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 走红三个月,第一批想靠它赚钱的怎么样了?

2025
04/23
20:00
分享
评论

如果你在 2023 年躲过了 Chatgpt,在 2024 年又躲过了 Sora,那么 2025 年你也很有可能成为 DeepSeek 的潜在受众,逃不出它天罗密布织下的网。

张蕾还记得,那是 1 月下旬的某一天,睁开眼刷小红书,被满屏的 DeepSeek 和它标志性的蓝色图标袭击,一时间上到七八十的老年人,下到刚上小学的小朋友,都把 DeepSeek 入门教程熟记于心,好像只有会用 DeepSeek 的人才拥有了赛博世界的最新入场券。

各类账号也没少跟风,比如说卖货的,会预先断开联网搜索功能,把准备好的卖点信息植入给 DeepSeek,然后再来一个 " 给我推荐一款 XXX" 的问题,让 AI 替自己卖货。

做情感博主的,会把如何选到 25+ 优质男的问题交给 DeepSeek 回答,然后卖着自己的心理疗愈课。连母婴赛道也没放过 DeepSeek,不是 DeepSeek 教鸡娃就是 DeepSeek 给娃安排时间规划。

DeepSeek 是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张蕾发现,最近互联网语境下的 DeepSeek 就像爆款推文里的 " 互联网 +",什么都能往上套个公式,真正演绎了 " 上善若水任方圆 " 的包容性。反正这场真人秀里没人是输家,DeepSeek 公司接到了热度,而博主们、品牌们也能分一杯羹,总归自得其乐。

但更高级的 " 流量密码 ",是教别人怎么用 DeepSeek。这是最近新兴的一类博主,他们不直接卖货,也不乐意接广告,而是摆出一幅赛博救世主的姿态,售卖 DeepSeek 课程,包括如何向 AI 提问以及怎么写提示词;教你用 DeepSeek 赚钱,比如用它生产文案、剧本、笔记和短视频脚本。

比如张蕾最近关注的一个博主,教大家用 DeepSeek 玩转 3 个副业,视频开头就很有紧迫感地喊出 " 现在还不会用 DeepSeek 的姐妹,活该你赚不到钱 ",然后大篇幅讲起 DeepSeek 门槛有多么低,有多容易写出爆款文案,现在做自媒体有多么合适。

但她越看越不对,这篇视频文案不会也是 DeepSeek 写的吧?往下一滑,连这条视频才勉勉强强破了 200 点赞,博主发了 30 多条教大家用 AI 的视频,自己的粉丝量也没过万。这不就是活生生的 " 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 的当代案例?

张蕾清楚地知道,想吃互联网这碗饭的,没那么多人愿意当甘愿献祭农夫,等着 " 农夫与蛇 " 的故事反复上演。其实这些人本质与蹭热点无疑,吃第一波信息差赚快钱,等大家都知道 DeepSeek 了,就发现大部分人对它的利用跟百度没什么区别——想知道某个东西的时候随手搜一下,然后就忘掉。

但初生的 DeepSeek 有个 " 天残技能点 ",就是交互三四次过后便出现 " 服务器繁忙 ",于是张蕾再次遇事不决小红书,发现很多人都在推广一种本地部署、满血版、不限制对话次数的新型 DeepSeek。

被哄着填了评论区的邀请码后,她发现自己也成了博主们 play 的一环——邀请码按填写人头数给佣金,自己神不知鬼不觉又助力了 DeepSeek 博主们的发财梦。

01 算法牢笼里的赛博劳工

" 你的账号已被永久封禁。" 很多利用 DeepSeek 批量复刻爆款视频文案、流水线生产脚本的博主们,养成 RPG 游戏走到最后大概也只能收获这样的结局。用 DeepSeek 批量生产中式养生视频的账号,在突破上万播放量过后,便会触发平台审查机制。

在这场席卷全民的 AI 淘金热中,博主们的遭遇揭开了流量产业链的残酷真相:真正暴富的从不是使用工具的人,而是贩卖淘金铲的商人。

生成批量视频的博主,尚未意识到自己已沦为 AI 流水线上的数字劳工。在 AI 教学账号的指引下,先熟练掌握了实操教程:将 DeepSeek 生成的养生文案输入即梦 AI,用模板化指令批量生产水墨风视频,最终借剪映完成工业化组装。这套组合拳能实现日均五更的恐怖产能,运气好点的一条爆红,运气不好的发了上百条,不是被封禁就是被降低权重。

与其说是内容创作,不如说是测试参数。他们的电脑里存着上百个被平台判定审核不通过的视频废稿,但每个标题、" 黄金 10 秒开头 " 和标签都精准命中所属赛道的热词。

比如养生赛道,充斥着 " 低成本养生 "" 把折寿上班换成带薪养生 "" 打工人不进医院 " 等等公式模版,美食赛道是 " 分手饭 "" 天塌了也要来吃的餐厅 ""XX 不宣传这个糊涂啊 " 等等夸张话术,改个词换个地点又是一条新视频。

