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客户端12月10日电(付玉梅)日前,据媒体报道,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万民村境内又现共享 “坟场”:多辆报废的共享 停放在田野旁,密密麻麻地铺开,场面相当“壮观”。
中新经纬记者在采访后得知,“坟场”实际上是待拍卖的下线车。不过,在下线车处置难的背后,也折射出共享 行业的生存困境。近日,途歌被曝出名下已无财产可执行,立刻、盼达出行等平台也频被曝出资金链断裂,用户押金难退。联想共享单车的境遇,相同的故事会再次上演吗?
“坟场”实际上是待拍卖的下线车
据蓝媒视频资料画面,在万民村的田野旁的停车场上,数千辆共享 被“遗弃”在路边。不少车子出现车身锈蚀、发动机裸露、挡风玻璃破裂等不同程度的损坏。
中新经纬记者联系到万洲村附近的村民,一位村民说,这些车辆大约一年前陆续被运过来安放。“只知道这片停车场全都被租下来了,现在车辆只增不减,也不知道会被怎么处理。”
其中一家投放车辆的公司环球车享 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球车享”)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新经纬客户端采访时介绍说,万民村是公司第一代运营车辆下线后的存放点。这些下线车接近千辆,有奇瑞EQ等车型,新车价格在6万元左右。
“如今一些续航里程较低的、有较大程度磨损的车辆已不适宜继续运营,因此被存放在此。集中存放是为了便于二次处理,包括车辆评估和拍卖工作。”该负责人表示。据悉,目前这些车都没有正式进入拍卖行列中。
事实上,杭州钱塘江边也曾被拍到有多个共享 安置点。对于下线车的处置方式,上述负责人称,目前整个行业的都还属于探索期,对于处置价格和处置后的使用方向还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法。
共享 “坟场”资料图 中新社 张洋摄
风潮褪去,共享 困境凸显
从蜂拥而至到接连倒下,起初吸引投资者的是共享 巨大的市场空间。
据罗兰贝格战略咨询公司分析预测,2025年中国的分时租赁 将达到60万辆,未来中国共享出行将达到每天3700万人次,对应的市场容量高达每年3800亿元,潜在需求带来的关联市场容量有望达到1.8亿元。
而这一领域也掀起过一阵投资狂潮。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2017年,共享 以764.59亿元的融资金额成为当年获投金额最高的领域。2018年,投资者们依然聚焦有发展潜力的共享 公司进行投资,例如蚂蚁金服领投了立刻出行,大众资本和奇瑞 投资了GoFun出行。
共享 Gofun资料图 中新经纬 魏薇 摄
而如今,共享 的投资动态已越来越少见,反之是共享 运营商“爆雷”的消息不断传出。
据中新经纬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以来,许多共享 相继退出行业赛道。2017年3月,友友用车宣布公司解散;同年10月,EZZY宣布公司解散;2018年5月,麻瓜出行宣布停止服务;同年6月,中冠共享 人去楼空;今年以来,除途歌用车外,包括盼达出行、立刻出行等在内的用户押金难退问题频频被曝出。
行业分析师钟师曾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共享 的经营模式目前只是一种“种试验田”的尝试,很难看到盈利前景,不宜很多企业一哄而上做,只适合有资金实力的企业做尝试。“因为中间有许多意料不到的赔钱的‘坑’,做了才能感知到。”他说。
一名 租赁行业从业者向中新经纬记者表示:“与传统租赁行业相比,共享 在运营过程中,除了车辆保险、停车费、车辆保养维修等维护费用,还需要在用户运营、营销方面投入资金。此外,要建设运营网点,必须投入大量的车辆。而它的收入来源几乎来自于租金。可想而知,一旦车辆被闲置,企业面临的亏损压力有多大。”
互联网产业分析师丁道师表示,共享 的核心问题在于无法规模化运营。“任何互联网模式一定要用规模效应才能抵消研发成本和运营成本,而共享 不管是车辆的投放、分布密度、消费者使用频次等,都不足以成为一个规模性的产业,当下整个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丁道师说。
用户的烦恼:押金问题如何解?
除了上述问题外,与共享单车一样,共享 用户也面临退押金难等艰难处境。
以途歌为例,据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执行局确认,途歌公司名下目前已无财产可供执行,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发生了变更,而原法定代表人王利峰处于无法联系状态。
多名维权用户对目前的结果表示难以接受。广州一位市民向中新经纬记者表示,自己于6月份对途歌提起上诉,8月份收到胜诉的判决结果,但押金依然迟迟未退。“现在得知已经无线索可执行,那我的1500元押金还能怎么要回来?”
盼达出行近日也频被曝出广州地区无车可用,用户押金难退等问题。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上可以看到,其“提交申请后几个月都收不到押金”的现象普遍存在。而据多名用户反映,他们多次尝试与客服交涉,起初对方表示将“加急处理”,到后来却再也得不到回复。
据悉,共享 的押金在1000到2000元不等,对大多数用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此外,上述 租赁业内人士表示,除押金问题外,在使用体验方面,共享 目前的用户渗透率并不高。咨询公司君迪发布的《2019年中国消费者共享 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对共享 领域的分时租赁服务处于“尝试期”,品牌忠诚度较低。
一名共享 资深用户告诉中新经纬记者:“很多车位仅是理论上可用,事实上很多车位经常被私家车占据,导致本来就稀缺的资源进一步紧张,而这个问题,目前通过共享 的产品机制很难解决,从归还车这一点,共享 给人的使用体验就很差。”
(来源: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