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骑”向海外 跑得还顺利吗?业界
中文科讯网消息:相比于在国内动辄几十万辆的投放量,共享单车企业在海外并未复制国内依靠铺量迅速抢占市场的模式。相反,共享单车出海目前总体规模较小,一座城市单车投放数量不超过1000辆,主要是采取精细化和本土化运营策略。但在本土共享单车企业向世界展示雄心时,后方大本营企业却出现了押金难退的尴尬,自乱阵脚的猜疑频出。在国内外市场的双重挑战下,共享单车企业也开始不断被倒逼提升产品和服务。
争抢海外空白市场
9月6日,继进军泰国曼谷后,摩拜单车正式登陆进入马来西亚,过去的三个月里,几乎以一月两城的速度开发海外市场。9月中下旬,ofo将登陆东京、大阪等地区,而优拜也对外宣布进入加拿大市场;8月9日,小蓝单车与中兴通讯达成战略合作,后者将帮助小蓝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在开拓旧金山遇挫后,小蓝这一次的规划极为抢眼,将陆续进驻全球10个国家近30个城市。此外,小米生态链企业“骑记”推出的“小白单车”也在7月份率先在日本大学校园投放,至此,已有5家中国共享单车企业“出海”。
对于本土共享单车企业陆续转战海外市场,业内人士认为除了有扩张规模的野心,背后还有国内市场空间压缩的焦虑。各地陆续出台的禁投新规重新规范市场秩序,给共享单车在一线城市的发展摁下暂停键,市场空间压缩和安全隐患凸显,共享单车企业接二连三的倒闭,互联网行业中“前三活命”的焦虑笼罩在整个行业上空,面对设置了上限的国内市场,“出海”变成了突破口。
此外,共享单车组团“出海”还缘于企业的资金需求,共享单车行业目前正处于融资高峰期,但部分共享单车企业在新一轮融资中的不乐观及过高的车损率也削弱了投资者的信心,而此时在海外市场的动作一定程度上能让投资者看到企业具有海外投资的实力,并对企业有长远的规划。
通过一组数据也可以发现,海外为中国的共享单车的发展留下了不少的想象空间。据美国城市交通官员协会(NSCTO)数据显示,2016年,美国自行车出行量增长25%,超过2800万次,但整个美国只有55个城市拥有公共单车系统,投放车辆总数也只有4万余辆,日均骑行人次仅7.7万,并且和国外普遍的有桩单车相比,无桩共享单车是海外市场增量,可以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有效补充。
海外采取精细化运营
梳理各家共享单车企业海外投放数量的数据后,记者发现,共享单纯企业在海外并未复制国内依靠铺量迅速抢占市场的模式。相反地,共享单车出海目前总体规模较小,主要是采取精细化和本土化运营策略。
据不完全统计,ofo共在美国投放2200辆,在英国剑桥和牛津分别投放500辆和100辆;马六甲2000辆;新加坡市场投放最多,截至今年8月底超过1万台。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统计,截至今年8月10日,摩拜在英国曼彻斯特投放1000辆;英国伦敦伊灵750辆,加拿大作为优拜出海城市的第一站,将在加拿大的一个市区开展共享单车的投放计划,计划进入高校和市中心,投放单车数千辆。
从投放数量上看,共享单车出海似乎“雷声大雨点小”,甚至有业内人士出海只是一场“作秀”,是获得进一步融资的投机手段。但事实上,“外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的圆”,相比共享单车初入市场盲目扩张时国内监管部门的宽容,发达国家在对公共空间占用等问题更为敏感,率先进入海外市场的小蓝单车就因被当地政府官员质疑占用公共空间,几个月后就败走旧金山。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国外的法令和严格的社会公共资源使用权,是共享单车海外发展的拦路虎。其次,海外的自行车制造、运维、支付成本也让国内的共享单车企业裹足不前。
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承认进入海外市场并非易事。胡玮炜表示,如何解决单车规范停车,几乎成为全球都关心的问题,共享单车毕竟是个新鲜事物,发展太快,单车企业除了配合当地政府以及用技术和经济手段促进规范停车外,教育用户和培养用户文明使用习惯也需要个过程。
除了政策层面的硬性规定,造车成本高昂也是共享单车企业出海时难以跨过去的槛。根据2017年工信部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自行车总产量为8518.3万辆,中国自行车出口占全球贸易总量60%,国内庞大的自行车制造业提供廉价的自行车,为共享单车在国内大规模投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离开国内后造车成本水涨船高。据估算,一辆美国制造的自行车,成本大概是中国制造的3倍,对于尚未实现盈利的共享单车企业来说,这又是一笔生死账。
多重因素之下,相比于共享单车初入国内市场时“跨栏式”的野蛮生长,在海外,企业更多地选择了“小步快跑”的方式,通过本地化和精细化的运营循序渐进地打开海外市场。“在海外我们会在当地选择已经有基础的合作伙伴,再由当地的合作伙伴和政府进行沟通,不少合作伙伴原先就已经获得了政府支持。选择加拿大作为出海第一城,也有地缘上接近美国的考虑,有利于借势打开新的市场。”优拜单车海外拓展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优拜在海外采用与本土化团队相合作的模式,致力于本土化运营,将与当地团队一起探索加拿大本地市场,共运营、共维护,和国内相比,外国用户对单车的需求更多元,也更考验企业的研发和市场洞察能力。优拜计划在一年内取得海外35个城市以上运营权,目前已在陆续确认中,并且港澳台这些区域也在考虑中。ofo海外拓展部门也表示,ofo组建了一支外籍工程师团队,针对海外用户开发了ofo海外版应用,并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本地化设计。
国内一线城市仍是大本营
在本土共享单车企业剑指海外市场的时候,后方阵地却出现了押金难退的尴尬。此前南方日报曾多次做过跟踪报道,有企业解释称是因为在一线城市已经停止投放,转向三四线市场和海外市场,造成用户集中退款。禁投令出来后,不少共享单车企业已经陆续停止在一线城市的投放,热衷出海的共享单车企业此后在一线城市的服务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毋庸置疑的是,一线城市还是我们的大本营,目前我们开发的三四线城市的用户活跃度也仅相当于一个一线城市。高水平的服务不是体现在‘数量多’上,今后将会通过场景化的打造提高用户新鲜感。”优拜华南市场负责人张天新告诉记者,到了这一阶段,优拜更看重“单平方、单人次”的消费,将选择稳中求进的方式扩大市场,除了单车投放之外,在大数据的建设、电子围栏的开发、单车优生活的链接、生活消费场景的多元化推荐上都有相当比例的投入,不追求规模型经济,以一二线城市为起点,逐渐下沉到二三线城市,深挖二三线甚至四线城市的潜力。事实上,街头巷尾的共享单车确实“进化”了,无论是和小黄人卡通形象合作打造“网红单车”,还是在大城市推出的月卡和季度卡,对于共享单车企业来说,一线城市还是对垒的主要阵地。
国内外市场的双重挑战不断倒逼共享单车企业提升产品和服务。不久前,ofo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今年10月底前,所有安装机械密码锁的小黄车将全部被ofo召回,更换为电子锁。摩拜负责人则透露,在英国等地单车需要加装反光条、车灯,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按照当地规定骑自行车需要戴头盔,摩拜都会在产品设计、配件上进行配合,优拜方面则称,车型将会根据国人居民的体型进行调整,并且针对海外习惯,将考虑提供安全头盔。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