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首届高等院校数智工科人才培养暨产教融合发展大会在长沙举行。大会以“AI赋能 智创未来”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本科院校、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以及媒体等1000余位嘉宾共聚长沙,共探人工智能驱动下新工科教育数智化转型的创新实践,共享产教协同育人新成果,校企聚力构建数智工科教育新生态。会上,新道科技与中国农业大学、无锡职业技术学院、邵阳学院等多家院校正式开启战略合作。
AI赋能 构建数智工科人才培养新范式
近年来,湖南高校在数智工科和产教融合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数智工科人才培养正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仍有许多难题亟待深入研讨交流。致辞中,兰勇就培养数智工科人才、推进产教融合提出几点意见:要创新理念,加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突出特色,加快产学研用 融合;要互学互鉴,促进优秀经验交流共享。他表示,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能及时总结经验、凝聚智慧、汇聚资源,携手推动数智工科教育和产教融合迈向新高度,为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兰勇致辞
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卫东在致辞中表示,进一步强化数字工科人才培养,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培养一支既懂技术又善管理的专业复合型人才队伍,对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指出,要聚焦产业需求,强化学科建设;深化“双进双转”,推动协同创新;强化政策协同,优化发展生态。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持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产教融合工作的支持力度,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示范企业与高校的 合作,也将联合教育、人事、科技等部门,进一步优化人才评价的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经济体制的改革。刘卫东表示,希望能以大会为契机,构建数智工科教育新生态,探索优化数智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更多有工程素养和数智能力的新工科人才。
刘卫东致辞
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武汉理工大学校长,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会长杨宗凯在会上致辞。他提出,教育已经步入大模型智能阶段,要以大模型充分赋能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创新大学的办学模式、育人方式、管理体制、评价方式和保障机制。杨宗凯指出,构建连接、开放、共享、个性化、以能力为重的新大学是每一所大学要开展的创新和实践,要利用人工智能,形成未来学校、未来课堂、未来教师、未来学习中心,重构教育生态。
杨宗凯在致辞中分享了办好高质量教育,培养数智人才的三个重点:
强化理念革新,构建人才培养新格局。要做好顶层设计,推进结构性变化,组织、流程和管理体制、评价方式再造,建设数智时代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
以人为本,创新人才培养标准。要重新定义人才培养目标,打造知识为基、价值为先、能力为重的教育。
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打造更加开放、无边界的教育,重新定义大学。
杨宗凯提到,本次大会面向教育强国建设,培育新质生产力,聚焦AI赋能、智创未来,正是对教育所需的精准回应。相信通过与会专家的思想汇聚,定能产生人才培养的新观点,启发数智融合新范式,助力通过人工智能改变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学校的管、教育的评,创造教育新生态,推动教育深刻变革和转型。
杨宗凯致辞
2024年,中心与用友、新道科技开展战略合作,联合开展企业数智化技术与应用人才培养专项行动,开发行业人才培养标准和课程,共建企业数智化产教融合培训站点和实践中心,形成了“标准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生态闭环。他表示,希望通过本次大会的交流和探讨,将以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为引领,驱动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以教育新基建为战略支点,构筑院校数智化转型全维度推进格局;以前沿教育科技为创新引擎,开辟人才培养模式迭代升级与范式重构新路径。
郝志强致辞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强兵在致辞中表示,自2011年成立起,新道科技已联合全国院校共建超10000个实践教学基地、500所数智产业学院,联合培养学生超780万人。在新工科领域,新道科技依托用友丰富产业实践以及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为院校提供工业互联网、工业软件开发、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安全、智能制造等专业领域的数智化人才培养综合解决方案。目前,新道科技已经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千余所院校在数智工科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他提到,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产教融合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希望通过大会能对以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更多思路,让教育、院校、人才都能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
陈强兵致辞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浙江国际创新设计与智造研究院院长顾佩华聚焦“AI时代新工科教育的转型与创新”进行演讲。他指出,工程教育系统面对科技拐点,需要主动转型,培养AI时代的工程创新人才,新工科教育要进行再深化与再创新。随后,他详细介绍了新工科适应性融合创新模式的核心理念与培养模式,并以天津大学智能制造中心为例分享了未来技术与创新工场系统的运行模式和建设方案。顾佩华指出,AI时代产教融合仍需要加强政府、企业与高校间的协调沟通,构建健全的合作机制、资源利用和利益共享模式,同时不断优化产业人才需求与学校的培养体系。新工科再深化和再拓展需要建设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毕业目标为导向的培养体系,关注学生培养全过程,并务必保证学生的合理毕业目标。
