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集齐这次的三个周边,至少要买六杯咖啡,但是到第三天店里的周边可能就已经被抢光了。" 最近一周,打工人小蒋足足喝了 6 杯咖啡,才算把瑞幸与多邻国的联名周边全部收齐,而眼下,她又投入到了 " 瑞幸 X 每日一猫 " 的新一轮联名收集战中。
小蒋告诉惊蛰研究所,去年上半年,她每周最多喝两杯咖啡,有时甚至不喝,但自从开始收集周边后,每周要喝 4-6 杯咖啡," 最多的一回,为了收集海绵宝宝的联名周边,我一周喝了 8 杯。"
不知从何时起,为了攒齐一整套,或是拿下几个心仪款式的周边而频繁下单奶茶、咖啡,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日常。即便明知是消费主义的套路,面对那些好看、可爱、精致的周边,所有的理智最终都敌不过一句 " 喜欢 "。
与此同时,奶咖品牌的联名也愈发频繁,合作领域越来越广,推出速度越来越快,周边也越来越丰富。周边早已不再是附赠品,而成了一门精心设计的生意:从单杯赠送到双杯赠送,再到加价才能换,获取成本越来越高。慢慢地,收集周边的快乐,似乎也打了折扣。
年轻人的 " 奶咖集邮 " 图鉴
当年轻人调侃老一辈将囤积的垃圾袋当宝贝时,殊不知,年轻人自己也攒起了 " 垃圾 " ——那些从奶茶店、咖啡店带回来的纸袋、杯套、杯子,都被完好的收藏起来,似乎比任何纪念品都更受珍视。于是,年轻人也忍不住自嘲,"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破烂要收 "。
社交媒体上,围绕奶咖周边的 " 收藏秀 ",早已热闹成一片。有人晒出全年瑞幸推出的所有纸袋和贴纸;有人特意购置亚克力展示架,将收集的各品牌杯子挂在墙上,拼成一面亮眼的装饰墙;有人把徽章、冰箱贴按照品牌归类,收进防灰的收纳盒里珍藏,或是在洞洞板上排列整齐,放在房间一角做点缀 ……
杜昕家里三楼客厅的木质柜子早已塞满,放不下的周边便挪进房间继续陈列。杜昕告诉惊蛰研究所,自 2022 年起,他收集的奶茶杯、咖啡杯大大小小约有 200 多个(不包含重复款式),覆盖瑞幸、霸王茶姬、奈雪的茶、茶百道等 11 个国内茶饮品牌,以及少量小众或本地品牌。" 一开始为了联名杯子疯狂喝,后来慢慢就少了,但是有喜欢的还是会去买 "。除了杯子之外,纸袋、贴纸、冰箱贴、徽章、香薰等周边他也都有在零散收集。
* 受访者杜昕供图
" 其实 2024 年 7 月底之前我是不喝任何奶茶的。" 周琳告诉惊蛰研究所,自己入坑纯属偶然——朋友托她帮忙买霸王茶姬的杯子,店员出了点小失误,顺手送了她两个冰箱贴。也是从这时开始,周琳开启了周边(主要是徽章和冰箱贴)收集之路。尽管到现在,她还是不太爱喝奶茶。
最开始,周琳收集的范围很广,喜茶、茶理宜世、奈雪、沪上阿姨、霸王茶姬、茶百道 …… 几乎叫得上名的品牌都在她的收藏清单里。" 后来就发现有些品牌不怎么出周边了,有的周边又不太好看,陆陆续续放弃了些。" 目前,她收藏的大多是霸王茶姬、茉莉奶白、爷爷不泡茶、茶百道这几个品牌,其他品牌如果有入眼的款式,也会入手。
虽说收集才刚满一年,她的收藏规模已相当可观:8 个中型收纳盒,每个都装着 20-60 个徽章或冰箱贴;2 个大型收纳盒每个都塞了超过 110 个,还有些没来得及归置的暂时放在纸箱里。
* 受访者周琳供图
" 我只是现在收纳盒不太够了,否则我能花一天时间去整理,把它们分装在每一个盒子里。" 周琳打算再找之前定制盒子的厂家再购置一些。
在惊蛰研究所采访周琳的当天,她收到了一个从景德镇邮寄过来的快递,里面是霸王茶姬和抖音商城联名的一款区域限定冰箱贴,为了获得这枚限定款冰箱贴,她特意在当地找了朋友代喝。当被问及每次添新周边时的感受时,周琳说," 你懂那种:哇,又有新成员了的感觉吗?" 随后又补充了一句," 其实每个人对自己喜欢的东西都是这样。"
不只是杜昕、周琳, 浏览 " 奶咖周边收藏家 " 们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分享帖就会发现,每个热衷收集奶咖周边的年轻人,家里都仿佛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主题周边商店。经过日积月累,周边越攒越多,装它们的收纳盒从一个增加到两个、三个甚至更多,家里能用来展示的角落也跟着一点点扩容。
联名周边:奶咖品牌的 " 销量杠杆 "?
