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数字经济治理论坛专家热议电商平台高质量发展 “千亿扶持”引领电商走向价值竞争

每日快讯
2025
07/17
17:32
分享
评论

制图:史明磊(元宝AI)

刘俊海

李勇坚

吕来明

陈端

随着数字化浪潮的推进,电商平台已成为现代商业的重要支柱。在过去半年,电商平台先后推出系列生态优化举措,以期在流量红利结束后,抢占新阶段发展机遇。从流量竞争到价值创造,电商平台如何引领高质量发展?

7月11日,第19期南都数字经济治理论坛召开,围绕如何提升用户黏性、转型质量竞争,以及电商行业高质量发展等关键议题展开研讨。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市场学会副会长李勇坚谈道,电商平台可从场景、价格、体验、品控等四方面做好精细化全链路的服务。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市法学会电子商务法治研究会会长吕来明则提到,应该鼓励平台扶持中小商家,尤其是在助农等特定领域给予政策和流量支持。在论坛上,也有专家提到了“千亿扶持”等举措对商家、产业的正向赋能作用。

优化

  精准施策普惠供需两侧

南都记者关注到,不论是中央到地方提振消费的“国补”还是平台推出的各类补贴,补贴已成为拉动消费、激活市场活力的重要手段。如何让平台补贴发挥最大效用,惠及商家和消费者,是当前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在李勇坚看来,补贴政策的设计,应重点拉动增量消费,尤其是针对新产品和潜在需求产品的补贴,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补贴政策的效用。“平台补贴除了关注消费者,针对商户的补贴,尤其是商户服务和流量方面的补贴,同样具有重要价值。”李勇坚认为,多元化补贴,一方面促进消费,另一方面也将带动整个生态的价值共创,增强平台上经营者的持续经营能力,使补贴达到最大效果。

为此,李勇坚建议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供需两侧,提升供需匹配的精准度和效率。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商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刘俊海则主张“消费者为王”,他认为消费者是市场资源配置的指挥棒,“补贴消费者,促进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商家可持续发展,最终带活整个产业。”

论坛现场,海南万亦生态农业负责人赖启春分享了其多年在电商平台经营生鲜业务的经验与观察。他提到,平台正向扶持高质量产品转型,为商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以无核荔枝为例,这一小众水果曾因产量有限、销售难度大而鲜少在线上销售。今年在拼多多“千亿扶持”的补贴下,其线上销售量显著增加,不仅让全国消费者便捷地购入优质荔枝,也推动了商家向品质与服务竞争转变。

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兼新闻系主任陈端认为,补贴需要精准、高效,并且要与平台的商业逻辑相匹配。她提出,未来应把面向商家的补贴和面向用户的补贴有机打通,发挥协同作用优势带动供需价值链的精准匹配。同时,借助AI动态监测,实时追踪消费者动态需求,挖掘和激活潜在需求。此外,构建评估体系,用AI数据分析补贴效果,持续优化补贴策略。  

 提升

  数字化创新服务有力惠商

在流量增长见顶的背景下,“用户黏性”对电商平台变得至关重要。如何通过创新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实现商家、消费者、平台的三方共赢?

对此,吕来明强调,平台应建立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品控是提升用户黏性的关键。平台需细化和优化商家上架商品的管理,通过明晰商品细节,让消费者能辨别商品质量,减少信息不对称;同时,优化售后服务,尤其是客服这一前端重要端口,确保其高效管用。

与此同时,精细化全链路服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李勇坚指出,电商平台应当从场景、价格、体验、品控四方面做好全链路的精细化服务。具体而言,电商平台需要在场景设计上更加贴合消费者需求,提供更具吸引力和便利性的购物场景;在价格策略上更加精准,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手段,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商品;在用户体验上不断优化,从购物流程的便捷性到售后服务的及时性,全方位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在质量控制上严格把关,确保消费者能够购买到质量可靠的商品。

在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平台内部的算法优化、质量监管和产业链升级紧密相关。

赖启春提到了平台数据对商家精细化运营的助力。在荔枝销售过程中,拼多多运营人员会根据销售数据与商家沟通,助力商家优化商品包装、提升品质、调整库存,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例如根据荔枝上市的不同节点,拼多多运营人员都会提醒我们增加备货量和控制库存等等。”

李勇坚强调,算法和大数据是电商平台商业模式的基础,能帮助消费者在海量商品中找到所需。“平台应更好发挥人工智能、算法的作用,挖掘满足消费者合理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购物体验,同时为平台发展注入新动力。”刘俊海补充道。

陈端建议,平台可发挥新技术优势强化对生态内多元主体的精准治理,以质量为导向分配流量,提高优质商家曝光率。此外,为优秀商家提供奖励机制,构建用户反馈体系,完善商家质量认证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为中小商家提供质量培训,推动新兴技术在中小微商户运营中的场景化应用,以此助力行业的数智化转型升级。她还强调平台要积极采用大模型和智能体等新质生产力工具,推动相关技术在电商全场景、全链条的应用,解决痛点问题,推动产业生态升级。

 共赢

  多方协同推动电商行业高质量发展

南都记者注意到,当前多家电商平台推出的战略扶持计划对推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今年4月,拼多多宣布推出惠商计划“千亿扶持”,未来三年内投入资金、流量等资源超过1000亿元,加码高质量电商生态建设,助推平台商家新质转型升级,全力构建用户、商家及平台多方共赢的商业生态。

对于这一点,赖春明深有体会,他期待平台继续通过“千亿扶持”、活动支持和流量倾斜等措施,推动新品种水果发展,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品种改良,也将对农产品行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吕来明表示,对于平台扶持中小商家的措施,包括降低佣金、返还推广费用、设立帮扶基金等,政府应当予以鼓励并做好服务,并支持平台在特定领域如农产品上行等进行创新探索,推动农业等领域的发展。

此外,吕来明指出,电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外部支持与政府端创新举措的协同发力,这已成为推动行业持续前行的关键所在。

李勇坚亦强调政企合作的重要性,呼吁双方增进理解和信任,共同解决行业问题,推动电商持续健康发展,并建议政府进一步优化税收政策,以更好地支持电商平台的发展。

刘俊海认为,稳定、透明、公平、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电商行业发展的基础,他强调协同共治,希望平台要有第一责任人意识,发挥首创精神;行业协会要履行自我教育、管理、约束和监督职责,清除潜规则和不公平条款;监管部门要在企业自治和行业协会失灵时依法监管,同时也应强化服务职能,提升服务水平。刘俊海建议,政府可通过减税降费,以培养税基、拓宽税源,促进电商经济和线下实体经济的均衡健康发展。

采写:南都记者 黄莉玲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