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站正在加码电商方面的布局,把此前的商家后台管理平台 "B 站工房 " 升级为 "B 站小店 ",并将在本周分批上线虚拟物品售卖交易服务。此外,"UP 主 " 主页的原带货 " 橱窗 " 也升级成为 " 小店 ",用户可以通过小店直购或者跳转至淘宝等外部平台购买商品。这一系列举措意味着,B 站正在寻求在电商业务上的突破。
一直以来,B 站虽然有着独特的社区生态和庞大的年轻用户群体,但其商业化却差强人意。直到去年 11 月有所改观,据 B 站公布 2024 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经调整后净利润 2.4 亿元,实现上市以来首次单季度盈利。
从 2024 年第三季度财报来看,B 站营收主要来自于四大部分:增值服务、广告、移动游戏、IP 衍生品及其他,分别贡献 2024 年三季度总营收的 38%、29%、25%、8%。其中,电商方面数据仅将 GMV 数据呈现在广告营收部分的财报中,可见电商业务在 B 站的整体营收架构里,尚未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核心力量,但这也凸显出其蕴含的巨大潜力与可拓展空间。
随着此番 B 站小店的上线,B 站也将开启电商业务的全新探索。这不仅是对现有商业板块的有力补充,更是为未来多元化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石。不过,B 站能做好电商这个热门生意吗?
B 站推出新电商功能
" 小店 " 已成为各大平台对电商业务的称谓,譬如,抖音小店、微信小店、快手小店等,如今,B 站也推出了专属的 B 站小店。
目前,B 站小店入住的商家类型为个人身份、个体工商户和公司企业,商家可通过申请入驻,本周将对商家分批上线虚拟商品交易服务,进一步丰富 B 站小店内销售的商品库。
升级为 B 站小店后,最大的变化是 "UP 主 " 主页的橱窗变成了小店,并且会显示总销量。
进入小店后,可以看到 UP 主售卖的商品,商品会以双列瀑布流的形式进行展示,包括显示商品图片、名字、价格以及销量等。此外,还可以看到新品、评价等信息。相比于原来的橱窗,小店也支持店铺内搜索商品,方便用户精准定位想要买的商品。
不仅仅是 "UP 主 " 主页的橱窗变成了小店,UP 主下方的原 " 商品 " 栏也会变成 " 小店 ",同步排列 UP 主售卖的商品。用户可以通过 B 站小店,在 B 站内完成从选品到下单支付的全流程。
图注:左为原带有橱窗功能的 UP 主界面,右为带有 " 小店 " 功能的 UP 主界面。
值得注意的是,UP 主的小店除了可以售卖商品外,也支持带第三方平台商品的货物链接,包括淘宝、京东等平台,这些更加适合只想赚取带货佣金,以及无货源的 UP 主。
从产品逻辑看,推出小店后,UP 主能在主页展示小店,将内容创作与商品推荐 融合。例如,美食区 UP 主在分享烹饪教程时,可通过小店推荐相关厨具、食材;科技区 UP 主评测电子产品后,能引导粉丝在小店购买同款产品。
这种小店模式,不仅让用户在获取优质内容的同时满足购物需求,还增强了 UP 主与粉丝之间的互动和联系,使用户对 B 站的依赖度更高,进一步巩固社区生态,同时,也成为了 UP 主带货和用户消费的重要窗口。
B 站电商加速冲刺
2023 年的业绩会上,哔哩哔哩董事长陈睿曾经对外表示,2023 年不再单纯地追求 MAU(月活跃用户),要关注更有质量的 DAU 以及商业价值转换效率。
换句话说,在过去,B 站虽积累了海量用户,但在将这些用户流量高效转化为实际商业价值方面,存在提升空间。现在,B 站着重提升商业价值转换效率,旨在优化平台内各个商业环节,包括广告投放精准度、电商业务转化率、增值服务的吸引力等。
特别是电商业务,此前 B 站在电商方面的尝试效果有限,在此背景下,B 站小店可能成为 B 站电商突破的关键 " 胜负手 "。