若按收集门槛划分,纸袋、杯套、杯子属于 " 轻量级收藏 ",买一杯联名饮品或普通茶饮,就能顺手将它们收入囊中。这个阶段的周边几乎是 " 随单赠品 ",完全免费,不限定饮品种类,有时到店稍作询问便能拿到,收集节奏与日常饮用需求基本同步。
可当茶饮品牌推出联名徽章、冰箱贴、挂件、公仔等价值感高的周边,且将其与奶茶、咖啡捆绑销售时,收集周边便成了需要持续付费的爱好。再加上各种限定限时限量规则,周边的获取难度陡增。
杜昕告诉惊蛰研究所,自己有一次为了参加茶百道集满五张卡换糖胶公仔的活动(喝一杯抽一次),一个月内从新用户喝到黑金会员(需要花费 1000 元),喝不完的就给弟弟或者让他的同学帮着一块喝。" 到头来还是没抽到 ",他说这是自己最疯狂的一次,并直言现在 " 喝不动了 "。
为了心头好的周边,有人甘愿排长队,有人每天蹲守上新信息,喝不下的就找人代喝,买不到的便花高价托人代买,这种 " 为周边而消费 " 的现象在去年就已十分突出,到了今年依然热度不减。
双杯套餐只给一个周边的策略,更让消费者不断重复下单同一款饮品。" 要不就全部拿,要不就不收集了 ",尤其对于像小蒋一样追求 " 圆满 " 的消费者来说,他们的反复下单,最终也贡献了实实在在的销量增长。
为了集齐瑞幸与多邻国的联名周边,小蒋反复购买的 " 绿沙沙拿铁 ",单是首周销量就冲破 900 万杯。据瑞幸 2024 年财报,其全年现制饮品售卖数近 30 亿杯。如果按照一年 52 周计算,相当于每周卖出约 5769 万杯。照此换算,今年上新的 " 绿沙沙拿铁 " 一款单品,就完成了去年单周总销量的 15.6%。
* 受访者小蒋供图
仔细盘算还会发现,不少茶饮品牌 " 双杯 + 周边 " 套餐的单杯价格,比无周边的同款饮品更高,联名饮品的定价也普遍高于常规款。惊蛰研究所在去年发布的《2024 新茶饮:不卷产品,卷周边》一文中就曾分析过,新茶饮开始卷周边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已经逐渐饱和,比起在产品上做创新所面临的不确定风险,以联名活动或者产品周边的方式带动短暂的销售转化,显然成功率更高。
近两年来,奶咖品牌靠联名催生的爆款不胜枚举,每一款都带着强劲的销量爆发力。如瑞幸与黄油小熊联名的 " 小黄油 " 系列,首周销量突破 1333 万杯;古茗与《天官赐福》动画联名的饮品 " 千里慕山红 ",销量突破 1500 万杯;喜茶与《光与恋之夜》联名,当天仅联名周边 " 喜证 " 就送出 138 万份 …… 这些销量数字的背后,无不由周边驱动。
* 部分奶咖品牌联名活动及销量情况
更值得关注的是,如今的周边,在价格逻辑上似乎已经跳出了 " 营销附属品 " 的定位,大有 " 买周边送奶茶 " 的意味。在茶饮品牌普遍面临利润增长放缓的形势下,品牌们也致力于将周边,发展成为新的营收增长点。
当周边变成一门生意
如今,买双杯 / 多杯套餐赠周边或是加购的周边,已是现制饮品品牌常见的营销路数。消费者在被动适应这套玩法的同时,对 " 周边越来越贵 " 的吐槽也愈发强烈。
这种 " 贵 " 的感受,并非空穴来风。
以霸王茶姬今年年初推出的 " 好朋友毛绒杯 " 周边为例,这套周边共 8 款,最初以 " 奶茶 20 元 + 一个盲盒 " 的单杯套餐形式售卖,总价约 40-50 元。而当前在其天猫旗舰店,同款盲盒已改为明盒单独售卖,单价为 58 元,款式也增至 14 款,店铺显示销量超 2 万件。尽管不少消费者在商品评价中表达了对周边的喜爱,但 " 小贵 " 的评论并不少见。毕竟,一样的东西,单买比捆绑奶茶贵了近 30 元。
