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报道称,软银此前计划以16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共享办公空间WeWork多数股份,该公司CEO孙正义(MasayoshiSon)本人也非常支持这笔交易。但由于担心这家公司估值过高,且其在经济低迷时期存在潜在风险,软银愿景基金的重要投资者们纷纷对这一交易持回避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孙正义恐怕需要找到其他方法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知情人士透露,由政府支持的沙特阿拉伯和迪拜基金已经告知软银高管,他们对于软银要收购面临亏损的WeWork多数股权交易表示担忧。目前,WeWork所采用的短期租赁模式已经帮助自己成为了全球备受瞩目的初创企业。
不过,这家共享办公巨头在迅速拓展规模的同时,亏损也在进一步扩大。业绩报告显示,去年WeWork营收8.86亿美元,亏损9.33亿美元。而且,WeWork在今年前九个月时间里支出是营收的两倍,这就导致公司的净亏损达到12亿美元。WeWork表示,亏损是因为公司在业务增长方面投入了很多资金,不过一旦办公室租出去后就能获得盈利。
去年,软银按照200亿美元的估值,联合旗下愿景基金向WeWork出资44亿美元收购了WeWork近五分之一股份,并成为了该公司的主要投资者。后来,WeWork又获得软银40亿美元的增资(其中包括上月软银最新追加的30亿美元投资)。这些新资金的输入使得WeWork如今估值已经达到近360亿美元,软银及其附属机构在该公司的总投资额则已经超过了240亿美元。
投资方却步
众所周知,“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Saudi Arabia’s Public Investment Fund)以及“穆巴达拉投资公司”(MubadalaInvestment Co.)是1000亿美元软银愿景基金背后的最主要金主。这两家机构的庞大的注资规模也意味着它们对于部分投资项目拥有一票否决权,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孙正义的权利。
分析认为,此次投资方反对WeWork交易一事,对于一直以来可以随心所欲开展交易的孙正义来说非常罕见。现年61岁的孙正义一手将软银从一个枯燥乏味的手机供应商打造成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投资企业。他本人在进行投资的时候更多的也是依赖直觉,而非传统的金融数据分析,因此许多投资者都将孙正义奉为神明。
知情人士表示,“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以及“穆巴达拉投资公司”主要担心的是对WeWork增加投资是否明智、对这家公司的高估值提出了疑问,同时对在经济下滑情况下WeWork的运营模式问题也表示出了担忧。
目前,“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和“穆巴达拉投资公司”在房地产行业有大笔投资,他们均向软银高管表示公司更希望愿景基金能专注于科技领域内的投资。
消息称,孙正义所提议的交易条约包括软银斥资100亿美元,从WeWork现有外部股东手中进行股份回购,并在WeWrok达到某些财务目标的情况下,在未来三年内为WeWork提供60亿美元后续投资。而且,这笔交易将让WeWrok首席执行官亚当-诺依曼(AdamNeumann)继续对公司保持绝对控制权(诺依曼目前拥有WeWork董事会控制权,其股份所持有的投票权是其他投资者的十倍)。
交易的具体条款还在洽谈之中,双方都希望在明年早些时候公开交易,但目前来看似乎存在最终谈崩的可能。
孙正义的博弈
知情人士透露,孙正义仍然希望沙特主权基金能够同意愿景基金参与出资。另一方面,软银则在考虑通过其他方式为这笔交易提供资金,包括动用自己的现金流、举债或是引入外部投资者。
当然,软银也可能会动用其刚刚IPO日本电信业务的所得收益来参与WeWrok投资。
在过去几年中,孙正义和软银的投资胃口越来越大,在全球范围内搜寻有发展前景的科技公司。另外和其他风险投资公司相比,软银倾向于投入数亿美元资金,获取一成或两成左右的股权,成为颇具话语权的大股东。因此目前的软银已经债台高筑,截至9月30日,该公司总债务规模接近18万亿日元(约合1580亿美元),债务规模甚至超过了拉丁美洲的委内瑞拉。
一直以来,WeWork就将自己标榜为一家科技企业。诺依曼甚至将公司与亚马逊相提并论,称“办公空间之于WeWork,就像是图书之于亚马逊:而现在只是开始”。
但分析人士认为,WeWork更像是一家传统的写字楼租赁公司,并警告称“如果未来办公空间市场需求下降、租金下跌,WeWork可能会陷入10-15年固定租约的泥沼之中”。
如果WeWork能够取得巨大成功,这将再次延续孙正义在投资方面的神迹,软银股东也将受益其中。
除此之外,当下的软银以及来源于沙特的众多金主都处于多事之秋。孙正义正就设立第二支愿景基金的计划与投资者进行初步接洽,筹资规模1000亿美元,最早可能明年启动,沙特阿拉伯主权投资基金已经表示愿意为第二支愿景基金提供450亿美元资金。但由于沙特记者、美国《华盛顿邮报》专栏记者遇害所引起的风波仍未结束,多方呼吁软银拒绝来自沙特的资金注入。
(来源:腾讯科技 编译:汤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