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车大举裁员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声势浩大的维权浪潮。
2018年下半年以来,因企业“大刀阔斧”对组织结构进行改革所引发的裁员情况并不少见,从三星深圳工厂的整体裁撤到趣店等互联网公司的人员优化,裁员消息屡屡站上舆论风口。然而,像人人车这般突然而决绝、利用战略升级来变相裁员的方式在业内实属罕见,这不仅挤压了员工与公司之间的沟通空间,更进一步引发员工的强烈反感。
据蓝鲸TMT记者了解,除了人人车北京总部已发生的集体维权事件之外,西安与武汉两地的人人车员工也已同步开始集体采取维权措施,组团前往当地的劳动仲裁部门,希望个人的相关诉求能得到妥善解决。
“第一,按照劳动合同进行经济失业补尝;第二,实发应有工资;第三,退回已缴纳的押金!”人人车员工告知记者,虽然离职,但离职当月工资没有发给他,对于离职员工也没有额外赔偿;部分员工在入职时还缴纳了1200元至1500元不等的设备(比如手机)押金,也尚未退还。
目前,武汉地区员工对蓝鲸TMT记者反映称,下周一仲裁部门将电话通知结果开庭。已处在悬崖边的人人车将面对数量庞大的法律纠纷,以及难以统计的赔偿金额。
员工突然被告知解散,合伙人机制变裁员利器
近期,有关人人车正式破产的传闻在网络上不胫而走,李健对蓝鲸TMT记者回应称,“不属实,属于造谣,已经报警处理”。随后,人人车便宣布战略升级。据悉,人人车的战略升级主要包括两方面:第一,成立专项扶持基金帮助合伙人开展保卖收车业务;第二,落地新零售门店,给合伙人提供一条龙服务。除此之外,还将在品牌广告投放上加大力度。
经多方信源显示,人人车破产不实,但据蓝鲸TMT记者了解,人人车大规模裁员已经在全国多个城市轰轰烈烈地上演。
武汉多名人人车员工向记者复盘,裁员从2月17日拉开大幕。当日,部分员工被小组领导通知回公司开会,并参加了合伙人项目培训;2月18日零点,人人车的系统就被关闭,系统停止了所有业务员的权限,重新登录时页面显示“用户不存在”。对此,深圳员工王强(化名)也向记者进行了确认。
系统无法登陆基本意味着人人车在当地业务的停摆。“有客户要卖车,评估师就上门服务勘察车评估价格,然后把车子上架到系统促进售卖。”王强说道。
而人人车所公布的合伙人计划早已开始向员工推介。来自人人车武汉分公司的小方(化名)总结道,17号中午公司通知员工就地解散,18号零点关闭公司系统,18号中午叫员工交钱做合伙人,并给出最后期限。新制度被放上谈判桌,成为了劝退员工的一种工具。
“领导的原话是,公司做不下去了,融资没融到,现在变了模式,所有人可自愿购买资源包、自负盈亏,不愿意买的去办离职。(公司)是没有破产,就是坑所有员工,找员工融资,找理由不给工资和赔偿。”小方谈及此仍显得忿忿不平。
西安员工方欣(化名)回忆大致原话:“公司转型,以前公司管理是雇佣关系,现在公司要把资源给到你们,你们出钱向公司买资源,资源拿到手自己搞肯定比给公司打工赚钱。”
“公司要求购买它的资源包,也就是卖车线索,自负盈亏。三万块钱250条,押金一万,相当于外包,这就是所谓的合伙人模式。但是购买这个资源包的前提是必须先办理离职才能购买,不购买的自己办理离职。”他告诉蓝鲸TMT记者。
蓝鲸TMT记者获得了一张人人车员工接受合伙人培训的照片,其中显示的“合伙人加盟产品介绍”内容与上述人人车员工所述并无二致,直接印证了该员工的说法。
提前为员工准备离职模板,多地员工集体维权
除了变相裁员之外,蓝鲸TMT记者获得的一份材料显示,人人车甚至还提前为员工准备好了离职申请的模板。该模板清楚地写道:签字者确认,与公司之间不存在任何未了结的劳动争议纠纷以及其他任何基于劳动合同关系的经济纠纷。同时,也不再通过任何途径或方式追究公司的任何责任。