有博主说 "DeepSeek 打破了他们的认知 ",不用再辛辛苦苦想爆点,只要提取别人的文案,再让 AI 模仿这个风格,随便投喂一点观点素材,一天几十条不是问题。

除去服务器繁忙的可能性,DeepSeek 大概率写着写着就开始 " 永恒 "" 褶皱 ",不管是写脚本还是输出回答,不管是古代背景还是数理问题,都一定要和它的赛博机械量子纠缠,丢掉了最重要的 " 人味 "。它习惯于把一些很平庸的答案包装成高大上的教科书,但其实没多少人会真正买账。

于是,当博主们发现某 10 万粉账号用更粗糙的内容狂揽流量时,终于窥见流量场的潜规则:那些宣称 " 九条视频涨粉十万 " 的案例,不过是 DOU+ 推广与历史粉丝积累共同制造的流量假象。

将原有万粉账号改头换面转型新领域的博主,发现 AI 来 AI 去,最后只是旧数据在借尸还魂。橱窗里的带货成绩,还不及转型前好物分享的零头。那些被 AI 批量生产的 " 亥时养肝 "" 中式养生 " 视频,看似击中了全民养生焦虑,实则制造出大量无效流量——算法推荐来的老年用户习惯免费观看,年轻群体则将此类内容视为老一套,很难转化为购买力。

以抖音平台上一个名为 " 中式养生道 " 的账号为例,其粉丝量高达 53.5 万,账号第一条视频是去年 12 月 24 日发布,可已更新的 162 个作品中,没有出现广告商务,带货橱窗中已售出 501 件商品,带货佣金即使按照较高的 10 元 / 件算,总共也就是五千多块钱。

" 如果真的不怎么赚钱,为什么这个内容会突然这么火?网上的那些博主又为什么要拼命鼓吹?" 其实所谓 "2025 年不是 AI 淘汰人类,而是会用 AI 的人淘汰不会用 AI 的人 " 的言论,不过是卖课人的焦虑说辞,他们不需要真正懂 AI,就已经能利用 AI 致富。

恐怕 AI 自己都没想到,自己也成了卖课人 play 中的一环。

02 名为 DeepSeek 的淘金热

当 DeepSeek 意外走红后,一场裹挟着技术狂热与财富焦虑的商业风暴正在互联网上酝酿成型。

这个被称为 " 中国版 ChatGPT" 的 AI,不仅掀起了技术应用的 " 嬗变革命 ",更意外激活了互联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 " 淘金基因 "。

此时,一个隐秘的黄金赛道正在野蛮生长——当科技巨头们还在为模型参数厮杀时,早有人在知识付费的土壤里疯狂收割韭菜。

这个被业内人士戏称为 " 认知税 " 的产业,永远不会亏本的就是卖课事业。

2023 年,标榜着清华大学博士的李一舟以《人人 AI 课零基础入门》迅速拿下 5000 万元销售额,直接封神," 粥左罗 " 在知识付费 APP" 知识星球 " 上推出课程《ChatGPT AI 变现圈》,仅 17 天斩获了 279 万元销售额。

而现在,抖音平台上销量第一《超级流量营销课 -IP+AI》的基础课程定价 399 元,销量高达 7.8 万件,收入超过 3000 万。Boss 直聘上月薪 5 万的 AI 讲师岗位还在持续招新,衍生出针对某一具体赛道的一对一课程服务。

从电商平台的 9.9 元速成课到短视频里千万级创富神话,从 " 定制版 " 私有化部署到 MCN 机构的 AI 内容工厂,这个世界永远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

在淘宝搜索框输入 "DeepSeek 教程 ",瞬间超过 2000 个商品链接如潮水般涌来。花一杯奶茶钱就能实现 " 知识付费 ",它们正在演绎着技术民主化的另类叙事。所有封面清一色写着 " 从入门到精通 ",不少都标注了 " 清华出品 保姆教程 " 的高校背书,还有商家承诺 " 一次购买免费更新 "。

点开淘宝评论区,有不少买家晒出自己收到的百度网盘资料——文件夹里分为四大板块,分别为 "DeepSeek 从入门到精通 pdf+ 视频 ""DeepSeek 保姆级新手教程 ""DeepSeek 使用技巧大全 ""DeepSeek 指令大合集(喂饭保姆级)",还贴心附赠了 "DeepSeek7 大场景 +50 大案例 + 全套提示词 从入门到精通干货 ",这套标价 16.4 元的课程,已在一个月内售出 200 份,买家只需要动动手指分享链接,就能实现 " 躺赚 " 千元。

也有买家给出了差评,表示 " 三天精通 DeepSeek" 课程框架,实则是前几年 ChatGPT 课程模板的换皮产物——只需将案例中的英文提示词替换成中文,把 OpenAI 接口教程改成国产 API 接入指南,就能在技术迭代的浪潮中持续收割认知税。更精明的玩家则将本地化部署方案打包进 199 元的 " 一对一套餐 ",在技术小白对私人订制朦胧向往中,悄悄完成从信息贩子到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角色跃迁。