顾佩华分享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耿兆强以“产教筑基新工科 数智赋能向未来”为题作演讲。他表示,数智企业是中国企业新航向,人工智能时代的产业将在技术环境、产业环境、要素环境三个方面发生变化。当前,智改数转成为中国教育新常态,数智工科人才就是新质人才,需要硬科技、高复合、善创新。耿兆强介绍,新道科技基于用友丰富产业案例和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运用科技构建产教融合,通过产业态势感知平台,产业链认知平台,企业认知实践平台,真实行业、千亿数据,工科专业创新平台,跨专业综合实践平台,能力训练平台,数智科研平台,智能教学中台,产教融合大脑与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构建高质量新工科教育体系。同时,新道科技积极推动以AI创变教学模式、使能产教融合,以数智产融基地为场域、重塑实体空间,并联合政行企校共建工科新生态。
耿兆强分享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与教学方法创新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兼高等教育分会会长王泉以“以数据洞察先机以智慧赋能教育”为题进行演讲。他表示,面对时代要求,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在学生目标与能力要求、知识体系、教学方式、教育治理的模式、评价方式、全方位数字化转型方面推动变革,在一流人才培养的质量文化、教育基本功方面保持不变。王泉提出,高校要以数据洞察先机,以智慧赋能教育,通过建设以数据为核心的(智能)决策分析体系、重视人工智能的赋能(AI中台orAI工具)、应对AI带来的风险等举措重塑教育环境,变革教育模式。他强调,高校要积极拥抱数智化时代教育发展新趋势,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应用。
王泉分享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人才工作组副主席任磊聚焦“数智赋能:培养工业互联网创新人才 探索产教融合创新范式”进行演讲。他表示,工业互联网是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重要途径,工业互联网新型人才培养亟需探索建设工业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随后,他详细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互联网》课程教学大纲,分享了高校工业互联网课程体系设计和高校工业互联网课程教材规划构想。任磊介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新道科技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探索工业互联网新型复合型人才产学合作培养模式。未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继续打造国家工业互联网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
任磊分享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吴亮红聚焦“耦合产业集群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湖南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作分享。他表示,随着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智能制造新场景、新方案、新模式不断涌现,人员结构从劳动密集向智力密集、技术密集转型。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紧跟产业变化,动态调整专业设置;顺应产业转型,优化专业集群结构;改造升级专业,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双元融合,搭建协同育人平台;数字赋能教学,提升数智人才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对岗精准培养方面积极推动专业优化与培养模式创新。在育人成效上,实现了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数字化生态进一步丰富,学校影响力不断提升。
吴亮红分享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助理总裁卢兴民在会上作 “DeepSeek带来的教育变革影响及实践”的分享。他表示,人类的知识学习不仅仅是记忆事实,还包括对信息的深刻理解、应用和创新能力,这一点是大模型当前所难以替代。卢兴民提出,基于教育领域通用智能体的思考,要通过MCP(Model Context Protocol)概念和大模型智能体,探索重构教育数字化之路。他介绍,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IT产品交互升级,新道科技打造端到端AI应用:AI智能测评,并通过新道大模型科研训推一体化平台针对模型的全生命周期的使用提供了完整的、全流程的解决方案。同时,新道科技研发学科大模型建设平台实现全流程管理,高效易用,具有量身定制的调优能力和强大的模型管理能力。
卢兴民分享
深化产教融合 推进教育数智化
会议期间,新道科技与多家院校举行产教融合战略签约仪式。校企将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教育数智化,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
聚产融教 培养数智工科人才
4月11日下午,聚产融教 数智赋能: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复合型人才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机械产业链人才培养三个分论坛同时举行。来自湖南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许昌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和用友网络、新道科技的多位嘉宾进行分享。
软硬一体 推动数智工科建设
大会同期,新道科技展览展示了软硬一体的数智工科教学产品和综合解决方案。
大会展览
大会通过优秀院校领导和专家、产业嘉宾的案例为持续推进教育教学变革,构建产教协同的数智工科新生态提供了新模式和新方法。同时通过前沿的数智工科教学产品与方案展示、领先智能制造企业实地参访,展示了人工智能时代院校推进数智化转型的探索与实践,为以人工智能推进教育数智化、推动数智工科建设、培养高素质数智人才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未来,新道科技将持续基于用友丰富产业资源和强大技术优势,以“产业真需求”为纲、以“用友真案例”为目,与高校携手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新工科专业人才。
大会现场
本次大会由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国自动化学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指导,长沙理工大学、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数智教育创新应用分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数字产业与就业工作委员会、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长沙分部、湖南省人工智能学会、湖南工程机械产业学院联盟、软件和信息服务(数字技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工业智联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