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天机4.0实现四代量子计算跨越,英伟达/微美全息筑牢生态根基赋能量子产业

互联网
2025
05/12
13:50
分享
评论

据悉,近日,中国第四代自主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本源天机4.0”推出,标志着我国量子计算产业已具备可复制、可迭代的工程化生产能力,为百比特级量子计算机量产奠定了产业化基础。

“本源天机4.0”正式发布

据本源量子团队介绍,通过完全自主研发的系列底层软硬件架构,可进一步增强了对量子芯片的高效控制与精准读取,大幅缩短量子计算机的研发与交付时间。

1747014412670132.jpg 

除此之外,“本源天机4.0”还额外搭载四大核心软件——量子计算测控系统服务端管理软件Naga&Venus、超导量子比特底层操控服务软件Monster、全界面量子芯片调控分析应用软件Visage以及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连接软件Storm,将改写超导量子芯片调试的传统模式。

量子计算进展频频

无独有偶,近日,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超导电路中的石英耦合器实现了强非线性光物质耦合,展现了量子计算领域的重大进展。

该团队表示,这一突破利用一种新型装置增强了量子比特与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望实现前所未有的量子运算和读出速度——比以往方法快 10 倍,增强的耦合强度对于克服量子计算目前的局限性至关重要,为实现能够进行可靠大规模计算的容错系统铺平了道路。

1747014449873066.jpg 

如今,量子计算成为大国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量子计算,被誉为下一代计算技术的革命,它利用量子力学特有的叠加态和纠缠态,理论上可以在几秒内完成传统超级计算机需要数千年才能解决的问题。

业内人士进一步表明,量子计算有可能彻底改变材料科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或模拟复杂材料、或加速机器学习模型,使其远远超出当今的能力。并且,量子计算相关研究正成为科技巨头和投资者寻找下一个能与人工智能热潮匹敌的技术焦点。

前不久,举行的GTC技术峰会的“量子日”活动上,芯片巨头英伟达也在押注量子技术,CEO黄仁勋谈到,将在波士顿设立一个加速量子研究中心,并计划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以及Quantinuum等量子公司合作。

1747014573725647.jpg 

微美全息筑牢根基,赋能量子产业融合

诚然,量子计算正在成为全球竞逐的下一个技术制高点,公开资料显示,量子科技企业微美全息,近些年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在量子科技领域构建了坚实的研发和产业化基础,同时展开探索商业化途径,有望推动量子技术与多领域 融合。

当前,微美全息成立“微意识量子学研究中心”,聚焦量子计算、通信及精密测量等向应用转化。通过该中心,微美全息开发了基于FPGA的数字量子协处理器,突破传统量子硬件的局限性,同时探索AI算法与量子纠错技术的双向赋能,整合量子计算与AI算力网络,构建“AI+量子+创新”生态圈,加速筑牢量子产业根基,更以跨领域融合加速新质生产力释放。

结尾

眼下,量子技术的神秘面纱正在被揭开。而在全球量子科技竞争中,相关专家表示,中国在相关领域也在不断取得进展,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填补了量子领域关键技术空白, 赋能金融、生物医药、流体动力学等领域。不过,当前量子计算的硬件水平尚无法在具有实用价值的问题上体现量子优势,因此距离大规模商用还有些距离。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