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茶姬背后大佬,还有位 62 岁中国女性

2025
04/18
21:35
分享
评论

特朗普不会想到,自己正在成为 " 中国制造的行走代言人 "。

这几天不少中国企业获得泼天的利好,敦煌网、淘宝等一夜下载量飙升。

霸王茶姬最近在美国上市,跟很多上市即破发的新茶饮同行不同,IPO 当天还涨了 15%,市值一度冲破 400 亿。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中国企业也在这场大战中悄悄打出逆风局,股价不降反增,它就是富岭。

很多人听这个名字都会陌生,但只要喝过霸王茶姬、吃过快餐基本都离不开它——承包美国麦当劳、肯德基、汉堡王等知名快餐品牌的刀叉吸管餐具、霸王茶姬纸杯前五大供应商,年收 20 亿。

比起富岭,更为传奇的还是它的创始人江桂兰。一个浙江 60 后大妈,一己之力将小工厂变成连茶饮快餐巨头都绕不开的 " 卖铲人 "。

从农村打工妹逆袭到美国巨头甚至敢硬刚关税,离不开江桂兰的三次人生终极选择。

选择一:小透明工厂,却敢豪赌 300 万

江桂兰曾说,她的基因里就隐藏着一种创业的冲动。

这句话不假,从她的前半生拿到的人生剧本来看,如果不是这种冲动,可以说跟企业家丝毫沾不到边。

她出身于台州温岭的一个农民家庭,为了生存,卖过糖烟酒、当过会计以及在塑料厂打工。

但现实残酷,塑料厂效益越来越差,江桂兰一夜间成了下岗工人。28 岁的她却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下海创业。

之所以敢如此激进,一是因为当时开个塑料厂门槛不算太高;二是当时基于形势所迫," 与其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还不如自己掌握命运。"

于是说干就干,她向身边人东拼西凑借了 20 万,租下三层厂房,买了三台二手的注塑机,招了七八个工人,就这么硬生生的创业了。

江桂兰说,企业起名叫 " 富岭 ",就是寄望大家一起富裕起来。

梦想很美好,现实却骨感。因为没资源没名气,一开始生意相当惨淡。无论是做冰盒还是做衣架,因为利润太低都很难赚到钱。

焦虑的江桂兰,每天都在想新出路,为此跑遍上海、北京、广东等。一路上为了省钱,还住 10 块钱一晚的旅馆,吃馒头咸菜 ......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广交会摊位上她终于遇到了肯德基的橄榄枝,问她 " 能生产西式快餐的塑料刀叉勺吗?"

机会来是来了,但肯德基的要求条件也是苛刻到变态。产品需通过美国 FDA 认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对药品、食品、生物制品等产品进行的认证),厂房要符合肯德基验厂标准,生产流程得严格遵循 GMP(良好生产)规范。

光凭江桂兰当时的实力还不够,需要投入巨资升级设备和流程,但这也意味着一次重大赌局,一旦失败所有心血都将付诸东流。

是放弃止损,还是孤注一掷?

江桂兰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 拿下这单,富岭就翻身了。"

她还是选择了孤注一掷,向银行贷款 300 万元,在松门镇东南工业园区建起一万多平米的新厂房,又购入 50 多台高效注塑机,还请来专家按食品级 GMP 标准培训员工。

300 万贷款 allin 砸下去,富岭的确脱胎换骨,迅速投入模具开发和样品生产,给肯德基按时交付出产品。

江桂兰信心满满,本以为从此彻底逆袭,没想到命运再次跟她开了个玩笑。

选择二:高中学历 " 打工妹 ",却敢跑美国建厂

肯德基总部收到货后,决定派专员飞到富岭实地考察。

然而所有人没想到的是,首轮验厂竟惨遭失败。江桂兰更是懵了,想过会很严格但没想过竟然这么严苛。

但她并不认输,带着工人夜以继日整改,哪里不过关就死磕哪里。7 天后,终于做到 59 项全部达标,每项得分超 80 分,甚至完胜美国同行!

这也让肯德基彻底对这个小厂刮目相看,与此同时递上 1200 万美元的大单。

靠着为肯德基服务一战成名,不仅让富岭成为肯德基中国大陆独家供应商,还在这个圈子彻底站稳脚跟。后面迪士尼、麦当劳、汉堡王也纷纷找上门。

富岭的规模也在狂飙,年出口额达 2000 万美元,江桂兰也彻底摆脱了 " 难赚钱 " 的瓶颈。

随着订单越来越多,江桂兰却发现自己又走到了一个人生分岔口:

当时的富岭不愁订单,也能闷声赚钱,甚至不少同行靠此实现了衣食无忧的日子。但沦为代工工厂和贴牌企业,话语权攥在外贸中间商手里,并没有太多安全感。

是老实躺赚,还是离开舒适区?

