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让刷单引发互联网行业信任危机败局

/ 每日经济新闻 / 2016-10-13 15:10
近年来,刷单一词成为热词,最初是从电影票房开始的。虽然多部被称作“巨作”的电影,或多或少都存在刷单现象,但最终引爆电影票房刷单炸弹的是上海快鹿集团投资的《叶问3...

切莫让刷单引发互联网行业信任危机

媒体报道,日前,河南工商管理局打掉一个截至目前全国最大的刷单团伙。截至今年被查处前,刷单团伙旗下两家公司刷单的虚构交易总量近500万笔,平台上的刷单商家超过2000家,总流水高达17亿元。

近年来,刷单一词成为热词,最初是从电影票房开始的。虽然多部被称作“巨作”的电影,或多或少都存在刷单现象,但最终引爆电影票房刷单炸弹的是上海快鹿集团投资的《叶问3》,上映三天,票房就突破4亿元大关,而且是在春节过后被忽视的档期中。

刷单不仅将影片《叶问3》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更让快鹿集团隐藏的危机彻底爆发。谁能想到,电影票房刷单竟然能让一家企业存在的问题彻底暴露。

微信刷单,则是近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又一个热点事件。据媒体报道,9月28日晚,微信系统升级让不少大V公众号的真实浏览量曝光。一些平常阅读量上十万的大V公众号,29日晚的阅读量直线下降,跌至几千到上万不等。因为流量不及平时,一些大V号甚至删除了已推送的文章。加上前述被曝光的网络消费刷单,刷单俨然成为了一个产业,一个可供某些企业和个人选择的产业。

所谓刷单,简单地讲,就是造假,就是人为制造观看、阅读、消费等方面的泡沫和水分,从而误导市场、误导消费者。虽然能够获得一时的利益、一时的光鲜、一时的心理满足。但纸是包不住火的,泡沫终将破裂。一旦真相大白,企业或者个人的公众形象自然会受到严重影响,消费者也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刷单比起一般的造假手段,更加承隐蔽、更加难以发现,危害也更大。腾讯为什么要对微信刷单采取强有力的打击措施,阻止刷单,就是因为它已经威胁到了微信的生存。同样的,如果任凭互联网刷单现象发展下去,对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都会形成极大的危害,甚至会毁掉互联网产业。而互联网作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如果因为刷单现象的大量存在,导致互联网产业发展走入歧途,对经济转型是相当不利的。

鉴于刷单行为的隐蔽性太强,如果没有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是很难发挥有效的监管作用的,监管效率也会大打折扣。具体来说,必须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努力,形成监管合力。从政府层面来看,应把立足点放在如何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而不能总是依靠问题导向,被问题牵着鼻子走。试想一下,两年500万笔的刷单量,对行业产生的不利影响不可小视。由此,自然需要以更加严厉的态度对待刷单,以更加严厉的手段打击刷单。

对企业来说,如果把刷单带来的眼前利益当作企业的经营策略,那么,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这种企业离消亡也不太远了。要知道,刷单带来的企业利益,远比不上企业在形象方面的损失,更没办法解决企业发展空心化的问题。恰恰相反,一个企业既然采取了刷单的手段,企业的真实经营状态其自身才是最心知肚明的。

如果因为自己的决策失误或故意刷单,进而让整个行业面临信任危机,那这个企业在行业、在市场的诚信就会大打折扣,并成为整个行业和市场的共同敌人。所以,企业应当是也必须成为解决刷单问题的主体,务必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做好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确保不出现刷单问题,更不要纵容和支持刷单。

当然,对消费者来说,也要擦亮眼睛,以产品为导向,而不要过度看重成交或消费量。很多时候,数据过大,反而应当引起重视。特别是相关数据与产品质量存在较大差异的企业,不仅要仔细甄别,还要通过相关渠道向有关方面反映,与有关方面和企业共同做好清理刷单工作。

商业社会,追求利益本身无可厚非。没有利益观念,反倒体现不了市场观念、商业意识。但前提是,必须规规矩矩、踏踏实实地追求利益,用自己的劳动、努力、才能、技术、品牌、形象等赢得消费者的信任,而不是造假。也只有诚信做事,才能真正打开市场中“黄金屋”的大门。

历史已经证明,世界上所有成功的百年老店,无一不是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善于把握战略机遇而铸就的。凡是想通过弄虚作假等歪门邪道一夜暴富的,最终都会在一夜之间消亡。

总之,面对刷单现象,应当看到问题的严重性,更应看到对互联网产业的伤害。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企业、民众十分依赖和经常使用的工具,如果因为刷单问题而给整个行业带来信任危机,甚至对整个经济发展以及经济转型都会带来严重伤害,是不可原谅的。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最新快报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