还有博主宣传,能用 DeepSeek 炒股赚钱,只要将炒股软件接入 DeepSeek,就能控制电脑全自动分析股票,在直播间下方还附上了教程和软件的购买链接。

在这场全民参与的 AI 淘金热中,技术本身反而退居为背景板。当某个技术论坛还在争论模型参数的优劣时,市井街巷的早市摊主已在讨论如何用 AI 写促销文案。

越是易用的技术,越需要庞大的中间服务层来填补认知鸿沟。就像十九世纪加州的淘金潮催生了李维斯牛仔裤的传奇,今天 DeepSeek 掀起的 AI 浪潮,也在批量制造着新时代的 " 信息差商人 "。

但只卖给个体户,已经不能填补商家们的野心了。中小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也非常渴望利用 AI 提升竞争力,但因技术门槛望而却步。有人在猪八戒、淘宝等平台,专门承接 AI 代运营、AI 方案等业务。他们熟练运用 DeepSeek,为客户撰写营销文案、进行竞品分析、生成专业报表。

从火锅店促销文案到美容院客户管理方案,形成覆盖实体经济的 " 焦虑解决方案库 "。当运动鞋品牌老板下单竞品分析报告,店家只需在 " 运动鞋品类模板 .xlsx" 中替换品牌名称,10 分钟即可生成价值 500 元的定制化文档。

这套工业化生产体系里,真正值钱的不是 AI 技术,而是精心设计的套利模型,当业务量有所突破后,操盘手们开始执行第二阶段收割计划。他们在高校招募大学生兼职,将文科生训练成数字流水线工人。

第三阶段则是推出 "AI 私教课 ",定价 1980 元,录制好课程视频就能无限售卖,实现知识变现。私教课若能卖出 100 份,就能直接变现 20 万。

03 全民 AI 的卖课时代

" 最后 3 个名额!原价 1999 元的 AI 课,今天限时 99 元!" 当这类标语在直播间高频轰炸时,一场针对知识焦虑者的精准收割已然启动。在这场流量游戏中,AI 课程卖家构建起环环相扣的收割系统,将普通人的求知欲转化为真金白银的暴利。

带货博主们的第一招,是人设包装。自媒体做不做得好、号起不起得来,说白了是粉丝信不信任你,所以一个好的人设能让博主成功 99%,这是他们成功的根本,却也是从来不会说出口的行业潜规则。

从 BOSS 直聘就能看出来,AI 讲师招聘页上," 对课程转化率负责 " 被列为优先级,而真正的 AI 专业知识却沦为可选项。某教育机构开出 35k 月薪的岗位要求,仅需候选人具备直播销讲经验与流量敏感度。

这种用人逻辑催生出批量制造的 "AI 权威专家 ":李一舟的 " 清华博士 " 人设遭校方打假后,仍有模仿者用 ChatGPT 速成的 " 智能体开发证书 " 作为专业背书。讲师们熟练运用虚拟背景墙、学术名词矩阵和抓马话术,在 30 秒短视频里完成从素人到专家的身份蜕变。

当百元课程销量停滞后,李一舟又将入门课降至 49 元,单月销量再次突破 5000 份,看似亏本的引流策略,实则只是在筛选高净值用户。

购买低价课程的学员会立即被拉入 "AI 创富群 ",助教持续推送 3980 元私董会课程的学员成功案例,群内机器人每小时自动发送限时优惠倒计时。有学员发现,其购买的 399 元《AI 流量密码》课程中,大部分时长都在推介万元级 VIP 服务,形成 " 买课即入套 " 的消费陷阱。

" 再不学 AI 就会被淘汰 " 的恐吓配合 " 接单平台保底收入 " 的黄金承诺,构成完整的焦虑变现闭环,最后学员当上博主的没几个,反倒是 15 元 / 单的 PPT 美化需求多了不少,更精明的玩家与招聘平台合谋,将免费修改简历服务包装成 "AI 岗位内推资格 ",利用 BOSS 直聘的流量接口完成收割链条的最后一环。

在这场全民 AI 狂欢中,普通人能守护的只有两样东西:捂紧的钱包,以及保持清醒的认知。要相信,这是个人人都能用上几次 DeepSeek 的时代,却不是人人都能在自媒体下半场成功当上变现博主,大海一样的流水线视频赛道里,靠质量比靠数量永远可信得多。

第一届想靠 DeepSeek 发财的人,就像在玩一场巨大的大富翁游戏,走走停停买房想赚笔观众的过路费,结果一个走神的功夫,房子被查封了,账户里的钱全留到卖课商家的手中。结局清算,笑到最后的人从不生产视频,只不过是视频课程的搬运工。

来源:螺旋实验室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