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融合创新创业大赛今年正式升级为“创客中国”时空信息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北斗+”融合创新创业大赛由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于2017年推出,是首个以“北斗+”为主题的双创赛事,本次升级为“国赛”全面提升赛事权威性、专业性、影响力,入选项目将获得更多政策资源、更多展示机会、更多资本关注。
第十届"创客中国"时空信息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主办,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承办,以"数智时空,筑梦未来"为主题,旨在促进时空信息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
参赛领域涵盖北斗导航、遥感观测、地理信息、商业航天、卫星通信、低空经济、跨领域与行业融合等七大领域,加速时空信息核心产业与新兴领域的融合发展,助力时空信息及相关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目前,大赛已正式启动,面向全国中小企业、创客团队、科研院校等招募创新项目,7月10日报名截止,8月下旬将在北京举办决赛。获奖项目将根据“创客中国”大赛组委会推荐优质项目数量指标,按专题赛决赛名次推荐获奖项目入围“创客中国”全国企业组500强、创业组300强。
各创新创业团队企业可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获取报名方式、参赛指南及赛事动态等详细信息。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承办单位:中关村空间信息产业技术联盟
参赛领域
1. 北斗导航领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包括且不限于芯片设计、定位算法、终端集成、导航与位置服务、短报文通信、北斗授时、北斗搜救、融合定位、导航增强、综合PNT等;北斗导航领域各类应用场景创新;“北斗+”、“+北斗”行业融合解决方案和创新应用等。
2. 遥感领域
遥感数据获取、处理与应用的技术升级和智能化发展,遥感应用的商业化。包括且不限于星座建设、卫星载荷、多源数据融合、遥感解译算法、遥感系统平台、遥感数据服务等;遥感领域各类应用场景创新;“遥感+” 行业融合解决方案和服务模式等。
3. 地理信息领域
地理信息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AI的融合发展,时空信息服务的延伸与拓展。包括且不限于实景三维、倾斜摄影、BIM、CIM、时空大数据、时空信息平台、数字孪生、元宇宙、测绘新技术等;地理信息领域各类应用场景创新;“GIS+”行业融合解决方案等。
4. 商业航天领域
航天技术商业化应用、重大工程配套、商业航天可持续发展领域与时空信息相关的产品、技术、业务和服务;商业航天领域各类时空信息应用场景创新和解决方案等。
5. 卫星通信领域
卫星通信技术及应用、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中与时空信息相关的产品、技术、业务和服务;卫星通信领域各类时空信息应用场景创新和解决方案等。
6. 低空经济领域
低空经济领域与时空信息相关的产品、技术、业务和服务;低空经济领域各类时空信息应用场景创新和解决方案等。
7. 跨领域与行业融合
上述领域的跨领域融合应用、技术研发、数据共享、生态建设、应用场景创新和商业模式探索等。
参赛对象及规则
(一)企业组
1.在中国境内注册,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中小微企业;
2.参赛项目已进入市场,具有良好发展潜力;
3.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产权纠纷,参赛项目知识产权须隶属于报名企业;
4.企业无严重失信记录。
(二)创业组
1.包括初创企业或创客团队:
(1)初创企业:注册时间不满2年的中小微企业(工商注册日期在 2023年1月1日(含)之后注册);
(2)创客团队:遵纪守法的创业团队、个人、高校、科研院所团队,同一人员不得作为多个团队核心成员参赛。其中获奖证书中体现团队核心成员数量原则上不超过7人。
2.参赛项目的创意、产品、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归属初创企业或创客团队核心成员,与其他单位或个人无知识产权纠纷;
3.初创企业存在严重失信记录、创客团队成员被列为失信名单的不得参赛。
(三)其他要求
同一企业的同一项目或相似项目不可重复报名参加区域赛、专题赛、境外区域赛,近三年入围全国企业组500强或创客组100强的项目不得参赛。各参赛项目要增强保密意识,严格项目信息公开审查。对剽窃他人创新成果,以及使用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奖项的参赛者,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时间安排
报名阶段:即日起至7月10日
线上初评:7月中旬
复赛路演:8月上旬
决赛颁奖:8月下旬
[若遇时间调整以大赛组委会公布时间为准]
奖项设置
企业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优胜奖7名。
创业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