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跑出未来独角兽:融资数亿!杀入 1000 亿赛道

2025
04/27
22:02
分享
评论

 

近日,深圳杀出一家未来独角兽:星移联信,连续完成 Pre-A+ 轮、A 轮融资,总金额数亿元。它的主攻赛道是卫星互联网,产品聚焦于通信载荷系统,即 " 卫星的大脑 "。

截至目前,星移联信已成功完成五轮融资,资方包括东证创新、元航资本、高脉资本、梅花 等。

在 SpaceX" 星链 " 与银河航天等巨头环伺下,这家未来独角兽将如何撕开市场缺口?随着商业航天升格为国家战略,这个年增速超 16% 的千亿赛道正迎来爆发,而技术卡位战才刚刚打响。

01

星移联信于 2021 年 12 月成立,锚定卫星互联网领域,提供通信载荷系统产品与完备解决方案。

创立星移联信前,公司创始人彭媛媛认识到传统卫星通信面临诸多难题。

一方面,在应对复杂地理环境与海量通信需求时,传统卫星通信技术常出现信号不稳定、带宽不足等状况,像山区、海洋等区域通信质量难以保障;另一方面,卫星通信系统建设与运营成本居高不下,限制了其大规模推广应用。

彭媛媛决心改变这一现状,深入产业中最关键的环节,专做其中最难最核心的综合数字处理载荷。因为它是低轨组网卫星的数据信息、算力与控制核心,是整个卫星的大脑和控制中枢。

2021 年,公司首要攻克的是通信载荷技术难题。卫星通信载荷作为卫星 " 大脑 ",对技术精度、可靠性要求极高。最终,星移联信突破关键技术瓶颈,研发出第一代高性能通信载荷产品。2022 年,星移联信完成首轮融资,组建起一支实力强劲研发与运营队伍。

2022 年 11 月,星移联信自主研发的星载基站,完成国内首个相关标准的数据互通试验,测试达到理论峰值速率。2023 年,公司中标并交付了中国移动星载基站委托研制项目。

截至目前,星移联信已研发到第四代星载基站、第二代路由产品。

2023 年,公司完成 Pre-A 轮数千万元融资,由东证创新领投,元航资本、高脉资本、澳特飞龙跟投。

2024 年 2 月 3 日,星时代 - 19 卫星成功发射,由星移联信与国星宇航联合研制。该卫星搭载高分辨率遥感相机、星载基站设备等载荷,不仅用于提供高分辨率光学遥感服务,还验证了基于 3GPP 5G NTN(R17)标准体制协议的星载基站功能。

02

星移联信所处行业为卫星互联网,隶属通信卫星领域。

卫星互联网概念萌芽于 20 世纪末,当时受限于技术水平,仅开展少量试验性项目,应用场景极为有限。

2014 年以后,卫星互联网进入宽带互联网阶段,以高速率、低时延和海量数据为主要特点。

部分发达国家开始规划并建设卫星互联网星座,如美国 SpaceX 公司的 " 星链 " 计划。

不过,这一时期面临着诸多痛点,比如技术标准不统一、建设成本高昂、频谱资源竞争激烈等。

2020 年后,5G、人工智能、高性能材料等新兴技术成熟,卫星互联网迎来崛起契机,全球范围内掀起建设热潮。

但当下仍存在较多问题,比如卫星网络与地面网络融合困难、数据安全隐患、卫星寿命与可靠性待提升等。

据市场研究机构 Grand View Research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卫星互联网市场规模约为 80 亿美元,预计 2025 - 2032 年将以 16.7% 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

尽管前景广阔,但受技术门槛高、前期投入大等因素制约,当前市场份额分布较为分散。虽 SpaceX 等企业凭借先发优势占据一定领先地位,但尚未形成绝对头部垄断格局,众多企业在不同细分领域各展所长,竞争激烈,整体市场供大于求,属竞争红海。

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23 年国内卫星通信终端市场 CR5 达 82%,其中海格通信(32%)、信维通信(18%)、中电科系(25%)占据主导,星移联信等初创企业份额不足 5%。

不过,在偏远地区通信、应急通信、物联网等特定应用场景,仍存在巨大发展空间。

在竞争对手方面,SpaceX 作为全球卫星互联网领域佼佼者,凭借 " 星链 " 计划构建起庞大卫星网络,市场份额上优势显著;国内的银河航天,专注 5G 卫星通信,在低轨宽带卫星通信技术研发与星座部署上进展迅速,其核心优势在于高效的卫星制造与发射能力。

图注:星移联信的主要竞对公司

图注:产品终端的价格与场景

与竞品相比,星移联信的差异化在于:聚焦通信载荷技术。

作为 " 新增长引擎 ",商业航天 2024 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 年作为 " 战略性新兴产业 ",将深入推进、健康发展。

来源:铅笔道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