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人工智能大赛,经过初赛和复赛的火热对决,即将进入紧张刺激的决赛阶段。截至11月12日24:00,第四届全国人工智能大赛复赛晋级决赛名单已完成公示,三大赛道共计25支团队成功晋级决赛。
突破边界技术为先 晋级决赛名单揭晓
2023年第四届全国人工智能大赛的三大赛道“AI+无线通信”、“AI+视觉特征编码”、“AI+视频质量评价”在不同赛程阶段均设置不同的赛题任务,参赛选手需构建具有创新思路、技术先进与广泛应用能力的算法模型,并在决赛答辩时形成解决方案。
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角逐,第四届全国人工智能大赛复赛圆满结束。根据大赛规则,经过客观与主观双重评审,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竞赛委员会严格把关、认真审核,最终确定了大赛三个赛道的晋级决赛名单。其中,“AI+无线通信”赛道共计9支团队晋级决赛,“AI+视觉特征编码”赛道共计10支团队晋级决赛,“AI+视频质量评价”赛道共计6支团队晋级决赛。现将复赛晋级决赛名单公布如下:
赛道一:“AI+无线通信”晋级决赛名单
赛道二:“AI+视觉特征编码”晋级决赛名单
赛道三:“AI+视频质量评价”晋级决赛名单
智算中心表现出色 复赛任务挑战硬核
此外,复赛三大赛道赛题任务极具创新与挑战,选手们通过OpenI启智平台接入中国算力网智算中心进行比拼。智算中心凭借其高质量领先算力,为选手们提供了超强的计算能力和优质的评测环境,展现出了出色的表现。在智算中心强大而高效的算力支持下,参赛选手们得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复杂计算工作,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智慧和创造力。
其中,复赛“AI+无线通信”赛道针对无线通信网络开放、云化的发展趋势,面向无线基站全解耦场景,引导选手设计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无物理层反馈通信技术方案。在初赛的基础上,复赛拓展了场景的复杂度,重点考察选手方案的可行性、适应性与可扩展性。选手们所提交的参赛方案各具特色,部分优秀选手的方案获得了令人欣喜的优异性能。
相较于往届比赛,“AI+视觉特征编码”赛道复赛处理的数据对象由维度较小的图像拓展至维度更高的视频,其目标任务由相对单一的行人重识别拓展至真实复杂场景的事件检测。此外,特征由信息量较低的向量拓展至信息内容丰富的张量,对特征流式数据的压缩重建利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赛道中,选手们需要设计创新的算法和模型,以提取视频中的关键特征,并对复杂场景中的事件进行准确的检测和识别,同时需要处理包含更多时间和空间信息的视频数据,与传统的静态图像相比,视频数据更具挑战性。
“AI+视频质量评价”赛道,是全球首个面向广色域、高帧率、高比特数的4K超高清视频压缩质量评价的人工智能赛道,也是全国人工智能大赛历届以来第一次在机器视觉范畴设立的赛道,旨在让机器具备人类感知视频图像质量的能力,以提升视频压缩编码质量、传输分发质量,并保障视听媒体用户体验。复赛赛题基于鹏城实验室构建的大规模超高清视频压缩损伤数据库,视频格式为3840x2160分辨率、50fps帧率、BT2020色域、YUV422色度格式、10比特量化、每段视频10秒长,对参赛选手具有较大挑战性。同时,增加了XAVC、ProResHQ、JPEG2000等高码率的压缩编码类型,多元化的失真类型对质量评价模型的泛化能力具有一定挑战。复赛评判标准也在初赛的基础上增加了可用率指标UR,用于判断所预测结果是否“可用”,对于评价模型要求具备更高的准确性。
智慧角逐创新巅峰 决赛即将蓄力开战
接下来,成功晋级决赛的团队,将面临的不仅是AI智慧的比拼,更是创造力与心态的角逐。根据决赛规则,决赛阶段选手须进行现场训练推理,最终成绩由客观成绩和答辩专家评审成绩组成,按照最终成绩进行排名并颁奖。决赛具体赛程信息,敬请关注大赛官网,同时,可在赛题页面获取赛题任务、数据说明、提交要求等详细信息。
第四届全国人工智能大赛决赛即将激战上演,参赛选手们将奋发谋战、蓄力创新,展开一场以追求“AI革新”为目标的竞逐比拼,期待选手们在赛场上展现出超凡的智慧与实力,为人工智能领域进步和发展贡献力量,为推动AI技术突破和行业应用带来更多新的可能性。更多赛事最新资讯与精彩内容,可搜索大赛官网或公众号「全国人工智能大赛」进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