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大电影想要活,“捞偏门”是唯一机会业界
第一次知道“网大”(网络大电影简称),头脑中竟然同时迸发出两个意思。
前一个和我的大学时代有关,当时有个类似校友录的网站宣发口号是这样的:“世界不大、网大”,然后这网站火了几天就变没落了。
后一个和我的电影观影有关,有一点时间,特别沉迷于一类名叫大电影的类型片。平日里,我是绝对不会承认很有文艺气质的自己,竟然也有这么无聊的时光。
网络大电影怎么就黄了
这两个和网大关联不太大的概念,似乎成了一种魔咒,让我总是无法正眼去看待它们,但又不得不看见:随便打开一个网络影视的节目单,就总会偶遇。
比如找《美人鱼》的时候,会遇见《美人鱼前传》;等《捉妖记》的时候,可以用《捉妖济》打发下时间;《我不是潘金莲》看完不过瘾,也会思考下《我是潘金莲》《潘金莲就是我》会不会和当年王祖贤那一版《潘金莲的前生今世》一样文艺,或与魏明伦的川剧《潘金莲》一样荒诞,尽管这些“潘金莲”有点和水浒、金瓶梅都八竿子打不着……
网络大电影其实算是个怪胎,2014年3月,爱奇艺首次提出网络大电影的概念,指向那些时长超过60分钟,故事结构完整,通过互联网渠道发行的电影。
经常被媒体报道的那部2015年4月在爱奇艺上线的《道士上山》,实际拍摄8天、成本28万、收益2400万。更关键的是,比陈凯歌的《道士下山》早出道约90天。
这几乎成了一段时间内网大的标配:小成本、低质量、蹭热点,后来还有了一些软色情。
有了成功案例在前,网大很快进入爆发期。据爱奇艺提供的数据,2015年网络大电影全网上线超过650部,到2016年这一数据已升至2000多部。
一如众多互联网风口一样,进入了爆发期后,往往就是崩盘的前兆,先是2016年11月,各大平台突然按广电审核政策下架了一批热门网大;随后是今年3月的《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实施,确定网络大电影与院线电影审查标准统一,使得过去能够以快速蹭热点、迅疾回款著称的网大,仅备案时间就延长至最少45个工作日……
但更关键的是,数量上急速膨胀的网大,也在快速分流着流量池,也在让盈利变得越发困难。据骨朵网络传媒统计,2017年上半年全网上线网大近1200部,实现盈利的不足10%。
有人做过统计,一年时间里,20%的网大制作团队消失了。
怎么破?做《道士上山》的那位,开始把拍摄成本提升到了千万级,这也是各路网大团队几乎共同的选择;此外,差异化、IP化、精品化,以及拓展发行渠道,减少对平台的依赖等思路遍地开花。
但可能,网大们把破题的路径,从一开始就选错了。
赚快钱和小镇青年,路标偏了
我不想否定,在网大的众多团队中,有一批有理想的电影人。
但只怕大多数进入这个圈子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赚快钱。也因此,在一众网大的设定上,都是瞄准了一类人的荷包:18~25岁的男性,学历相对不高,观影基本在手机端,喜欢更直接、刺激的情节,他们被集体称之为“小镇青年”。
更有趣的是一个“6分钟5元钱生意”的设定,即一部网大的点播价格是5元。观众收看超过6分钟,后台就视为一次有效点击,制作方就可以分成。因此,不少网大们,都会把最主要的成分放在头6分钟里,来确保自己获得分账。
然后呢?钱到手了,也就不管不顾了,为了吸引眼球,也就不需要再为蹭热点之类的行为有所负担。可热点,特别是热门影片只有那么多,可以刺激的性、谎言来来回回就那么几招时,“录像带”的生意就不好做了。
但,是不是一开始就把自己限定的太死了呢?毕竟在网络视频平台上,“小镇青年”不过黏在平台上的数以亿级用户中的很少一批人,准确的状态是开头几部成功的网大,因为类型片的缘故,成功的吸引了这一部分人的关注。
至于其他的观众,还是在追剧、看综艺、玩弹幕,乐此不疲。结果就出现了,对于大多数网络观影人群来说,网大这个分外红火的名词,依然很陌生。
