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于2010年的美团,在8年之后终于叩响IPO的大门。6月22日,美团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若IPO成功,美团将成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O2O领域上市公司。
据今日港交所披露的美团招股书显示,该公司2017年平台完成的交易笔数超过58亿,交易额高达3570亿元。营业收入2015年至2017年分别实现40亿元、130亿元、3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3.2%、161.2%,三年收入增长超过七倍。美团经调整亏损净额持续收窄,从2015年的-59亿元收窄至2016年的-54亿元,2017年进一步收窄至-28.5亿元,三年内亏损减半。
在众多O2O领域的创业公司中,美团应当算作一个幸运的“异类”。从早前模仿Groupon以团购业务出发,到后期以亚马逊模式作为参照不断扩张业务范围寻求更大的体量,美团已被重新划分到互联网巨头的战队中。
再造一个美团
美团最近一次融资是在2017年10月,获得由腾讯领投的40亿美元F轮融资,投后估值为300亿美元。如果按照上市600亿美元的估值计算,那意味着不到一年的时间,美团估值实现了翻番。
过去几年,美团在其所在的领域展示出了极其强大的野心,并成为中国互联网版图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始于团购,却又不止于团购。从单一团购业务出发,到后期逐步扩展到包括互联网外卖、在线旅游、生鲜电商、网约车、共享单车等在内的本地生活服务相关领域,美团有自己的逻辑和考量。
2015年是美团成立以来的重要分水岭,彼时完成与大众点评的收购,在原有的团购、外卖业务外又充实了大众点评擅长的到店服务,是美团网重点建平台、建生态的一年。在团购和O2O时代的战争中获胜后,美团开始开辟新战场。
密集推进的组织架构调整见证了美团体量的扩大。
2015年,美团进行先后共设立了四个事业群,包括外卖配送事业群、酒店旅游事业群、到店事业群,并成立全资子公司猫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后拆分被光线传媒收购)。
最近一次调整是在去年12月完成40亿美元融资之后,美团将构建起新到店事业群、大零售事业群、酒店旅游事业群以及出行事业部四大业务体系,并成立战略与投资平台。
“展望未来,机遇和挑战都很大。”美团CEO王兴在当时的一封内部邮件中如此说到。机遇在于新的业务将有希望帮助美团获得更高速的增长,但同时来自同行竞争者的挑战不可小觑。
据招股书披露, 截至2017年12月31日,美团已与中国约339,200家酒店保持合作关系。于2017年,在美团平台上预订的国内酒店间夜量共计约2.05亿,较2016年增长56%,并创下单日国内酒店预订间夜量157万的记录。
在线国内景点及短途旅游套票预订服务,截至2017年12月31日,美团覆盖全国约330个城市及约16,500个景点。美团为消费者提供购买全国景点及短途旅行套票的便利、安全又便宜的途径。于2017年,美团售出约9,700万张国内景点门票。
从数字上来看,美团的酒旅业务已经拥有了对抗携程的充足底气,它还开始向携程的核心业务高星酒店进攻。
不仅是酒旅行业。去年2月起,美团在南京低调试运营网约车业务,2018年3月21日零点,美团打车正式登陆上海,当天晚22点左右,美团宣布上海首日完成单量突破15万单。显然,美团将竞争的触角伸向了互联网出行巨头滴滴,并引起后者的猛烈还击。
这些后来推进的多元化业务,为美团提升自身价值做出了充足的基础准备。
对标亚马逊,却不止于此
在给行业带来创新动力的同时,美团同时不可避免的卷入到多个维度的混战。
这与王兴和美团的终极目标不无关系。一位接近美团高层的人士曾对《深网》透露过王兴的思考:王兴一直以来的战略思想和目标就是要做一个生活服务的超级平台,而包括打车在内的新业务在他看来是与这样的战略目标吻合的。如此既能通过不断推出新业务来为超级平台获取更多新流量,同时又为超级平台所聚集的庞大用户和流量寻找更多变现渠道,从而不断提升美团的价值和估值。
王兴在很多场合都提到过亚马逊,外界也经常将其与这家科技巨头做比较。但美团似乎并不甘心于止步于中国版“亚马逊”。
在接受硅谷科技新闻媒体The Information的采访时,王兴这样表示,“用户可以在亚马逊或淘宝上买到非常多东西,但这两者都只是用于购买实物的电商平台(e-commerce platforms for physical goods),而美团则是能够购买服务的电商平台(an e-commerce platform for services)。”他补充说,“哪种电商平台能够拥有上百万甚至数十亿的交易呢?”
