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80 后干出 188 亿超级 IPO:年入 48 亿

2024
07/31
22:19
分享
评论

 

7 月 26 日,深圳市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绿联科技)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绿联科技发行价为 21.21 元,收盘价 45.55 元,涨幅 114.76%,当天总市值 188.99 亿元。发稿时市值 151 亿元。

绿联科技是为大众所熟知的数码电子产品品牌,它旗下的数据线、充电宝、各种转接口、拓展坞、音频线……在市面上很常见。

绿联科技创办于 2012 年 3 月,创始人张清森是福建莆田秀屿区埭头镇人,生于 1983 年。

2007 年,张清森毕业于仰恩大学国际金融专业,来到深圳一家公司干了两年外贸业务员。

2009 年,张清森创办了一家代工厂绿联有限,为其他品牌代工电视高清数据线。

2010 年,引爆全球手机市场的划时代产品 iPhone 4 发布。同年,有一件事让张清森触动很大。有一天,他收到外国客户的邮件,对方临时要求降价,因为有同行报价更低。当时张清森如果不同意降价,客户就取消订单,会有大量库存。张清森只能答应降价。他也意识到,代工在产业生态链中处于最下方。

2012 年,张清森和另一位创始人陈俊灵共同创办了绿联科技,砍掉了老客户们全部的代工订单。

张清森创业抓住了两个风口。

第一个是智能手机风口。2012 年,智能手机开始在中国普及,产生了大量数据线、充电器、移动电源的需求。加上 iPhone 等原厂产品价格较高,给了绿联科技等 " 平替 " 机会。2014 年,绿联科技获得了苹果公司的 MFi 认证(即 Made for iPhone/iPod/iPad),增强了口碑。

第二个是电商风口,面向个人消费者。2012 年,是天猫、京东、苏宁等平台电商大战的元年,疯狂的补贴、泼天的流量,教育了全国用户,完成了线下到线上购物习惯的转变。绿联科技作为原生电商品牌,崛起得很快。

绿联科技的崛起,还有对用户体验的改善。比如,当时深圳华强北卖的高清电视数据线,大多是 1 米 8,因为厂家直接按照出口的英制长度(6 英尺)生产,卖给国内用户。绿联科技按照公制单位,做了 0.5 米、1 米、1.5 米、2 米、3 米、5 米等多款产品,一下打开了知名度,张清森认为这种做事方式是 " 用五星级酒店的实力去开沙县小吃 "。

当时还有个背景,智能手机兴起后,深圳要摆脱 " 寨都 " 的名号,品牌取代无牌山寨产品是大势所趋。华强北不缺产品,缺的是品牌,绿联科技冒出来后,也得到了资本的认可,其中高瓴资本连投两轮,共出手 5.5 亿元。

2014 年,绿联科技同时在亚马逊开店,很早开启了国内 - 海外 " 两条腿走路 " 模式。海外市场为收入贡献很显著。据招股书显示,2021 年到 2023 年,绿联科技境外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 46.09%、44.91% 和 50.39%。

招股书显示,绿联科技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营收分别为 34.46 亿元、38.39 亿元、48 亿元;净利分别为 3.05 亿元、3.3 亿元、3.94 亿元;扣非后净利分别为 2.76 亿元、3.02 亿元、3.67 亿元。

2024 年一季度,绿联科技的营业收入约 12.84 亿元,同比增长 27.06%;净利润约 1.01 亿元,同比增长 8.95%。据管理层初步测算,2024 年 1-6 月的营业收入约 26.56 亿元至 27.71 亿元,同比变动 25.19% 至 30.62%;预计净利润约 2 亿元至 2.1 亿元,同比变动 6.16% 至 11.50%。

虽然上市了,但一些老问题也仍然伴随,尤其是产品销售渠道过于依赖各电商平台。正如凤凰网财经形容的,绿联科技虽然摆脱了代工,但又 " 沦 " 为了电商平台的 " 打工仔 " —— 2019 年至 2021 年期间,绿联科技向电商平台等渠道支付的推广费和平台服务费分别为 2.7 亿元、3.72 亿元和 4.41 亿元。而同期内,绿联科技的净利润分别为 2.27 亿元、3.06 亿元和 3.05 亿元。

还有些结构性问题,比如全球消费电子市场持续下滑,对绿联科技主要销售的配件产品也有影响。

来源:铅笔道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