这份离职模板无疑加剧了员工与公司之间的矛盾,因为一旦签署,意味着放弃了自身追责的权力,也直接导致当前人人车内部呈现一种僵持状态。部分员工表示,即便是劝员工离职,人人车的“吃相”也颇为难看。提供模板的方式,也被部分员工理解为,人人车是在资金紧张、难以对员工做出赔偿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下策。
在武汉地区,人人车的员工们已经建立起了将近40人的维权群,并且仍不断有新人加入。但在深圳与武汉地区的人人车员工告诉记者,离职员工用于维权的微信群内也可能有“卧底”混入,并向微信官方举报维权群。
一位西安的人人车员工拍摄了此前众人正准备维权材料的视频,他表示现在正重新准备仲裁所需要的材料,包括工牌、打卡记录和劳动合同,然后走正常流程。
“正月十五都没过完,就让办离职,谁心里舒服。2017年我就来公司了,人人车的企业文化是朋友和爱,把同事客户当朋友,但是这样的处理方法不能接受。”一位老员工对此表示很痛心。
据了解,武汉分公司总员工数88人,经历此次裁员后,仅保留城市经理1人,保卖负责人1人,定价师2人以及复检部门约3人,合计剩下约不到10人。西安分公司销售岗与评估岗约80-100人规模,几乎全员都面临被裁的局面。
猝不及防的失控是否早有伏笔?
其实,此次突如其来的人事地震对人人车而言并非首次。北京一位人人车前员工赵伟(化名)向蓝鲸TMT回忆称,人人车在2018年11月左右也进行过一次裁员。他所说的时间点与深圳王强的说法不谋而合。“那时北京就裁了100多个,负责开发测试的技术。”
在赵伟看来,人人车走到今天的境地令人颇感意外,“我看到他们发的回应后还以为裁员是谣言,但看到新闻说今天北京总部都有人聚集了。人人车或许不值今天这般田地,但是公司的财务状况并没有多理想的说法却早已存在了,之前听说一直不挣钱。”
人人车的商业模式是C2C,与从传统车商处收车的B2C模式不同,其优点是车主在这类平台上能赚到更多钱,因此能吸引大量车主。但它也存在一定劣势,其最大的考验是怎样比同行收到更多好车。实际上,多数卖家都不会仅局限在一家平台上挂出自己的二手车。
因为直接面向C端,为了提高竞争力,行业推出了保卖车的概念,也就是企业先将车从卖家手中收来。赵伟认为,这是烧钱的一大原因,而线下新零售店的推出,只不过是由过去车主买家自己商量看车地点,改成了在一个固定地方,是将保卖概念从线上转移到线下而已。
而保卖车的销量会受多方因素影响,竞争对手愿意给车主提供多少首付比例、公司自身的流量获取能力、销售的能力等等。小方透露,一辆保卖车,人人车能赚到约为车价的8%,买卖双方各4%。但在当地的保卖店,通常一天只能卖出3-4辆。
“人人车服务费在行业不算高,比行业其他平台低,说要涨不然不赚钱。后来人人车加了一项服务,车主可以多付一笔钱,优先卖。”赵伟透露。“但是外部融资也不算顺利,2018年滴滴投资那次就有传言说人人车差点没熬过来。”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就市场大环境来看,资本市场趋冷,在抢占线下市场份额的竞争中,不同品牌之间市场份额的差距将越拉越大。对头部品牌而言,进军线下能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但对于非头部品牌而言,资本、技术、数据、团队能力等储备不足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因为贸然进军线下,做的太重、耗不起,反而会率先出局。
“二手车市场已经进入线下争夺战。‘合伙制’图谋以小博大,以轻资产模式换取最大辐射能力来布局线下,去争取市场份额,但因该模式本质仍然是线索导流为主,可谓是‘服务创新倒退’。相较目前二手车市场主流的线上线下一站式、自营、新零售模式,护城河壁垒过低,想要挑战或逆转市场格局的难度极高。”
【来源:蓝鲸TMT 作者:于小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