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美的铆劲“工匠精神”对标电饭煲家电
“供给侧改革”、“工匠精神”、“双中高”……2016全国两会造就了一批明星级别的经济话题。由于特殊的经济形势,经济发展、企业转型等经济话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从整体上来看,现阶段政府和市场这两只手不断变换姿势引导和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以促使经济发展“双中高”;而处于这两只手作用之中的企业也借着政策的引导和市场的东风调整自身发展轨迹,向品牌化、品质化转型。
在改变“中国制造”的这一历史性时刻,南方都市报推出《2016智经济》专题。南都记者将深入珠三角地区实业企业采访,从硬件、内容等层面切入,为读者呈现一个有血有肉的“供给侧改革”和“工匠精神”。
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全国人大代表、美的集团高级副总裁袁利群从全国两会会场返回美的顺德总部之后,美的集团就开始操盘一场关于美的工匠精神的发布会。与此同时,格力集团也举办开放日,主题也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实质到底是什么?美的、格力等企业为工匠精神都做了些什么?
内因:增速放缓
由于市场饱和、消费升级,“(中国制造业)过去那种规模化的高速扩张已经难以为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文魁向南都记者分析指出,这种情况下,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工匠精神是必由之路。
数字可以说明一切。十一五期间美的集团每年营业收入增速达到30%多,迅速从500亿规模增长到1000亿规模。但是近几年营收增速开始明显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2015年的营业总收入同比下滑2.28%至1384.4亿元人民币;2014年营业收入1416.68亿元,同比增长17.11%;2013年营业收入达1209.75亿元,同比增长17.91%。
“但是企业还要发展”,张文魁分析指出,那就要从过去规模扩张的层面迈向质量扩张的层面。“请大家注意一点,在去年大部分工业企业净利润负增长的时候,美的却实现了大幅度的利润增长。”
美的集团公告显示,2015年公司净利润为127.07亿元,同比增长20.99%。张文魁认为,美的能够在营收下滑的情况下实现净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平均售价的提高,“逐年提高2-3个百分点”。而产品平均价格得以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美的集团大刀阔斧砍掉低端产品,进行了产品的中高端化升级。“美的就是一个从过去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型的典型例子,这样的企业多一点,我们迈向‘双中高’也会更加有信心。”
由此看来,工匠精神落到企业的具体行动上,即是实现产品的中高端化以及提升产品平均价格。实际上,这已经是家电制造业掌舵者的共识。
除了美的、格力集团,近期T CL集团董事长兼CEO李东生也向南都记者强调,未来T CL要“提高中高端产品的比例,让产品有更高的价值创造能力”。李东生坦诚,以往T C L产品的销量比较大,但均价偏低,未来的产品以中高端产品为主。
外因:国际竞争力不足
“国内市场疲软,那就出海吧。”这是中国家电制造业掌舵者的另一个共识。
李东生向南都记者表示,目前TCL的产品,尤其是彩电,在全球市场仍然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在国内市场要快速提高份额是比较困难的。”
然而,“made in China”在海外市场上的竞争力,让中国家电业的一哥一姐们都痛心疾首。
以处于舆论风口的电饭煲为例。“受刺激于吴晓波的文章,以及格力近年来在海外市场屡受歧视,董总(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亲自去德国买了7个双立人不锈钢锅丢给我们去做研发”,格力市场部部长陈自立在接受南都采访时表示,这正是格力IH电饭煲的缘起。而所谓“吴晓波的文章”的大背景是国人出国抢购电饭煲。
“工匠精神其实就是精品战略,在产品上吹毛求疵、精益求精”,家电分析师梁振鹏称,“总的来说,国产家电的工艺质量跟日本相比还是存在差距,但国产家电也在逐年提升。”
据陈自立介绍,格力生活电器研究院2年内煮了4.4吨米才研发出现在的这款IH电饭煲。“具体的模具费用就好几百万,包括团队组建、技术研发、实验设施等的投入没有具体统计,董总在技术研发上不设上限,但强调一定要做成功”。
袁利群透露,美的每年要花110万买米做饭,美的生活电器工程师两年内用2吨米不断地做饭测试,才交出一个最佳的水米配比方案,研制出其IH智能电饭煲。美的电饭煲研究实验室就是生活电器“煮夫”工程师们每天研究怎么把饭煮好吃这件事的场所。南都记者在该实验室中看到,桌子上摆满了一个电饭煲拆解出来的零部件,多达188个。
格力为大松IH电饭煲贴上“最具工匠精神气质的成果”的标签,美的也视其IH智能电饭煲为美的人工匠精神的典范。
“IH电饭煲采用的电磁加热技术比传统电加热煲蒸出来的米饭更好吃,高端的电饭煲大都搭载这种技术”,梁振鹏称,“目前市场上IH电饭煲占比不高,但销量增速比传统电饭煲快得多。”
在媒体面前提及电饭煲,董明珠的情绪显得较为激动。“那么多人到国外买电饭煲,上亿的市场,未来大家都来买我的,我怎么不兴奋啊?”董明珠如是说。
未来:要兼顾品牌升级
家电企业走的“工匠精神”路径是正确的,前景是光明的,然而,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买单,还需要熬过产能不足、品牌升级的阶段。
目前,大松IH电饭煲售价2699元。不过,格力电器方面透露,由于对供应商的要求提高,大松电饭煲目前产能较低。
格力电器技术部李进(化名)向南都记者坦承,由于工艺上的苛求,IH电饭煲在短期内投入产出达不到理想的目标,“一天只能生产500台,产能严重不足。”
李进举例分析指出,“IH电饭煲的盒盖缝隙要减小0 .1-0.2m m,那么减少的缝隙会分摊到每一个零件上,有的外协厂整改速度不够快,跟不上我们对参数提出的统一优化要求,合格率会大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格力的人员会去外协厂现场帮忙查原因指正,供应商有意见的话我们有自建厂去做,最后不配合的厂商我们就直接换掉,事实上现在很多企业都愿意搭上格力这条大船。”
美的的转型同样也面临了来自上游供应商的阻力。“我们外包的一些供应商,对企业的转型升级,是有很多顾虑的,一方面可能在资金上不能满足,同时,投入的风险上他们没有把控的能力”,袁利群称,“我们的做法是,美的先建一个示范车间,比如美的风扇工厂先是建立了全自动的电子元器件的制造车间,运行成熟达到了降成本以及提升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后,再推广给我们的供应商,让他们按照这样的模式来进行运作。”
比提高产能更难的,或许是改变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成见。
李东生分析指出,一直以来,价廉物美大众化是中国产品的代名词。近年来,中国制造正在努力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在产品技术方面的提升有目可睹,但中国制造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滞后于工业能力和产品技术能力。
比如,国内企业已经生产制造出了IH电饭煲,但消费者却热衷于到国外购买这类电饭煲。美的生活电器事业部秦小华向南都记者无奈表示,国内IH电饭煲技术不比国外差,但是因为IH电饭煲在国内的普及率不高,大约只有5.8%,没有进入千家万户,而在日本的普及率很高,超过了90%,消费者不会深究煮饭效果差异的原因,而是简单地认为:“日本电饭煲煮饭好吃,中国电饭煲煮饭不好吃。”
此外,南都记者在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大部分消费者认为国产家电品牌是“物美价廉”的,花两三千元买一个国产电饭煲“没有必要”。由此可见,目前消费者对国内家电企业的品牌价值认知和企业产品价值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落差。
如今,格力和美的都不余遗力地对外展示其在做电饭煲上的“工匠精神”。同时,TCL集团等企业强调未来将加大品牌升级方面的投入。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莫柳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