事实上,在过去一年,有3.2亿用户在美团上进行过至少一次消费。美团方面表示,大约90%的用户流量都是来自于自己的APP,这同时大大降低了用户尝试新服务的成本。
美团并不为此感到满足,它还有更大的野心。王兴相信,美团未来将会服务于中国6.5亿中产阶级人群,而智能手机在这群人中几乎全部普及。
在美团所有业务中,高频的外卖业务是核心中的核心,美团“让大家吃得更好,活得更好”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招股书披露,2017年美团外卖交易额为1710亿元,2017年美团交易额达到3570亿元,这意味着外卖业务占美团整体交易额达到47.8%。
今年5月,美团外卖宣布日完成订单量超过2000万单,成为全球范围内第一个到达如此规模的外卖平台。回看过去的数据,美团外卖从创立起历经3年多时间达到1000万的日订单,而突破2000万日订单则用了短短一年时间。
与巨头抗衡
在外卖数据疯狂增长的同时,美团在外卖市场中面临的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升级。
从美团外卖成立至今,外卖市场已经进化出一个以新零售为核心的全新格局。如果说此前是美团与饿了么的一对一决战,那么在今年初阿里收购饿了么之后,美团需要面对的则是饿了么、百度外卖、口碑与阿里的协同作战。
在处理与阿里的关系上,王兴态度很坚决,他甚至曾公开挑明与阿里的纷争,“它去年之所以兜售我们的老股是为了干扰我们融资。如果你不看好这家公司,那干脆卖光好了,我们已经帮他们找好了买家。但他却不肯卖光,他一定要留一点,或许是为了将来能继续给我们制造点麻烦。”
据艾瑞报告,2017年美团是全球最大的餐饮外卖服务提供商,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31.7%增至2017年的56%,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又增至59.1%。
不同的是,美团正在驶向与饿了么截然不同的方向,围绕生活本地服务不断辐射业务做多元化的覆盖。
一边是阿里傍身、外卖市场最早玩家的饿了么;一边是背靠腾讯、后发制人的美团,最终谁才会成为收割市场的玩家,短期内依旧是个疑问。然而可以预见的是,加码布局新零售的阿里与刚成立新零售事业群的美团势必将把战火再次燃起。
而在新的出行大战中,美图也与滴滴开启了一场上市赛跑。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滴滴最快今年下半年启动上市,初步决定落户中国香港,并考虑不同上市架构,不排除以同股不同权形式上市。预计滴滴上市时市值或达到700亿-800亿美元。
显然,美团已比滴滴早一步迈出起跑线,但它能否撼动滴滴这个出行巨头依然留有疑问。
潜在威胁
王兴对无限边界的目标设定,使美团在短时间内先后踏入中国互联网最烧钱的几个战场。但当它为了扩大业务规模试图向国内投资者募集更多资本时,选择其实并不多。
The Information曾于今年6月初报道称,王兴曾接触软银寻求注资,但没有成功。此前美团还有意从私募基金处以400亿美元的估值融资30亿美元。随后美团对此消息予以否认。
美团的盈利压力不可小觑。尽管除外卖外的其他业务已经实现整体盈利,但随着外卖市场竞争“三进二”和与滴滴在出行领域的较量,美团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招股书显示,美团经调整亏损净额从2015年的59亿元下跌至2016年的54亿元,2017年跌至28.5亿元,三年内亏损减半。
此外,出行业务也是美团耗资的源头。尽管此前在团购和外卖等市场经历了多场胶着厮杀并取得了不错成绩,但美团无疑是出行行业的新兵,能否实现逆风翻盘尚还存在多个变数。投入补贴显然是快速获取市场份额的最佳方式。
据《深网》了解,美团打车在南京上线时的单均补贴约为20元,如果按照其在2017年12月公布的日订单量超10万单计算,其在南京仅一天的补贴就达到200万。
36氪也透露了美团打车的投入力量,对于包括北京等城市即将上线的打车业务,该公司准备了10亿美元(约63亿人民币),而且上不封顶。
不仅是网约车,美团在今年4月以37亿美元的总价收购摩拜,其中包括65%现金、35%美团股票、以及承担摩拜5亿-10亿美元之间的债务。
王兴在接受外媒采访时曾表示,“过去几年,我们一直努力确保公司始终处于随时准备上市的状态下”。除了来自资金方面的考量,美团上市的另一个动力则来源于背后众多投资者。数据显示,美团自成立至今已经累计募集了83亿美元资金,投资者们已经到了收获回报的时刻。
在成立的八年里,美团经历了市场的诸多变数,可谓披荆斩棘走到今天。但是,上市显然不会是美团的终点,一场与巨头的较量才真正开始。
【来源:腾讯《深网》 作者:
相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