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我们都错了,玩命创业是一种错误败局
创业的道路上有多少坑,多次创业的人也不见得能数清。但是有哪些坑是可以从一开始就避免的,还是要听一听过来人的经验。
本期的创业达人说,创头条小编就把上一周创业达人们对于几个创业“雷区”的看法进行了汇总,分享给各位创业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还有大佬刘强东为创业者们带来的干货分享,不容错过!)
孙陶然:虚高估值实际上是在给自己挖坑
拉卡拉创始人孙陶然认为,创业者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融资并不是卖公司。
融资到位是创始人一场新的大考试的开始,而过高的估值相当于自己给成绩设定了高标准——原本做到90分投资人和创始人就都很高兴了,因为把融资估值提高了,90分相当于60分,很容易让大家若有所失。
且虚高的估值也会吓跑优秀的投资人。接受高估值的往往是次优秀甚至不优秀的投资人,他们因为抢不到更好的投资机会,甚至是因为不懂和不专业,才会接受被虚高的估值。所以通常,优秀的投资人不会认同虚高的估值,甚至不会认同虚高估值心态的创始人。
在经营公司时,有很多创始人会奉行一个原则:让合作伙伴超预期——合作伙伴期望赚一块,我们总是希望让他赚两块。融资其实也是同一个道理,应该让投资人超预期。但对投资人而言,估值和风险是密切相关的,估值越高意味着风险越大,所以投资人希望估值低一些并不是希望多赚一些,而是希望降低一些投资风险,所以,对于早期项目,投资人会非常在意估值,而晚期项目因为风险已经很低所以投资人对于估值反倒不会斤斤计较。
此外,在挣了钱分钱的时候,多分一点少分一点是“人民内部矛盾”,挣钱还是赔钱是“敌我矛盾”,聪明的创业者应该首先解决能不能拿到钱发展业务问题,而不是斤斤计较估值。
周鸿祎:创业不要盲目,也不要把融资和创业的关系本末倒置
360创始人&CEO周鸿祎提到,其实近两年的创业热潮给创业者们带来了一些不好的意识,比如有的人已经把创业和融资的关系本末倒置。创业需要融资,但创业不是为了融资,创业成功的概率并不会因为钱的增多而提高。
目前的市场一个怪现象:中国的创业成本比硅谷要高。包括大家拿到投资以后,很多恶性竞争、过度竞争,砸钱烧钱砸广告。例如当年的O2O,砸钱补贴策略一边疯狂的烧着投资人的钱,一边给创业者带来过度竞争。
争先恐后的创业,暴露出许多短板,不论是创业者自身,还是行业的发展模式。且太多的媒体和创业者互动最后都变成了自嗨,像炒股一样快进快出,对企业期望过高,恨不得一年创业,两三年上市。
“好经被念歪了,大家都想超越商业规律,硬件也免费了,做了越多赔得越多。”周鸿祎说。
所以在创业热带来一系列问题同时,需要创业者们三思而后行。还是那句话,资本寒冬冷的不是资本,而是真正的好项目。
陈大年:玩命创业是一种错误
盛大联合创始人、wifi万能钥匙创始人&CEO陈大年前不久在看了网易丁磊的反思后,也对自己20年互联网创业的经历做了一次复盘,从中感悟出许多道理。其中,就包括,创业到底是不是需要玩儿命。
大部分人都认为,和先行者竞争的最重要一条是要比他们拼命。陈大年也提到,在他本人做投资的时候,一般创业者也会表态说一定会每天没日没夜地干活,要对得起这笔投资。然而其实没日没夜的干活是没有意义的。
从数学逻辑出发来看,一个50人的创业公司,一个人一天工作8小时,如果这50个人拼命干活,拼到不睡觉,那么每日拥有的工作能力是150人天。那他的竞争对手呢?比如腾讯,2014年就有2万5千人。50人天和2.5万人天之间的竞争,和150人天跟2.5万人在竞争有什么区别吗?完全没有区别。所以这么一算,事实上玩命没什么意义。
不过比上面这个数学算法更有说服力的,是陈大年一次亲身经历的“濒死体验”。拼命的工作给身体带来的创伤是无法弥补的。“那次‘濒死体验’是在浦东的一座立交桥下面。我躺在地上,仰面望着天,等着救护车。那时已是晚上十点了,而在我的内心里已经确信过几分钟就会死去。立交桥上的路灯就这么清冷冷地照着。然后身体就垮掉了,修养到今天也无法承受正常的工作强度。”
自此以后,陈大年在反思中意识到,创业需要拼命才能成功这件事情其实是一个伪命题,拼命对创业其实没什么帮助。健康的身体,清晰地头脑才是帮助创业成功的关键。
除以上三位创业达人为大家指明的创业“雷区”,上一周,京东CEO刘强东也为创业者们带来了自己的创业感悟与经验分享。一起来看一家创业公司要想成功,需要关注哪四个点。
刘强东:
1、团队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团队都是最重要的。
以IBM为例,在80年代做IT的厂商中,IBM的市值维持了20年的高利润,为股东提供了丰厚的回报。为什么?核心就是IBM的团队在适当的时候提前选择转型,找到行业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如果说创业失败了,除了靠政策吃饭的行业外,剩下的都是因为自己的团队不行。中国很多企业经常会说企业困难是因为市场不好、国内消费转型等等,其实核心还是团队没跟上。创始人对公司是要承担绝对的责任。
“如果有一天京东的业绩和增长不好,涨不上去了,业绩大幅度下降,往往都是我们核心管理团队,特别是以我为首的核心管理团队出了问题,跟不上发展的节奏。”
2、用户体验
不管做产品还是做服务,做硬件还是做软件,是在互联网还是传统行业,最核心比拼的是还是用户体验。经济发展了几百年,全世界任何一家公司成功的过程中都是因为提供了更好的用户体验,IBM就是如此,转型成功是IBM找到了大企业有一个软件和服务的巨大需求,于是他们将用户体验做得更好,所以就成功了。
类似的,还有微软,还有苹果公司。
3、成本
任何一种商业模式,如果不能够把这个行业的成本降低,最后都是有问题的。
刘强东提到,京东从第一轮融资到上市,都坚持一个原则,就是成本比毛利率更重要。其实很多人都是根据毛利率高低做投资的,但事实上看一家公司的毛利率是不如关注这家公司的成本。
许多人都知道,最近一二十年美国有一家好市多公司(Costo),Costo的成功是因为把零售行业的成本,从过去的15%-22%一下子降到只需要10%,而且能够获取利润,这才是一家公司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所以四五年前,在微博上有很多人耻笑我,我那时候说过一句话:京东成本比毛利更重要,我希望能够把京东的运营成本大幅度降低,因为自己的成本降低之后,才有持续的能力为消费者提供低价,如果成本没有下降,只是为消费者提供一个低价,最后注定是死路一条。”
4、效率
成本比毛利率重要,现金流比利润重要,总的说下来,核心其实是效率。
看一家零售公司最核心的效率就是库存周转天数。国美、苏宁大概是一万多个到两三万的品种,他们的库存周转大概是60-70天,京东在库管理的200多万个品种,品种数量是国美苏宁的100倍,但是去年,京东的库存周转天数却是30多天。
总的来说,今天市场上成功的公司基本都是做到了以上四点。在优秀的成功的团队基础之上,创业者只要把用户体验,成本或者效率三者,至少做到一点,同时另外两点又没有减损的情况下,基本上就可以算成功。
什么叫没有减损,千万不要说只要用户体验好了,你一定能成功。
作者:胡恺儿
本文由创头条首发于思达派,转载请注明链接及出处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