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把创业的“价格”都打下来了

2025
08/14
20:15
分享
评论

 

      这届年轻人算是把日子过明白了。

似乎是从特种兵旅游叠加朋克养生开始,年轻人重写生活玩法的爆改就开始了。外卖要 " 拼好饭 ",情绪价值必须即时买单;职场留在牌桌上,工作要用 AI 偷偷超车;对灯红酒绿兴致寥寥,却对社区附近的小街热情满满。即便兜里没多少钱,日子也不再是 " 抠搜省 ",而是 " 聪明花 "。

在忙碌的生活缝隙里,年轻人也善于把自己打磨成生活的高手。这种既会算账、又不忘松弛的逻辑,也被搬到了搞钱的世界里——连创业的门槛价格,都 " 打 " 了下来。

过去,创业往往像是一场豪赌:先咬牙砸钱,再硬扛风险。如今的年轻人则换了套打法:先把门槛拆低,再把代价摊平,最好还能 " 先赚后付 "。乍一听像是某种 " 邪修 ",却的确帮越来越多的人,摸清了路,也修成了自己的果。

" 创业 " 过去像一场仪式:先要有个像样的办公室,再配齐一套全新的设备,最好连名片和公司牌匾都一并安排好——小剪刀裁开大红花,那才叫 " 开始 "。

可在今天,这种仪式感被年轻人拆解成了效率公式:共享办公桌代替长租办公室,云协作取代满格工位;就连办公设备也不追求 " 永久拥有 ",而是 " 在刚好需要时短暂使用 ",成本低、效能大、效率高。年轻人的创业不靠摆阵仗,而靠算好每一笔账。

95 后的徐马可就是其中的代表。2009 年,在一人骑行 318 川藏线,出版旅行游记《19 岁的川藏线》后,徐马可逐渐发现在分享和表达上的天赋,确定了把摄影自媒体作为自己的创业方向,到如今在全网拥有了超过百万级别的真实粉丝,并逐渐和各种大牌数码品牌合作内容营销,成立了自己的新媒体广告公司。这一切的起初,他甚至都没有一次性买齐一套拍摄设备,而是选择从租赁平台上租一台相机、一个镜头起步。

徐马可的摄影账号

" 对于做摄影内容的人来说,设备是‘专业’的一部分。我可能今天接到一个拍摄项目需要 85mm f1.2,明天又要用理光,后天又要航拍 …… 这些设备买齐要几十万,但租的话,可能一两百就能解决。" 徐马可解释说,一味购入不仅成本高,还可能变成昂贵的闲置。" 我从来不觉得我必须要有一个非常好的一套设备,我才能去做哪件事情,哪些是我现在可以去拥有的,哪些是我现在做不了的,这是我现在最关注的事。"

这种" 只在需要时拥有 "的创业方式,让徐马可在创业初期,把有限的资源用在了刀刃上,有效控制住了成本,实现现金流正向循环— " 创业者前期的时间、精力和资金是最贵的成本,不必把成本锁死在一台可能用不了几次的机器上 ",因为稳健的成本管控,到现在,徐马可的积累已能在上海组建第二支公司团队。回首来时路,徐马可仍然觉得 " 租 " 的方式让自己没有负担地去尝试,轻装上阵去追逐梦想。

徐马可的工作室

共享和按需使用,不是将就,而是聪明的资源配置。" 低成本创业 " 的方法,也在旅途中、在临时的灵感里,悄悄开花。

摄影师小林今年五一去长沙游玩,白天背着在芝麻租赁上租来的相机在街巷穿梭,拍下一座城市的色彩;晚上换上 " 夜市档口 " 的身份,在后湖摆起了摄影摊。灯架亮起、背景布撑开,为游客拍下即时成片,两晚下来,赚了 1200 多元,也完成一场 " 人文采风 "。

摆摄影摊赚钱的小林

无独有偶,大学生小何也通过租烤肠机无痛体验第一次摆摊。和朋友租了一台烤肠机,背着书包和食材原料走进夜市,炉面吱吱作响,香味被夜风推送到游客面前,每晚净赚一两百。 " 晚上摆摊的收入,基本可以覆盖白天的快乐。" 小何笑说,这就是他理想的假期节奏:白天花钱,晚上搞钱,真香!