又如瑞幸与 " 每日一猫 " 的联名,含摇摇乐挂件的双杯套餐标价 36.8 元,套餐包含一款 "17 选 1" 的饮品(可选新品乳酸菌美式,单杯 14.5 元),一杯 "6 选 1" 的饮品(单杯 14.5 元),以及 7.8 元的摇摇乐挂件。而在瑞幸咖啡饮品卡券天猫旗舰店,同款新品单杯仅售 11.9 元(支持小程序 /APP 使用),在该店的直播间里,不少常规饮品仅需 9.9 元甚至更低的价格。如果按照 11.9 元的单杯价格,在小程序上(联名周边大多仅限小程序下单获取,外卖渠道数量较少)获取摇摇乐挂件的实际 " 购买成本 " 已经达到 13 元。
此外,惊蛰研究所在 1688 平台看到,不少厂家都可以定制摇摇乐挂件。通过与随机寻找的 3 家店铺进行沟通后,惊蛰研究所了解到,制作瑞幸 " 每日一猫 " 的 " 同款 " 联名挂件,单个价格只需要 3 元左右(100 个起订)。参考前文提到的 13 元 " 购买成本 " 简单计算,每个摇摇乐挂件的利润为 10 元,利润率超过 333%。
" 常规状态下瑞幸都是 9.9 元一杯,买周边的时候会默认咖啡一杯是这个价格,然后会去一些有折扣的平台买套餐券,减去咖啡的价格,就是消费者认知的周边价格了。" 小蒋告诉惊蛰研究所,徽章 5-10 元,毛绒玩具挂件 20 元以内,是自己可以接受的价格区间。但如今,部分品牌的冰箱贴周边套餐在刨去饮品本身价格的情况下,仅冰箱贴的价格就已悄然涨至 20 元以上。
尽管在纯粹的文创产品市场中,冰箱贴、玩偶等周边商品的定价或许普遍高于茶饮品牌的套餐价格,但在消费者心中,茶饮和咖啡品牌的核心业务终究是卖奶茶、咖啡。当原本作为 " 附加品 " 的周边,价格逼近甚至超过文创市场的同类产品时,这种定价已然超出了他们对 " 茶饮附属周边 " 的心理预期。
* 图片来源:茶百道官方微博
除了价格引发的争议,品控问题也让消费者不满。周琳曾以 30.9 元加购过一款茶饮品牌的包包,朋友此前已向她吐槽过质量问题,她起初未在意,可首次使用就发现包袋内里有质量问题。这样的经历也让她对同类周边的购买变得格外谨慎。
茶饮品牌对周边生意的投入,并没有停留在 " 联名周边捆绑饮品 " 的阶段。奈雪、瑞幸、霸王茶姬等品牌,已在小程序、天猫旗舰店等渠道,同步推进联名周边与自有品牌周边的单独售卖。其中,霸王茶姬的周边品类最为丰富,涉及徽章、双肩包、首饰盒、香薰蜡烛、茶具套装、毛绒公仔等。
* 图片来源:霸王茶姬小程序
因周边品类繁杂且多有限量属性,规模或许难以做大,其具体利润难以精准获知,但从已有品牌的尝试来看,周边生意有成为重要增长点的潜力。
譬如近期,茶颜悦色以电商模式实现轻运营出海,其海外第三方电商平台就上架了自有周边产品。从积极的角度来说,销售周边产品既绕开了海外重资产开店的成本压力,又能快速触达海外消费者,为茶饮出海开辟了一条轻量化的增长路径。但周边产品创造的收益对品牌经营能够产生多大的实际贡献,仍然无法明确。
或许未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茶饮品牌,将周边发展成为独立的生意,为业绩增长找到新的突破口。但这份 " 生意 " 的底色,必须是对消费者信任的珍视而非消耗。一旦品牌把 " 做周边 " 等同于 " 割韭菜 ",那么周边能成为生意,亦能毁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