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渡科技与北京友谊医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共建临床科研数智实验室

互联网
2025
04/02
09:34
分享
评论

3月31日,“推动创新 凝聚人才 发展新质生产力”院士讲堂暨北京友谊医院医学数智创新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胡事民,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世忠,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吉训明,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严进,北京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力,以及北京友谊医院党委书记谢向辉,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澍田,北京友谊医院党委常委、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数智创新中心主任王振常等多位领导及嘉宾出席。

作为北京友谊医院战略合作伙伴,医渡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徐济铭受邀出席医学数智中心揭牌仪式并发表致辞。

会上,医渡科技与北京友谊医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共建“临床科研数智实验室”。此次合作聚焦大模型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 应用,致力于解决临床科研效率低、患者招募难、成果转化慢三大痛点,打造“数智驱动”的医疗创新标杆。

自2018年双方启动医学数据智能平台“DPAP”首次战略合作以来,医渡科技与北京友谊医院始终以“数据驱动医学创新”为目标,逐步深化合作:从搭建患者随访平台、构建结直肠癌专病数据库,到2022年建成全院级新一代数据中心“YiduEywa”,再到今年完成科研平台向全病种、智能化升级,双方在临床科研数字化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此次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标志着合作迈入“数智融合”新阶段,旨在通过大模型技术重塑临床科研全流程,推动医学研究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与智能双轮驱动。

根据协议,双方将以“临床科研数智实验室”为载体,依托医渡科技在医疗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研发及疾病研究领域的经验,结合北京友谊医院的临床资源与科研需求,构建三大核心体系:

1. 全院级科研数据平台:夯实科研基石

整合医院多源医疗数据,搭建覆盖全病种、全流程的科研数据平台,实现患者诊疗数据的标准化汇聚与治理。该平台将作为专科专病研究的基础设施,为科研项目提供高质量、可追溯的数据支撑,助力医院从“数据沉淀”向“数据价值挖掘”升级。

2.超级科研助手:整体研究周期从半年到1个月,缩短超80%

灵感激发:通过AI大模型快速生成文献矩阵与差异对比分析报告,辅助医生定位科研突破点;

项目提速:支持自然语言交互式患者纳排、长文本结构化处理、数据自助治理及智能统计分析,显著缩短研究周期;

成果加速:基于研究进展自动提取关键内容,一键生成论文大纲与初稿框架,推动高质量学术产出。

3.精准患者招募:效率提升20%,成本降70%

患者智能招募:运用大模型解析患者病历,精准匹配临床试验入组标准,智能引导患者补充纳排判断所需信息,提升招募效率;

受试者全程护航:通过AI优化医患沟通,增强患者依从性,降低试验脱落率;

风险实时预警:自动关联分析受试者检验检查、用药记录等多维度数据,智能监测不良事件并及时预警。

此外双方还将共同探索“医企联动”的创新孵化路径,通过数据赋能、技术协同与人才资源整合,打造“医院主导创新、企业加速落地”的成果转化新模式,构建医疗机构引领产业创新的示范样板。

徐济铭强调:“医疗大模型的价值不在于替代医生,而在于理解医者智慧、放大医者价值。我们始终秉持‘医生主导、AI赋能’的原则,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临床科研的‘灵感催化剂’、‘效率引擎’和‘转化桥梁’。”

未来,医渡科技期待能与北京友谊医院通过战略协作构建“数据驱动、智能协同”的新生态,共同建设覆盖“基础研究-临床试验-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联合体,以大模型技术推动精准医疗,为医院智能化转型提供可复制的“友谊-医渡范式”。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