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价廉却质差?中国轮胎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自从美国“双反”之后,中国的不少轮胎企业将出口目标转向了欧洲。欧盟的一些企业老总聚在一起,讨论如何限制来自亚洲的低价轮胎,显然,这其中就包括中国轮胎。抱怨的不仅为欧洲厂商,以阿波罗、J.K.为首的印度轮胎企业,开始抱怨中国进口的卡车和客车轮胎太多,而且价格也比印度产品低得太多,加剧了印度轮胎业的竞争。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里,中国进口的轮胎量在印度市场的份额,已经从48%增加到90%,其价格却比印度本地生产的轮胎便宜25%-30%。
事实上,墨西哥轮胎业开始关注从中国进口的轮胎。他们弄不明白,为什么中国轮胎的价格会比墨西哥市场价还低40%,因此,其对中国轮胎的价格偏低表现出担忧。这一系列场景,就好像电影里的镜头:中国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地要把这些产品出口到国外,而外国人却在背地里窃窃私语,百般防范,生怕远道而来的东方人抢了他们的生意。
越来越多的国外轮胎企业,看到了近年来中国轮胎在国际市场上的辉煌数据。显然,一提起“低价”这个词,他们就想到了中国轮胎,这令他们十分担忧甚至是害怕。其实中国出口的轮胎质量并不差,消费者口碑也算好,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企业在国外打起了“价格战”,使得中国轮胎定价过低,引起了当地轮胎制造商的不满。此外,受品牌等因素限制,中国轮胎难以进入国外的原配套市场,只能退而求次,去满足替换市场的需求,这也使其销售范围受限。
既然中国被公认为世界最大的 和轮胎市场,为何这些企业不考虑扩大国内市场,而只盯着国际市场?但实情是国内的市场环境十分恶劣,一方面轮胎产品同质化严重,低端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战”比国外还要激烈,企业几乎无利可图;另一方面,国内客户回款不及时甚至拖欠成风,往往导致企业的现金流断裂,影响正常经营。这两方面因素,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轮胎企业只能把目光转向出口,但即便如此,要想解决目前的困境,中国轮胎企业仍应该更多把精力放在国内市场上,通过提高技术水平和品牌影响力走高端发展之路。(一猫 网 张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