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1家倒闭859家,车贷行业正在遭遇怎样的生死困境?产经
2017年年底开始,大量的 金融平台开始倒闭。
到了2018年上半年,这个趋势更是急剧增快。
据统计,涉及车贷业务的P2P平台数量,从1741家减少至859家,死伤过半。
而车贷业务,只是 金融盘子中极小的一部分。
先是银行抽贷,大量小平台资金断流;
接着是监管重压,利率、催收等都制定了严苛标准,甚至开始了行业清理,公安部门介入;
而行业自身的问题,也开始爆发——获客难、风控难、线下运营成本贵。
“车抵贷行业,已很难盈利。”资深车贷从业者彭坦称。
火极一时的车贷行业,为何如此快就陷入倒闭潮?
01 倒闭潮
2017年,整个金融科技中最如日中天的,是两个领域:现金贷和 金融。
一年中,行业充满了让人振奋的消息。
巨额融资、上市,加上汹涌而入的玩家,在鼎盛时期,涉及车贷业务的企业多达1741家。
然后,一年时间内,行业却被倒闭潮席卷。
据网贷之家不完全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04月初,涉及车贷业务的P2P平台,在运营的只剩859家。
51%的P2P车贷平台倒闭。
“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追车。”河南一家车贷公司的负责人程思业称,他们的团队已基本解散,只留下了贷后催收部。
行业中,很多小平台,都是用这种惨烈的方式退场的:只留催收,其他部门全裁。
而行业最早的紧缩信号,是从银行抽贷开始的。
“去年,现金贷收紧后,大量的资金被挤了出来,无处可去,而车贷就成了一个好的载体。”一车贷平台的CEO张鑫称。
而车贷企业,完全承担的就是一个“助贷”的角色。
“和银行或者信托签订保底协议,银行也乐在其中,人力、风控、催收,相当于全部外包,坐地收钱。”张鑫称,所以从去年开始,大量的中小银行、城商行的巨额资金,都进入了车贷领域。
其实,车贷平台的钱,除了一部分来自P2P的个人借款外,绝大多数资金,来自传统金融机构:如银行、信托等。
而在银行眼中,车贷,是绝对的好资产。
反正有车的抵押,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大不了把车拍卖了,反正亏本的可能性不高。
然后,从今年开始,在国家强调“降杠杆、去风险”的背景下,助贷模式被叫停,整个车贷行业的资金,都面临抽离。
“很多银行,不敢再把钱给车贷平台,开始全面抽离资金。”张鑫称,他们平台曾经用一家小的城商行资金,却被突然叫停。
断流之后,他们曾经尝试用P2P平台的资金,但是因为成本太高,“根本覆盖不了运营的成本”。
接着,催收的监管也来了,如疾风骤雨般。
2018年4月26日,为了规范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行为,保护各方合法权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下发《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
这意味着,暴力催收或者催收不当被界定为:违法。
而在车贷行业,催收就是行业“毒瘤”。
很多用户将车抵押之后,会再次将车抵押给其他的公司,去换取贷款,“二抵”、“三抵”成了行业常态。
车,就是这个经济关系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谁控制车,谁就掌握了主动权。
所以,大家去抢车、追车,夺回主动权,成为了行业催收的“主要手段”。
而在中国多个地区,车贷的催收问题甚是集中。
河南、广东、东北,都曾发生过“暴力催收”导致的过激事件。
所以,在最近一个月,发生了多起公安“扫黑除恶行动”,都将车贷领域列入了重点打击范畴。
在广东、郑州,都抓走了几家车贷公司的员工。
“这对行业也是致命打击。”张鑫称,“催收是现在公司唯一的部门,现在连催收都不敢催了,用户一报警,警方就介入,现在特别被动。”
