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素有“话题女王”之称的格力电器掌门人董明珠再爆猛料,在5月31日出席媒体活动时,对格力造车的进展进行大方回应,称“今天我来捅破这层窗户纸:格力收购新能源企业,真的要开始造 了。”由此可见,3月份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龙新能源有限公司一事尘埃落定。
说起董明珠就不得不提雷军,两人在三年前的10亿豪赌,依然时不时被翻出来谈论。雷军在小米年营业额约300亿时与董明珠立下赌约,称五年后小米的营业额将超过格力,而当时格力的年营业额已达1000亿元,双方谁输了将给对方10亿。
双方当时打这个赌不管是出于娱乐还是较劲,从打赌内容看,争论的本质是互联网企业是否能超越传统企业。
近年来,互联网公司进入 产业已不新鲜,如乐视、百度、蔚来 等等,都是打着互联网大旗,向传统 制造业扑去,而极少有像格力这样的传统企业转型到 产业。在造 这件事上,董明珠不止与雷军,更是与众多互联网公司正式展开了竞赛。
在2014年,小米要造 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而在一年后的2015年10月,雷军带给大家的却是一辆两轮体感平衡车,虽然名称中都有“车”,但这与大家期望的 显然相去甚远。
而董明珠在造车这件事儿上,显然比雷军更认真。今年3月份,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拟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据公告显示,这家被收购的公司主营业务为新能源大巴和锂电池材料,并且拥有年产10万辆纯电动SUV的生产能力。
作为跨进新能源 产业的“新来者”,生产资质和电池是否符合政策规范,成为摆在面前的两道坎。互联网造车公司虽然高调,但很多还未拿到新能源 生产资质,具体的产品更是没影儿。
据最新政策动向,中机中心5月份把2016年发布的新能源 推广目录进行了全部重审。要求新能源 所搭载的电池,其生产厂家必须是《 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目录中的企业,否则将不予通过,不能进入新能源 推广目录,也享受不了财政补贴。目前,已经有多家新能源 企业收到了通知,对此消息进行了证实。
此消息一出,让众多新能源 企业措手不及,因目前市场上畅销的新能源 有相当数量采用的是未进入目录的产品。
相较于其它车企的恐慌,董明珠并没受任何影响。因其收购的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不仅具有 生产资质,更是今年第一批进入《 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目录的企业。显然,董明珠在造车这事儿上走在了互联网公司的前面。
格力造车虽然已经“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纵观如今的新能源 市场,除自主品牌将新能源 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外,合资企业在今年也纷纷上马新能源 项目,新能源 市场竞争势必越来越激烈。格力作为跨行业的“新来者”,在 制造行业的积淀,以及品牌知名度几乎为零。其胜算能有多少?一切还得交给市场来定夺。
来源: 头条 作者:朱琴
【END】
▲
@ 族
智能讯息三合一
新车发布+行业动态+生活用车
欢迎扫描关注 频道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