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学者研究:新冠病毒或向流感样演变 初期症状更隐蔽

业界
2020
03/06
09:58
南方都市报
分享
评论

当地时间3月2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学者在预印网站SSRN发表论文称,通过回顾两组不同时期确诊的患者入院时的临床症状发现,新冠肺炎患者入院临床症状正在发生改变,总体来说变得更加隐蔽,“这些线索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会逐渐演变成流感样病毒”。

武汉学者研究:新冠病毒或向流感样演变 初期症状更隐蔽

近期入院患者发烧等症状明显减少

该论文题为《注意:新冠肺炎患者入院临床特征正在改变》(Cautio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VID-19 patients are changing at admission),发表在供科研人员分享科研成果的预印网站SSRN,该论文的通讯作者是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张旃。据悉,张旃也曾参与过抗击非典疫情。

该论文指出,其研究样本来自于从1月16日到1月29日间入院的89名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根据入院时间,他们被分成2组。第1组是1月16日至22日的31名患者,第2组是1月23日至1月29日的58名患者,比较了两组患者入院时临床症状的差别。

研究发现,在1月23前入院的女性偏少,只占45.2%,但1月23日后入院的女性占比达77.6%。在1月23日前入院的患者有更多全身的症状,例如发烧、疲劳、肌肉酸痛等,但1月23日后入院患者这些症状明显减少。在痰液方面,1月23日之前入院的患者中有32.3%有痰。而1月23日之后,入院时有痰患者的比例降到了6.9%。

此外,在1月23日之前入院的患者中,54.2%的患者出现淋巴细胞减少,52.4%的患者出现CD3免疫细胞减少,42.9%的患者出现CD8免疫细胞减少,75%的患者出现SAA升高,这些比例都比1月23日后入院的患者高。研究也指出,在咳嗽、恶心、腹泻和胸闷等方面的症状,两组患者则没有明显的差别。

新冠病毒“定居”鼻咽早期未能被身体识别

研究人员表示,目前的研究已发现,出现症状后不久,鼻咽中病毒载量很高。从理论上讲,鼻咽是第一个被病毒感染的器官,但通过观察发现,受感染两组患者却很少在感染的早期出现上呼吸道症状。这表明,“定居”在鼻咽中的新冠病毒未能立即被身体识别,身体免疫系统几乎无法通过打喷嚏和流鼻涕等自洁反应将其清除,因此造成新冠病毒初期症状具有隐蔽性。

该项研究对比两组不同时期入院患者临床症状还发现,最近感染患者的初始症状似乎已更加隐蔽。“所有这些都提供了线索,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可能会逐渐演变成流感样病毒,或者可能长时间潜藏在某些无症状的载体中。“

研究人员提醒,即使最近感染患者初始症状更加隐秘,但无证据表明新冠病毒的传播和致病性在传播中减弱,“由于出现了新冠病毒第三代和第四代传播甚至无症状携带者,因此迫切需要区分不同感染时期新冠肺炎患者的入院临床表现差异。”

【来源: 南方都市报】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新冠病毒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3月4日消息,据外媒报道,三星电子公司表示已经加强了筛查力度,以评估其半导体暨装置解决方案事业部(Device Solutions)的员工是否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业界
3月3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对于那些提供叫车和递送服务的所谓“零工经济”从业者来说, 他们属于独立承包商,没有太多保护措施,因此正面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扩散的威胁。
业界
新冠病毒在全球传播,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也受到了影响。
业界
2月26日消息 据外媒报道,苹果向计划于周三参加年度股东大会的与会者发布警告称将在冠状病毒持续爆发期间采取额外的健康和安全预防措施。
业界
近日,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传染病学》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刊发社论,提出疫情正在测试世界卫生系统,并表示已有科学家提出潜在治疗方法,但疫苗研发仍处起步阶段。
业界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