对于江桂兰来说,这不是可选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不满足于窝在台州给巨头打工,而是 " 我要让全世界记住富岭,哪怕是一根吸管。" 江桂兰又大胆做出听起来不可能的选择。

先是直接跑到美国,化被动为主动。

高中毕业的江桂兰英语并不好。为了跟美国人打交道,还要在额外时间苦补基本功。

广交会后江桂兰便买了一本《外贸英语》,并在之后报名参加了外语培训班,每天早上 5 点钟起床 12 点钟睡觉,利用散步、乘车间隙学习英语,仅用半年时间完成了别人一年多才能完成的学业。

当交流不再是障碍后,她更有底气的跑到国外,挖来本地团队从零开始搭起销售、仓储体系。

2007 年,富岭在纽约成立 DOMO 贸易公司,次年又投入 800 万美元成立富岭美国公司,并在美国东、西、南、北、中部城市分设五大仓库,聘请人员开展销售配送和服务工作,获得更多的订单。

这样一来,让她与美国五大快餐巨头的绑定更深,产品一度 90% 销往美国市场。

光有销售体系还不够。毕竟国外经营环境与国内截然不同,接下来就是深入当地产业链,握紧话语权。

当时建厂可谓是最重的资产,稍有不慎就可能钱打水漂,但江桂兰却偏要硬刚。2014 年,她在宾夕法尼亚开厂,成了当地第一个中国老板,后续又在墨西哥蒙特雷、印尼等地建厂。

现实证明,建完厂后话语权有了,成本负担甚至是贸易风险也自然打下来了。墨西哥的工厂将运货时间从 1 个月砍到 2 天,运输成本大幅降低,印尼工厂投产还巧妙躲开了贸易战。

随着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2015 年更是富岭的高光时刻,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作为 " 村里唯一一个大学生 ",让一众同行眼红又不由得为它鼓掌。

选择三:行业风暴下,靠新茶饮翻身

江桂兰前半生无数次经历证明,一帆风顺这四个字并不可能。

不出意外的话又要出意外了,江桂兰应该也早有预备。上市是富岭的高光,但也是巅峰。遭遇上市即破发,股价长期在低位徘徊,甚至在 2020 年私有化退市。

雪上加霜的是,2020 年国内 " 史上最严禁塑令 " 出台,连美国也无可避免,很多人看衰塑料行业。后面连广东的塑料大王周奕丰一度都撑不住,旗下鸿达集团负债百亿最后破产。

是转行,还是继续坚守?

江桂兰一如既往地冷静思考,做出决定。

一方面,是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既然传统塑料不环保,那就研制出能够被微生物完全降解的新型环境友好材料。

经过多年研发,富岭终于搞出能够被微生物完全降解的新型环境友好材料 PLA。江桂兰说,她希望富岭生产的每一件产品都贴上绿色的、可降解的、零污染的标签。

另一方面,是不断扩展 " 朋友圈 "。

这些年,随着国内市场快餐、茶饮店等行业如火如荼,塑料餐饮具等制品的需求也在上升。

富岭很快嗅到商机,靠着 PLA 可降解材料的卖点优势,2022 年 12 月,富岭试水为霸王茶姬供货,次年就跻身其前五大客户。茶百道、蜜雪冰城也很快拉进朋友圈。

江桂兰曾说,她总是比别人走快了一步。

当别人做内销时,她通过外贸公司做外销;当别人做外销时,她已在国外成立销售公司;当别人到国外成立销售公司时,她已在国外建厂……

因为江桂兰面对的危机永远都是出其不意,根本没有松懈的时候。

就像最近美国关税新政掀起全球市场风暴,众多以美国为主要市场的企业股价断崖式下跌。

富岭却再次有惊无险,美国加税后逆势腾飞,股价一度涨超 20%。

这是因为,富岭早已为自己建立抵御关税风险的底气。

早在研发环保材料时,富岭还同步成立自动化研究所,研发高度自动化生产线,尽量减少生产线上的工人,进一步降低劳动力成本。比如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建立首家境外工厂," 美国的劳动力成本是中国的六倍之多,因此,我们就选用企业自主研发的高度自动化机器,节约劳动力成本。"

江桂兰说," 我们不能预判未来,但我们始终紧搭着时代的脉搏,在一次次应对挑战中摆正方向,寻找和机遇的相逢。"

无论是死磕产品打动肯德基、自学英语搞定美国市场,还是面对风险找到新茶饮大腿 ...... 无数次选择中,江桂兰都做了那个最难的豪赌,也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可能。

" 打不死 " 的创业心态,就是不二的成功密码。

来源:金错刀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