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纯电动 行业经过快速发展之后进入了调整期,关于对纯电动 行业走向的理解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有差错和不同意见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
1.补贴的流向
补贴以后只会流向满足达到以下规范的企业:
整车选择的电池符合《 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整车能进入《新能源 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车辆整车企业能满足《新能源 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
前两条基本保证了,补贴流向中国 企业+中国地区“技术+生产”的电池企业。换个角度理解,纳税人的钱往这里投了,这里没有任何不同的意见,只是一切来得太“突然”了。最后的规则保证了 的基本安全性。
我把纯电动 的相关规范梳理了一下:
强调了交直流充电接口和协议对所有“进口和国产”的一致性EMC和碰撞后的安全性电池单体、模块和电池包的三级安全性,后续电池管理系统(BMS)可期
好的方面是:
1)基本把所有涵盖的部分,从源头部件、子系统到整个车的安全形成基本管控。
2)保证了标准的权威性,不照此执行就别想混了。
3)管理严格,肥水不外流,基本保证了电池和动力系统与新能源 的强相关,明确责任,后面该咋办咋办。
2.其他好处不多说,有些疑问之处我说一说:
1)纯电动 开始面临长期的低油价考验,现在基本是依靠车企的战略投资来维持,所以,下一代突破车型是往300公里、3.5-3.75万元售价趋势走。
2)电池安全其实是依靠整体性来解决,前一阵这一系列组合拳,基本把坏的打死了,也基本把低成本的努力打没了,所以面临苛刻的车辆要求,我相信国内电池产业将会维持一个价格均衡的模式走。
这里是啥意思呢,就是说界定了高循环寿命、高的(单体、模组、电池包)三级安全性要求的中国电池系统,很难做便宜了^_^。
我们现在再来评估一下这些50Kwh以上的电池系统,认真来思考下,是产品车的系统安全性在各种条件下的安全性重要,还是单体、模组和电池系统单个维度重要?
案例:
我想说的个人判断说完了,后续洗沙子的过程也会让某些事情失去回旋的空间,我现在觉得也许只能大量做去插电混动(PHEV)了……
来源:第一电动网 朱玉龙
【END】
欢迎扫描关注 频道官方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