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驱动智能建造新未来:解码中建海龙三围学校项目实践

互联网
2025
04/11
17:39
分享
评论

在深圳宝安航城街道,一座现代化学校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拔地而起。由深圳市宝安区建筑工务署主导建设,中海建筑有限公司(简称“中海建筑”)作为EPC总承包单位,携手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建海龙”)打造的三围学校项目,从项目启动到落成,仅用6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建造工程任务。这不仅是建筑行业的效率革命,更标志着中国智能建造技术已迈入世界领先行列。

图片1.jpg

三围学校项目采用中建海龙原创研发的混凝土模块化建筑技术,构建MiC+框架结构及多种预制构件组合体系,预制梁处采用MT双螺套技术实现预制梁与箱体的精准连接,现场采用灌浆套筒连接技术完成快速拼装。这种建造模式使现场施工周期缩短50%,283个标准化模块在智慧工厂完成90%的工序,制造精度达毫米级,实现了"像造 一样建房子"的工业化突破。

在机电系统集成方面,项目应用中建海龙原创的MiMEP机电模块化技术,通过BIM正向设计将机电管线预集成到模块中。该技术成功破解传统施工中机电管线"打架"难题,使设计效率和管线安装效率得到提升。工厂预制阶段即完成水电安装、装修等工序,施工现场仅需"即插即用"式连接,大幅降低交叉作业风险。

项目从设计阶段便建立全专业BIM协同平台,将建筑拆解为283个功能模块进行数字化预拼装。通过C-SMART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对现场人、机、物料、环境、进度、安全、质量等多方面进行数字化管理,提升了项目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此外,三围学校还应用了绿色建造技术,促进了绿色理念与建筑工程的有机融合。学校装饰墙裙采用装饰一体化高密度水泥纤维板,100%无石棉、无甲醛、无辐射;涂料墙面天花采用环保高效的机矿物内墙白色涂料,防霉抗碱、防水性优异。经权威机构检测,校园室内空气检测各项数据均合格,达到了建成即使用的标准。

作为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典范,三围学校项目不仅重新定义了"深圳速度",更开辟了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随着中建海龙持续深化科技创新,其构建的"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慧施工、绿色运维"全产业链体系,必将为城市建设注入更多科技动能,推动中国建造向中国智造的历史性跨越。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