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捷通24年财报浅谈:一直在“击球区”,等一声“哨响”

互联网
2025
04/01
15:35
分享
评论

别家还在讨论SaaS寒冬何时过去,畅捷通已率先步入春天。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4年畅捷通扣非净利润转正+现金流大幅改善,小微财税SaaS商业模式盈利可持续性得到验证。

跨过盈利的拐点,往后尽春色

报告期内,畅捷通实现净利润3346万元,同比增长111%。经营性现金净流入9130万元,对比上年净流出4205万元现金流显著改善。

为什么大家如此关心breakeven point?因为它关系着商业模式的证实或者证伪。对于小微企业SaaS尤其如此,很多人觉得小微企业的LTV(客户终身价值)覆盖不了CAC(客户获取成本),畅捷通打破了小微企业SaaS盈利难的魔咒。

如同大家理想中的SaaS模型一样,用户规模突破临界点后,前期研发形成的成熟产品矩阵驱动规模效应释放,持续推动降本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畅捷通依靠极高的经营效率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和转化,率先走到了这一步。如在报告期内,畅捷通运用低/零代码能力,推出“行业化营销—行业化体验—行业化交付”的运营过程提升客户转化率,不断提升标准化产品的灵活扩展能力,提高交付质量和交付效率等。

最近在看一本旧书《Salesforce传奇》,恰好这本书的序是王文京写的。王总写的一段话很有道理:“任何商业模式或范式的进化,尽管形态万千,但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客户与用户价值的增加、厂商与产业效率的提升、社会价值的增多。”或许正是因为直击本源,畅捷通才能率先把模式跑通,从CRM到SaaS对用户而言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由买到租的转变,而是SaaS模式给用户带来了新的价值,比如能够依据组织的扩张/缩减按需使用应用服务。从这个角度看,增长性十足的小微企业恰恰是最需要SaaS的。

港股财税SaaS企业盈利分化

畅捷通24年的业绩表现领先行业,对比之下很多SaaS企业的盈利仍遥遥无期。这里和金蝶做个对比,金蝶也快走到了盈利的边缘,此前管理层曾预计将在25年实现盈利。

和金蝶做个对比。

收入:畅捷通收入增长较快,总营收24年同比增长20%,云订阅24年同比增长34%;金蝶总营收24年同比增长10.2%,云业务同比增长13.4%;

云收入占比:24年金蝶云服务收入占比81.6%,畅捷通早在21年云服务收入占比就达到了86%,近年还在持续攀升,因为占比已经非常高了,所以2022年开始就换了口径,改提更加细分的云订阅收入。2022H1公司云订阅收入占比为53%,2024年已大幅提升至近70%。

净利:畅捷通净利润3346万元,同比增长111%,扣非净利润转正,同比改善9802万元;金蝶归属母公司股东净亏损1.42亿。

小微用户数:畅捷通累计云付费用户77.5万;金蝶披露的云星辰+精斗云是43.5万;

毛利率:畅捷通毛利率72%,金蝶65.1%。

显著低估

畅捷通当前PS仅为2.3X,金蝶国际PS为6.8X,税友股份的PS为9.4X,美股Intuit的PS为11.7X,截至2024年6月,港股SaaS板块平均市销率约为4.2X。畅捷通的估值属于一眼低估的地步。

此外,畅捷通本身现金资产占比不低,根据2024年年报,总资产16.95亿元,其中现金资产12.59亿元,总负债7.91亿元,其中大部分都是应属账款。从市值中1:1扣除掉现金资产的部分,剩余部分对应业务的估值更是低得惊人。

不过港股这样明显低估的例子不在少数,此前预私有化,市值比不上公司持有的其中一处物业的利福中国,业务接近估值远低于爱尔眼科的朝聚眼科,估值远低于安踏、李宁的361度……

可以期待畅捷通价值重估的那一天,没准是不久后,没准得等H股全流通,没准得等再发几次业绩增长的财报一鼓作气戴维斯双击……谁能预料得准呢。但作为一个安全边际爱好者,超低估+成长的畅捷通对我而言一直是在击球区里的。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