这才是真正的流量池,网大团队们并非没有看见,而他们选择的掘金方向是向院线看齐,甚至不少团队在招募演员时,还挂出了“院线电影”的招牌,尽管可能还是去农村院线找市场。
突然想起了路学长和收容所
未必没有路径可供参考。,至少有2个“前辈”可借鉴。
2002年的时候,我曾经在湖南影视频道混迹过一段时间。做得栏目叫《先锋厅》,主要是给先锋电影做影评。于是乎,因为工作便利,采访了如王小帅、伍仕贤、路学长、吕乐等一众先锋电影人。
这一波电影人,大多当下已经成为了国内主流电影的担纲者,比如路学长。当时采访他的时候,其实他已经因为《卡拉是条狗》而院线化了,并为公众所知悉,只是在2014年他早早的离世了。
而在先锋电影人阶段,由于没有网络,他们的影片没有院线渠道放映,除了在国外斩获众多奖项外,在当时国内主要以地下电影交流的方式进行,能覆盖的人群非常少,地域也颇为狭窄。
记得某次为了得到一个导演的先锋电影,和联系人近乎是地下党接头一样,对上暗号、一手钱一手碟片,然后双方匆匆分开,连个脸都没看得清楚,颇为刺激也颇为尴尬。
不得不说,同样都是小成本,但先锋电影人们是有魂的,所以影片里满满的都是内容;而网大电影人们,则眼里都是钱,所以往往一地鸡毛。
先放一个梗在此处,如果当年的先锋电影,是通过网络来传播,又会如何。
另一个路径则是一个名叫The Asylum(中文翻译为:收容所)的美国电影公司。作为一家创立于1997年的好莱坞电影公司,在同坞的大腕们经常大亏的状态下,它据称从创立至今,就没一部电影亏过。
一看片名你就懂了:《环大西洋》、《变形机体》、《美国军舰》、《2012 世界末日》、《霍比特人时代》、《史前一亿年》……一众名字特么看起来眼热吧。话说,这就是一个以山寨大片为主要盈利手段的公司,以《环大西洋》为例,主要套路则是:
《环太平洋》海报一出来,就开始按图索骥的编剧;口味是暴力、情色、搞笑;50 万美元,15 天拍好;比《环太平洋》提前3天上映;别人走院线,我卖DVD……
是否有股浓郁的网大祖师爷味道了呢?但这并非不败的关键,关键在于,人家虽然低成本、抢工期、没演技、蹭热点,可地地道道是原创,而且脑洞开的特别大。
光是看最近这个收容所连续推出的《鲨卷风》就知道,人家的脑洞程度,确实一点不比大片、大导来的差。
网络就是最佳的收容所,关键是长尾
到了破梗时间,之前留下的先锋电影的梗,其实并不稀奇。以前是一片难求,而现在有了网络平台,有了电子商务,不再北上广、没法线下接头的诸如我这般小镇青年+伪文青,就可以很轻松的享受先锋电影的乐趣了。
虽然,我这般的人,并不多。但全国所有的小镇里都藏着几号,聚在一起也就多了,还特别乐意为此付费。这就是网络带来的长尾红利。
这让我想到了另一个名导演伍迪·艾伦。作为纽约派大导演,他从1964年拍片,至今依然活跃在银幕上。有趣的事,除了获得了若干次奥斯卡奖外,他近乎一年一部电影的节奏下,票房总是差不离。为何?因为他的风格决定了有一批狂热的粉丝,会为他的每一部电影买票,而其他人依然不会为他进电影院。
其实,上述案例都在说明一个现象,即网大所谓的不振,或许有产量太多、稀释了流量;名导如王家卫或王晶等的进驻、一些名人明星的出演、提升了品质或拍摄成本……但更重要的还是,就算是“小镇青年”,也不过只是在没得选的时候偶尔乏味的看了超过6分钟罢了;有的选时,可能就去了快手,看更短、免费且低俗刺激到尘埃里的短视频去了。
如果把网络当做一个流量平台,装满了所有的不同需求的人呢?过去在院线上放肯定没几个人入座的先锋电影,可以让特立独行的新人类去碎片化点播了;同样票房没啥机会的纪录片们,也许也会有了爱学习的小明们抽空看一下了;甚至于是戏曲电影之类的东东,也能因为特殊性(比如地方戏可上不了央视戏曲频道),收获一些堂会的票……
然后再加上脑洞开的更大的原创们,也许,网大的路就有救了。而这条路,或许根本不是去“改邪归正”,而是往死里“捞偏门”。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