刺试验的核心目的是让电池短路,电池没短路的话,针刺试验就失败了。
5 月 25 日,自称是宁德时代工程师的博主 "David 工科男 " 回应称,针刺测试时模拟电池被金属物刺入的场景,一般情况下电池会发生内短路。但针刺测试的核心目的不是一定要让电池出现内短路。
宁德时代方面告诉出行一客,在一般情况下,磷酸铁锂电池针刺短路,出现热失控后只是冒烟,三元电池的热失控表现激烈一些,会有明火。但宁德时代经过多年研发,已拥有独创的 " 控短路 " 安全技术。该技术在即使有外部金属异物插入电池内部的情况下,也能保证不发生大电流内短路,从而不引发电池热失控。发布视频中的这个 811 三元产品就是采用了 " 控短路 " 安全技术。
电池的安全认知在不断发展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隔空口水战之下,针刺试验真能全面反映电池安全吗?
2021 年即将实施的《电动 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对电池单体安全和电池包或系统安全作出了要求。电池单体在规定的试验标准下进行过放电试验、过充电试验、外部短路试验、加热试验、温度循环试验、挤压试验时,应不起火、不爆炸。
电池包或系统按照规定的试验标准进行振动试验、机械冲击试验、模拟碰撞试验、湿热循环、浸水等试验后,应无泄漏、外壳破裂、起火或爆炸现象。
《电动 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指出,电池包或系统在进行热稳定性试验中的外部火烧试验时,应不爆炸。进行热扩算乘员保护分析和验证中,在电池包或系统在由于单个电池热失控引起热扩散、进而导致乘员舱发生危险之前 5 分钟,应提供一个热事件报警信号。
此前行业内会进行的单体电池针刺要求被删除。起草组称,调研 IEC 62660-2、IEC 62660-3 等标准,发现均未采用针刺试验来评价电池安全性。经工作组讨论,一致认为针刺试验与实际失效模式不相符。因此,取消针刺试验。
上述安全要求的起草单位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等众多电池、 、第三方单位。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双方均量产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产品。
中国 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芳看来,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安全性不能仅依赖电池单体层级,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单体需要安全、全生命周期需要安全、电池管理系统需要安全、电池整个系统都需要安全。
电池协会的专业人士告诉出行一客,提高安全性有很多方法,从电池厂的角度来说,一般可以改进正极材料。从主机厂的角度来说,一般通过 BMS 来监测和判断电池状态,根据状态来提供相应的防护措施,比如使用防火胶等。
因此,在强制性国标的要求下,电池企业如能满足上述要求,就可以把安全做到最大化。
在动力电池发展过程中,安全、寿命、能量密度、生产成本等几大要素都是守恒的。不同化学体系的动力电池在上述要素中有自己的强项,也有自己的弱点。
正如国家 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孙金华所说,在有限的范围内,在人们可接受的条件下,做到最安全。任何事情都要讲究做到绝对安全,可能成本无限高了。如果为了追求绝对安全,把成本无限放大,没法商业化,也是不可行的。
双雄争霸简史
在中国动力电池领域,比亚迪是当之无愧的先驱。自 1995 年,王传福建立第一条镍镉电池生产线以来,比亚迪一直在电池业务上深耕。其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销量为全球前三。在智能手机兴起之时,比亚迪凭借较低的价格和较好的质量,拿下了多个大单。
比亚迪涉足 制造以后,新能源车是王传福心心念念的产品。
2009 年,中国政府推出了 " 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 示范推广应用工程 ",自此,新能源车开始在神州大地成长。
2010 年比亚迪 e6 电动车率先成为深圳出租用车,在全国 " 两会 " 期间,比亚迪尝试着将 e6 电动车带入北京。不仅如此,其还生产电动巴士,开始进入公共交通领域。
比亚迪进京赶考一年后,2011 年宁德时代成立。与比亚迪一把手王传福一样,宁德时代的掌门人曾毓群在进入动力电池领域之前,也曾生产手机电池。
