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不好,有些行业反而火了

2025
05/15
19:50
分享
评论

 

那些逆势崛起的行业,不仅是市场的自发选择,更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在收缩中开辟增长。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经济周期潮起潮落,任何企业都无法摆脱。

当 " 裁员 "、" 降薪 " 成为高频词时,总有人哀叹 " 钱难挣 ",也总有人默默数钱。

周期不会消灭需求,只会重塑需求的形态。

过去一年,我们走访了多个城市,与创业者、企业家、消费者对话,试图解开那些逆势增长行业的密码。

答案令人意外,一些行业其实在 " 逆周期 " 的浪潮中悄然崛起。

经济越冷,某些行业反而越热。

" 性价比经济 "

经济遇冷时," 省钱 " 成为全民共识,但消费需求并未消失,而是以更理性的方式流动。

" 经济越差,想省钱的人越多。"

闲鱼平台上,一件代发的无货源模式,让无数年轻人尝到了 " 中间商赚差价 " 的甜头。他们将 1688、拼多多的低价商品搬至闲鱼赚取差价,月入过万者不在少数。

这种 " 中间商赚差价 " 的轻资产模式,本质是消费降级与流量红利结合的产物。

与此同时,低端消费业态全面开花。

小区门口的下班摆摊的茉莉手串摊主,一晚上卖出上百串;公园、广场里的烤肠摊位,有人一天卖出数百根,单日净利最高可超千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二手经济的爆发。

当你刷短视频时,或许留意到近年来闲鱼、转转等二手平台广告汹涌,这背后是年轻人对性价比的极致追求。

" 以前买新品是面子,现在买二手是里子。"

当人们捂紧钱包,不再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转而拥抱平替和二手商品。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生意,实则切中了人们对低价、即时满足的需求。经济学中的 " 口红效应 " 再次应验:当大件消费收缩时,廉价奢侈品和体验式消费反而走俏。

" 情绪经济 "

经济不景气,焦虑与孤独感蔓延,但人类对情感慰藉的需求并未消失,情绪便成了最值钱的商品。

宠物消费是 " 情绪经济 " 的典型代表。

上海的宠物寄养服务在节假日单日收费高达 200 元,仍供不应求;成都的宠物美容店老板坦言:" 给狗剪毛比给人理发利润高两倍。"

人们将情感投射到宠物身上,催生了从喂养到殡葬的完整产业链。

除了宠物消费,玄学消费则是另一条 " 情感经济 " 的赛道。

当年轻人在现实无法找到足够的安全感,便开始转向虚拟寄托,玄学便成了性价比最高的安慰剂。

雍和宫的香灰琉璃手串、灵隐寺的十八籽,从寺庙火到代购,单价数百仍供不应求。命理师在线看风水、测运势,单次咨询费可达数千元。

更有意思的是,玄学消费正在向商业 " 渗透 "。

杭州某写字楼的风水布局咨询费涨至 10 万元,企业主们相信 " 财位 " 比财务报表更可靠;年轻人则将 " 五行穿搭 "、" 幸运色手机壳 " 视为日常仪式,用微小的确定性对抗生活的焦虑。

一位风水师透露:" 客户里不乏企业主和投资人,他们不缺理性,缺的是安全感。"

这些产业看似非理性,实则是人们为情绪价值付费的直观体现。

" 焦虑经济 "

经济不景气," 失业焦虑 " 成为越来越多上班族心中的阴影,考证、副业、技能提升成了职场人的救命稻草。

介于此,人们对失业的焦虑转化为自我投资的动力。编程、数据分析等实用技能培训课程报名量激增,自媒体博主通过短视频教学实现知识变现。

与此同时,灵活就业成为新常态。设计师转行摆摊、白领兼职宠物寄养、程序员开发玄学小程序 …… 这些 " 斜杠青年 " 不再依赖单一职业路径,而是通过多元技能组合抵御风险。

职场焦虑不仅推动了自我投资,更是滋养出了巨大的知识付费市场。

注册会计师直播讲财税、前 HR 总监教裁员生存法则,甚至 " 职场怼人技巧 " 都能卖出上千份课程。

不过这股热潮中,最赚钱的未必是知识本身,而是贩卖焦虑的 " 导师 "。

结 语

经济学家熊彼特曾说:" 创新是创造性破坏的过程。"

当前的中国经济,正经历这样的阵痛与新生。那些逆势崛起的行业,不仅是市场的自发选择,更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在收缩中开辟增长。

作为观察者,我们无意鼓吹 " 逆势神话 ",但必须承认:每一次周期都在重构财富分配的逻辑。

归根结底,经济周期从不会怜悯弱者,它只奖励那些看得清需求、放得下身段、抓得住人性的清醒者。

来源:首席品牌评论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