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徐直军接触得越多,越会觉得他很有意思。
这位华为公司轮值董事长向来以活泼幽默的语言风格著称,并像他的名字一样直来直去。如果说华为有一个人的演讲风格最接近任正非,或许也非徐直军莫属。
10月23日上午,在北京顺义新国展东南隅几百米远的一家酒店里,虎嗅与十几家 垂直类媒体一起采访了徐直军。技术出身的徐直军几乎包办了来自媒体的一切刁难或赞美,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势。
采访伊始,徐直军就给这场采访定下了基调,只谈车,不谈5G,不谈美国。当我准备让他暂时放开手中的方向盘——尽管他并不开车——谈一下关于华为与美国一些电信公司关于5G授权的谈判进展时,徐直军立马打断了我的提问,他说,在中国谈这个问题没价值。
他想把大家的视线拽到华为智能网联 的一系列解决方案上。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接受媒体采访,图片:虎嗅
22日下午,徐直军在世界智能网联 大会上做了一个主旨演讲,穿插着各种技术名词和一系列解决方案的英文缩写。
他再次重申了华为不造车的决心。这是华为去年10月敲定的最终决策: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聚焦ICT技术,围绕 的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网联化等“四化”来做,把华为定位成面向智能网联 的增量部件供应商。
“传统车企的优势都不是我们的优势。”徐直军不无优越感地说,“你让我造车座椅,这不是华为这样的公司应该做的,你让我造个发动机,我也造不出啊。”
他透露,在去年10月之前,华为内部关于造不造车的确有不同的声音,比如华为消费者BG的余承东经常会唠叨苹果可能也在造车,华为为什么不能?但最终不同的声音在内部汇聚成一个清晰的决策,即华为不造车。
这是由华为的基因决定的。
“中国和全球不缺 品牌商,不缺 制造商,尤其是中国,最缺的就是有一个能够持续给它提供技术和部件的企业。”徐直军说华为本质上是to B的基因,“去面向他们提供这个部件,提供技术,提供解决方案,是最符合华为的基因的,华为公司本质上不是一个消费品基因。”
尽管华为因为手机被更广泛的人群所熟知,帮助华为巩固了它在消费者心中的心智,并且在财报中,消费者BG业已成为华为最大的一块业务,但这并不意味着华为需要往to C上靠拢。
华为的考量散落在徐直军朴素但真实的语句里:“我们消费者BG有3万多人,但我们整个公司有18万多人,如果说华为是to C基因,剩下的15万人是不高兴的,因为他们不是造手机的。”
徐直军为了强化这种观点,他又说,通过跟车企们的沟通,华为公司目前的定位反而是他们最期望的。所以,不造车的华为是大家喜欢的。或许车企们也很担心华为如果造车的话,会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威胁。
2019年5月29号,华为正式成立了智能 解决方案BU,它的总裁王军就坐在徐直军的左手边,他表示华为没有给他的BU设定KPI。
“我们对我们总裁的要求就是好好把产品做好,做出竞争力,只要把产品做好,做出竞争力了,自然而然就挣钱了。”徐直军解释说。
他的逻辑听上去总能自洽:“你看我们做5G的时候,我们天天想的是哪一年挣到钱都不知道,但是真正把这个产品做领先了,真正做好了,发现挣钱的时间来比我们想象得来得早。但是我们国内的很多企业,它的商业逻辑是反的,它首先想的是要挣多少钱。”
智能 解决方案BU规划的面向智能网联 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最传统的智能网联,怎么把车与云、车与车、车与物、车与周边连起来;第二是智能驾驶;第三是智能座舱;第四是智能电动;第五是提供一系列帮助车企研发创新及支持出行服务的云服务。
华为欲打造一个CC架构(分布式以太网络+三个域控制器),有别于传统的E/E架构(总线+分散控制),主要用的就是华为的增量部件。
徐直军强调:“传统架构就不可能走向智能网联 ,因为未来的智能网自动网联 配上我们的MDC智能驾驶平台,每一个车就是一个数据中心,未来每一台车上的算力是非常大的。”
另外,徐直军在22日的演讲中首次透露华为会利用自己的5G技术来开发毫米波雷达,实现全天候的成像,也会利用他们的光电子技术开发激光雷达,解决激光雷达面临的成本问题与性能问题。
这个消息当天在国内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但却引起了嗅觉敏锐的几家外媒的强烈关注。
“要真正走向自动驾驶,我们要在车上配好多个激光雷达,要配好多个毫米波雷达,要配好多个摄像头,事实上就是车的360度你都要能够感知到。要不就是用激光雷达,要不就是用毫米波雷达,要不就用摄像头,要不就用超声波……反正你要感知你的360度。”
徐直军说,华为在光电技术上的优势是全球独一无二的,如果不用来造光电雷达,简直天理难容。
“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彻底的无人驾驶,但是在走向终极目标的过程中,它是可以创造价值的。目前特斯拉已经在给大家创造价值了。”徐直军说道。
被问到华为进行到了哪一步时,徐直军自信满满地说:“特斯拉现在能做到的,我们都能做到。”
那华为在帮助中国 品牌往高端上走能做些什么呢?徐直军表示,中国现在的挑战就是国产车里面没有高端品牌,没有高端品牌就没有溢价,没有溢价就没有持续的研发投入。华为加入后,我们会跟一些合作伙伴在高端车上去挑战。
但徐直军也给自己留有余地:“要看造化。”
来源: 虎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