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玩车教授
车机系统,是组成日常用车体验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 是的功能配置越来越多,车机的功能集成度也越来越高,所以车机系统做得好不好用,应该成为我们购车考量的重要指标。
那么,一款好用的车机应该是怎样的?这样就要从UI界面、互联、操控、逻辑等方面去考量了,所以本文将结合我们做过的测试和一些经验,来给大家说说教授个人认为一款好的车机应该是怎样的。
首先功能够不够多,够不够丰富,决定了你能不能用得爽。当然,功能性的数量取决于你给的钱多不多,但 工业发展至今,有一些功能是我们的 生活必不可少的,例如以下这些功能:导航、手机互联(ios/安卓双支持)、语音控制、远程控制,这些是目前的主流(当然蓝牙、音乐、车辆信息等这些是默认的最基本功能必须要有)。
个人比较看重远程控制这一块,因为现在几百块钱的电饭煲微波炉都能用手机控制,一辆电控程度极高、价格十几万的车无法远程控制那就是跟不上时代了。
当然也并不是功能越多越好,个人认为,车机≠平板。
因为车机是为驾驶、用车服务,而不是消遣,所以教授觉得把视频、浏览器、甚至是购物APP集成到车机上,不是画蛇添足就是哗众取宠。
因为在行驶过程中,不管是驾驶者还是副驾使用都会影响驾驶;如果是在停车过程中,为什么不直接玩手机呢?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车机APP不一定就是你常用的,而且车机的流畅程度也不一定比得上手机。
操控也是影响使用体验很重要的一个维度,目前主流是两个方式:实体按键、触控,目前越来越多车型触控控制取代了实体按键,集成化程度非常高。教授认为目前来讲,全面触控控制不一定是好事情,盲目的全面触控化则是噱头大于实用。
要实现全面触控也不是不可以,但灵敏度、精准度、流畅度一定要跟上,但目前试过的这么多车机当中,能够做到这三样的并不多,BBA的三家算一个;如果操控便利性做不到手机一样的效果,那么最好还是结合实体按键。
所以教授认为最合适的方法是:触控+实体。大部分功能触控控制,常用功能、需要盲操作的功能保留实体按键,这是目前来说车评界也是最认可的处理方式,像大众的大部分车型,譬如帕萨特,主菜单、音量、空调控制区均保留有实体按键,还有大部分日系车都采用同样的做法。
教授认为最好用的依然是BBA的“智能驾驶控制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iDrive、MMI、COMMAND操作系统,你既可以在屏幕上直接触控,也可以直接在下面用按键选择;BBA当中奥迪的MMI最为简单直接,换代之后的宝马iDrive界面菜单看得有点眼花缭乱,而奔驰的触摸面板仍然有点不适应,容易误操作。
当然除了实体按键和触控按键以外,还有一个手势操控,目前主要是宝马在用,但是要选装,手势控制+HUD套餐价1.31万元,不算便宜;但遗憾的是精度还不足以代替实体按键,可操控的空间选项也不多(音量、接听/关闭、切换界面等),但教授相信随着技术的完善,将会是一个新趋势。
最后是不太影响功能本质的观感体验,这部分包括车机屏幕的清晰度、UI界面的设计、流畅度、还有操作的逻辑。
UI界面这方面的感觉自主品牌和豪华品牌做得比较好一点,再拿宝马的车机来说,菜单虽然复杂,但界面、图标还有图案做得真的还不错,而且很有科技感和辨识度,这样的界面你能一下子就认出这就是宝马的设计;还有一些自主品牌做得车机也还不错,视觉体验好,起码能拿到不错的“卷面分”。
譬如亚洲龙的车机做得就一般,清晰度比较差,界面设置一般般,不过好在基本的功能需求也都有,整个中控设计还有视觉冲击力,掰回一点体验分。
最后想说的是车机操作的逻辑,从使用便利的角度上来说,理论上最常用、最需要快速调整的功能应该在第一级菜单,或者二级菜单,像特斯拉就是,调节后视镜还需要进入到二级菜单然后再用方向盘旋钮,这未免过于繁琐。
总的来说,一款好的车机,需要有丰富的功能和好用的设定,并不是所有车型都能做到尽善尽美,由于车型过多教授无法一一点评每一款车的车机,所以把判断的经验和参考方向给到大家,从大家自身的要求去判断,这款车机的表现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