芝麻租赁上的烤肠机,只要 2.67 元一天

年轻人把这种玩法叫 " 游创 ":白天是游客,晚上是老板,上午看风景,晚上数现金。不必长期租铺面,带着设备和创意点子,就能在旅途中开张营业。

低成本创业,正在成为年轻人搞钱的一种低风险生活实践。试错不再是奢侈的代价,今天摆摊卖烤肠,明天换个城市拍游客照,能成就赚点,没成就当体验,亏得起也玩得起。

豆豆离开大厂的时候,只想给自己一个 " 缓冲区 "。连续几年高压的加班生活,让她的体检单上红字一片,整个人都像被掏空。

转折来自一次顺德旅行。她花 9.9 元在芝麻租赁上借了一台 pocket3,打算随手记录街头。为了拍得更好看,她在网上恶补调参数、构图、打光的教程。旅行结束,她写了篇租机和拍摄攻略发上网,留言区立刻沸腾:有人求细节,有人照着拍出满意照片,并留言—— " 这攻略比买相机划算多了 "。那一刻,她隐隐意识到,这里面或许藏着一种 " 商机 "。

豆豆开始系统化地 " 玩 " 并且分享租赁体验内容," 无心插柳 " 成了一名测评博主:美容大排灯、防脱生发仪、健身环 …… 那些价格动辄几千、效果未知、买回去容易落灰的设备,在她这里,都成了限时高效利用的 " 短跑选手 "。甚至连抢不到的 Labubu、奢侈品包包,她都建议先租来玩两天," 喜欢的款式背几天,心理满足,精神祛魅。"

就连抢不到的 Labubu,都可以日租

通过不断分享各种实用的租赁测评体验,豆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粉丝,组建了总人数上千人的社群,商单合作也越来越多,如今,她拥有了裸辞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收入——年入几十万,支撑起了自己更有掌控感和幸福感的生活。

而在帮别人选设备、解答租赁疑问的过程中,豆豆也跟着群友 " 解锁 " 了不同的人生乐趣:帮大学女孩选一台专业相机,拍出最美毕业照;给追星女孩推荐租三星攻略;帮宝爸选合适的游戏机和游戏,成就他与儿子的快乐暑假 …… 每一次帮别人达成心愿,她自己也仿佛亲历了对方的那份喜悦。

对豆豆来说,租赁不是将就,而是一种 " 选择自由 " 下的自我掌控——既能让生活保持流动感,又能稳稳握住自己热爱的方向。

在不确定的生活里,年轻人总能摸索出自己的活法。未来一时看不真切,他们便紧紧攥住当下的确定感。

越来越多年轻人,正在把 " 租 ",当成一种新的生活策略:有人租一台三星 S23 Ultra 做演出拍档;有人白天租《DeepSeek 实用操作指南》,晚上则偷偷研习《高情商就是让人舒服地说话》;新一代奶爸奶妈,通过租吸奶器、蓝光仪等,完成人生角色的重要转变 ……

租来的装备,能作为演唱会神器

易观咨询《中国新租赁行业消费洞察 2025》预测,到 2030 年,新租赁市场规模将接近 10000 亿元。而这一趋势,在芝麻租赁的数据上已有鲜明体现:芝麻租赁数据显示,1000 多人关注脆皮烤肠机等 " 摆摊神器 ";截至 6 月 30 日,企业租的订单对比年初半年增长 35%,其中,随时随地开播的风潮带动直播设备的订单同期增长了 51%。

从各类设备到游玩设施,打开芝麻租赁,年轻人可以找到无数种生活的小切口——从周末野营需要的帐篷、户外电源,到创业试水的打印机、办公桌椅;从一场毕业旅行的精美衣装,到一次临时派对的音响灯光。

对于这样的 " 以租代买 " 的风潮,有人觉得 " 体验是每个人的权利 ",是 " 放弃占有权,享受使用权 ",租来的相机、拼来的奶茶、蹭来的 wifi 被戏称是 " 当代年轻人三件套 "。也有人认为是 " 虚伪的理性 ",为了满足精致的朋友圈,不可持续。但不可否认,租赁带给了年轻人一种更轻盈的生活主权。这种主权,不是单纯拥有物品,而是拥有随时获得、随心使用的权利——他们不必为高昂的购买成本和长期占用空间烦恼,可以更灵活地切换兴趣、尝试新事物。

Ending:

" 你看《浪浪山小妖怪》里的小猪妖、猩猩怪、蛤蟆精和黄鼠狼,它们用七拼八凑的装备踏上取经征程,看起来寒酸,却何尝不热血呢?" 徐马可感慨。

年轻人们,正在用租赁拼起他们的生活道具包

今天的年轻人,用租来的相机、灯光、烤肠机、无人机,拼起属于自己的生活道具包,这些上路的行囊或许能支撑他们—边探索方向,一边积攒技能,一边收集属于自己的高光。

这背后,或许是年轻人一种去永久化的生活方式认同,允许不确定发生,或许本就是一种更轻松、自洽的豁达。

来源:三联生活实验室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