接着做,面对断流之困;退出市场,却催无可催。
行业中很多小公司,陷入无比痛苦的夹缝中,无法向前,也无法退出。
02 行业之困
除了被迫退出的 金融玩家,还有一批,是主动退出。
整个车贷行业的利润,都极薄。
目前车贷业务的资金成本是12%左右,但用户贷款的利率要控制在36%,甚至24%之下。
而这点利润,几乎都用来覆盖运营成本。
车贷业务,其实说到底,都不太像互联网企业。
玩家基本都采取线下模式,去建立线下门店,因为不管是车的抵押、质押,都需要现场看到车况;
这些手续,都需要去当地车管所办理;
如果车被质押了,还需要一个停车场存车。
这就决定了,车贷行业是个重人力、重线下的模式。
“我们一个线下门店,租金加上30来人的人工成本,一个月的成本是26万,门店得放出去150万以上,才能覆盖26万的成本。”彭坦称。
业内人士换算了一下,一个中等平台,放4个亿,就需要养接近100个业务员,成本极高。
而目前,行业的获客成本和获客难度在不断增加。
“各个渠道都会推过来客户,这些渠道,需要返出去贷款金融的3个点,还要给员工提成2-4个点,整个获客成本,高达贷款金融的5-7个点。”彭坦称。
尽管车贷行业是万亿规模,但实际上的渗透率极低。
目前车贷全行业的年新增贷款金额,只有3000-4000亿,渗透率只有7%。
“渗透率低,说明市场空间巨大,也同时说明,行业的认知还远远不够,教育成本很高。”彭坦称。
刚开始很多小平台都觉得车贷是一项稳赚不赔的生意,进入之后,却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车贷行业是有规模效应的,如果放款金额没有上亿,赚钱很难。如果催收再不到位一点,就得亏本。”彭坦称,因此,很多小平台主动退出,放弃了车贷业务。
永远没有稳赚而暴利的金融领域,如果有,那应该是银行的领土,而非创业公司。
03 出路
有趣的是,尽管行业陷入倒闭潮,但整个2017年P2P车贷总规模为2477亿元,同比还增长了36.7%。
行业数量死亡过半,但车贷的交易额却在增长。
这说明,车贷行业并没有走下坡路,而是走向了集中和垄断。
自2017年11月以来,车贷平台月度交易额排名前四的平台,交易额总和最高时,占车贷总额度的近60%。
大平台其实活得颇为滋润,但全国性的小平台,却颇为艰难。
小平台的命运,就注定是退出历史舞台吗?
“就车抵贷而言,最大的办法还是做差异化竞争。”彭坦说。
其实,整个车抵贷业务流程很长,可以从费率、时效、期限、额度、便捷性、解抵速度、风控特点、获客方式等环节,再进行优化。
另一方面,就是要更深耕市场。
“比如,现在有很多地方性车贷公司,活得还不错。他们就只深耕一个地方的市场,把这个市场打透。”张鑫说,车贷行业是一个很重的生意,只做好一个地域,也有机会。
多位业内从业者认为,未来,如果能突破线下获客的局限,能线上获客,可能会存在“弯道超车”的机会。
一旦实现,就比现在所有的公司,超前了一个时代。
但他们也认为, 金融的未来,不能单纯的依赖大数据和模式创新。
“要建立一个生态闭环,用场景控制借款人,根据借款人的综合情况来判断还款能力,而不是单纯的以抵押物去衡量价值、判断风险。”多位从业者表达了这一观点。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尽管银行在前段时间抽贷,但目前,银行整个资金池在外溢,钱多得实在没处花,而到处找资产。
“很多城商行,在当地成立了小贷公司,每次先通过小贷公司给车贷平台授信,然后变相把钱走出来。”张鑫称,这个模式,正在盛行。
“钱就如流水,你是永远堵不住的,它会找到缝隙,再冲出来。”张鑫称,银行的钱,正在通过缝隙慢慢溢出。
这对于车贷行业来说,“也许是一个好事”。
整个金融行业都陷入“资产荒”之中。
而作为好资产的车贷,尽管迎来了倒闭潮,却依然颇具想象力。
“未来,车贷行业还会爆发,这轮洗牌,只是阶段性的回调。”多位行业从业者,对未来,依然充满信心。
(应受访者的要求,文中部分人名为化名)
(来源:创事记 作者:近音 零和 )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