B 站小店通过优化商家入驻与管理流程,打通 UP 主与商品销售的链路,正是提升商业价值转换效率的重要举措。借助 UP 主的影响力,将优质内容精准导向相关商品推荐,从而提高用户购买转化率。
而且,与成熟的电商平台相比,此前的 B 站的购物场景缺乏连贯性和便捷性。在淘宝、京东等平台,用户从搜索商品、浏览商品详情、查看用户评价到下单购买,整个流程简洁流畅,各个环节紧密相连。B 站小店则在复刻这一购物链路,优化平台购物体验,逐步引导用户在 B 站形成购物习惯。
实际上,小店模式也是当下电商领域极具成效的发展路径。
以抖音小店为例,其在抖音电商业务的崛起中扮演了关键角色。通过提供便捷的开店流程、多元的商品展示途径,抖音小店吸引了海量商家入驻,有力推动了商品交易的活跃。这不仅为用户带来了丰富的购物选择,也让抖音电商业务得以蓬勃发展,进而成为字节跳动的重要营收增长点。
除了推出 B 站小店外,最近一个月,B 站在电商领域动作频频。一方面,重启针对 UP 主的直播带货激励项目—— "Bi star",该项目由 B 站和淘宝联盟联合举办,专为站内外潜力 UP 主定制直播带货激励计划,同时给予他们货盘和运营支持。
另一方面,B 站 App 端新增广告位 "UP 主分享好物 ",该广告位显示于视频详情页中 " 相关推荐视频 " 上方,提升带货效率。
不难看出,B 站电商正在加速冲刺。
B 站电商能否闯出一片新天地?
在互联网商业版图中,B 站以其独特的社区文化和庞大的年轻用户群体独树一帜。但在电商领域,尽管 B 站进行了诸多尝试,却始终难以跻身电商头部阵营。
B 站做电商并不算晚,可以说是与抖音、快手在同时期开启电商业务。2021 年,B 站下场做电商,与抖音、快手等平台在早期发展电商业务一样的策略,即帮第三方电商平台引流带货赚佣金的生意,并上线能够带货的 " 小黄车 " 功能。
2022 年,B 站在直播分区正式上线购物专区,该专区内的直播间全量放开了购物 " 小黄车 " 功能,UP 主几乎都添加了 " 小黄车 " 购物链接进行带货,并宣布加入当年的 " 双 11" 大战,期间,为了扶持电商业务还推出 " 直播电商 UP 主招募激励计划 "。
不过,彼时的电商业务并未带来理想的成绩,2022 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B 站第三季度 IP 衍生品及其他(含电商业务)收入为 7.58 亿,同比增长仅 3%。反映出用户对 B 站电商业务的参与度不高。
淡薄的消费氛围成为阻碍平台商业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位 B 站用户告诉 Tech 星球,每日在 B 站观看各类动漫、游戏、知识科普视频的时间可达 2 小时,参与热门话题讨论与 UP 主互动的时间也有半小时左右,但对于 UP 主的电商商品其实并不感冒。
此外,B 站售卖的商品,主要以与 B 站的社区氛围——游戏、二次元、手办、玩具类相关的商品为主,意味着 B 站电商的品类仍有局限。
而且,电商业务要想做成,离不开大量的烧钱补贴。而 B 站在电商补贴方面,相比淘宝、京东,鲜少有大规模、持续性的补贴举措。在大型促销节点,B 站鲜少推出像淘宝、京东那样力度的满减、消费券、百亿补贴等活动。
另外,UP 主带货的方式是将内容流量转化为电商销量,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模式存在诸多挑战。由于缺乏专业的销售技巧和产品知识培训,难以精准向粉丝传递产品价值,导致带货效果不佳。部分 UP 主在视频中植入电商推荐内容时,难以巧妙融合,过于生硬的广告植入,也容易引发用户反感。
B 站小店的上线,对于 B 站而言只是关键的一步,面对电商这块难啃的骨头,仍需从用户习惯重塑、供应链完善、内容与电商 融合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力,建立完善的电商生态,才有望在电商领域闯出出一片新天地。
来源:Tech 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