在东莞新科磁电厂工作的曾毓群开始涉足电池项目。曾毓群与当时 SAE 的领导梁少康、东莞新科磁电厂领导陈棠华等一起组建了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随着中国对新能源车的大力支持,以及大客户宝马集团的到来,让曾毓群察觉到了商机。华晨宝马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岚德在接受出行一客采访时表示,宝马曾找到 ATL 要求生产动力电池,于是曾毓群等就出来创建了宁德时代。
没有动力电池生产经验的宁德时代要想迅速成长,仍需要扶持。为此,宝马集团与宁德时代成立了联合研发团队,共同研制动力电池。同时,宝马还给了 700 多页的规格书。宁德时代赶超比亚迪的种子就此埋下。
2014 年,比亚迪、北汽、江淮等车厂在新能源车技术上开始了快速发展。比亚迪的 e6 电动出租车和 K9 电动大巴,成为中国多个城市的公共交通运营主力,也输出至欧洲美洲甚至日本进行示范运营。
作为率先研发磷酸铁锂电池的企业,比亚迪在 2015 年之前可谓是风生水起。掌握着当时最先进的电池技术,其新能源车销量占据了中国新能源车销量一半以上。
随着越来越多车企的加入,动力电池企业成为了香饽饽,众多锂电厂涌现,并都能分得一杯不小的羹。
2016 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货量已经与比亚迪的差距不到 1 个吉瓦时。到2017 年,宁德时代超越了比亚迪,成为了动力电池领域新的霸主。
自产自销模式下的比亚迪,因为动力电池的产量由自家新能源车销量决定。因此,比亚迪未能获得动力电池行业大爆发带来的红利。
宁德时代能超越比亚迪要得益于国内外车企的助阵。在比亚迪犹豫是否要外供电池之时,大量车企嗷嗷待哺,都希望能赶上新能源 补贴的红利。有了宝马背书的宁德时代,成为了继比亚迪之后,车企争抢的香饽饽。
上汽集团先拔头筹。2017 年 6 月,宁德时代与上汽集团全资子公司上海 集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双方将组建时代上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与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上述项目落地于江苏溧阳,规划建设的总产能 36GWh 的动力电池项目,具备超过 60 万辆纯电动荣威 eRX5 动力电池需求。
此后,广汽、北汽、一汽、吉利、长安等传统大车企,以及戴姆勒、现代、捷豹路虎、沃尔沃等国际大厂也先后成为了宁德时代的客户。
客户的增加使得宁德时代话语权愈发强势。宁德市金海湾酒店就是一个例证。如果在早餐期间去该酒店,就会发现各大车企的员工。宁德时代内部人士告诉出行一客,有一段时间客户都驻扎宁德以求电池。
这样的地位使得宁德时代在供货方面愈发严格。
在装机量被宁德时代超越后,比亚迪开始了转变。
将动力电池业务独立出来是比亚迪所做的第一件事。比亚迪在 2017 年通过了《关于调整公司内部组织架构的议案》。其中一点就是成立电池事业群,第二事业部划入电池事业群。据出行一客了解,之后整个动力电池业务将从集团里独立出来。
比亚迪副总裁何龙向出行一客表示,客户需要一家独立的、财务透明的供应商。比亚迪想要对外供应电池,就需要成立独立的公司。
在比亚迪开放之后,东风 、蜀都客车、岱阳牌特种车都开始搭载比亚迪动力电池。
何龙表示,大部分车企还是愿意和比亚迪合作,因为比亚迪不仅能提供电池,还能将自己的整车经验提供给其他车企。
丰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2019 年 11 月 7 日,比亚迪与丰田同时官宣,丰田与比亚迪就成立纯电动车的研发公司签订合资协议,丰田与比亚迪各出资 50%,新公司将开展纯电动车及该车辆所用平台、零件的设计、研发等相关业务。今年 4 月,合资的纯电动车研发公司——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5 月,李云飞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信息表示,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正式落户某一国际品牌。
可见,对车企来说,电池技术路线之争并不重要,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正当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互掐之时,日韩系电池企业卷土重来。
2020 年一季度,LG 化学以 27.1% 的市场占有率跃居首位,终结了宁德时代连续三年排行第一的纪录。宁德时代以 17.4% 的市占率位列第三,比亚迪则从去年第三下滑至第六。
双方搁置争议,共图全球市场,这才是最好的做法。
来源:出行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