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居家养老成为常态,移远通信跌倒雷达如何无感守护 "银发族"

互联网
2025
05/28
15:19
分享
评论

近日,在央视热播剧《蛮好的人生》中有这样一幕:胡曼黎的父亲因突发脑溢血不慎跌倒,家中安装的毫米波雷达设备迅速触发警报系统,成功避免了一场悲剧。这一情节,让毫米波雷达在养老场景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2025年5月27日,全球领先的物联网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移远通信宣布,正式发布其跌倒检测毫米波雷达RD6000CC。该产品采用先进的60GHz毫米波雷达技术,通过捕捉人体姿态的细微变化,实现非接触式跌倒检测,为智慧养老行业带来了全新突破,助力开启非接触式安全监护新时代。目前,该产品已步入小批量生产阶段。

移远通信COO张栋表示:"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的今天,借助智能化手段为养老安全与健康监护提供有力辅助,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在此背景下,毫米波雷达RD6000CC的问世,打破了传统监测模式的局限,通过精准识别跌倒姿态,为居家养老的‘银发族'打造了一张隐形的安全防护网。这不仅为医疗设备厂商和智慧养老解决方案商带来了更具创新性的感知方案,更为构建高效、人性化的智慧健康生态,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技术革新,破解传统养老困局

在居家养老成为主流趋势的当下,传统养老模式暴露出了诸多痛点,如隐私保护难、成本居高不下、监测不准确等。移远通信推出的跌倒检测毫米波雷达,恰似一场"及时雨",将这些难题轻松"拿下"。

从监测方式上看,与使用传统穿戴式设备监测不同,采用毫米波技术进行跌倒监测,无需老人佩戴任何设备,既消除了因忘记佩戴、设备损坏等导致的监测失效风险,还不用担心隐私被 "窥探",让老人居家生活更自在。

针对传统养老模式中成本高昂的问题,移远通信与毫米波芯片公司岸达科技携手,共同研发了点云算法,并采用"二发二收"天线布局的创新设计,有效减少了通道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传统毫米波跌倒检测产品价格高昂的痛点,为推动跌倒雷达走进更多家庭创造了条件。

此外,为提高跌倒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移远通信与上海点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展开合作,构建了跌倒检测二次确认机制。通过这一机制,系统能够对初步检测到的跌倒情况进行再次核实,从而大幅减少误报情况的发生,提升相关管理机构的整体服务管理水平。

精准监测,筑牢安全防护体系

采用毫米波雷达技术的检测设备,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 "隐形保镖",通过捕捉人体姿态的细微变化,智能判断跌倒动作,精准分辨是真的 "跌倒昏迷",还是普通的 "弯腰捡物",24小时不间断、悄无声息地守护老人安全。

当检测到老人跌倒/坠床时,系统会自动启用语音提示进行二次确认,一旦确认,系统就像个 "小广播",立即将报警信息同步推送至子女手机、养老平台以及120急救,形成"家庭-社区-医院"三级响应体系,全方位保障老人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经测试对比,RD6000CC的报警距离超出市场同规格产品33%,这意味着,其"守护半径"更大,能在更大空间里,第一时间发现老人跌倒/坠床。同时,RD6000CC还集成网关功能,可无缝接入多功能跌倒检测子机、SOS按钮、人体活动监测仪、门磁感应仪、烟雾报警器、燃气报警器、溢水报警器及睡眠检测带等产品,实现多方位全屋智能看护。

在产品性能方面,移远通信严格把控生产流程,采用高精度生产和标定工艺,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凭借出色的表现,目前,RD6000CC已在多家养老机构和智能家居企业 "大显身手",为相关行业在保障老人安全、守护用户健康方面,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深化布局,开拓全球康养市场

在全球老龄化浪潮加速涌动的当下,康养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毫米波雷达凭借其非接触、高精度监测等"超能力",在跌倒、坠床、睡眠辅助检测等场景,展现出了巨大潜力。

接下来,移远通信将在毫米波雷达技术的智能感知创新持续深耕,专注于非接触式高精度人体行为监测领域,并将在2026年推出4D毫米波跌倒检测雷达,进一步优化点云数量,全方位提升产品的性能与可靠性。

在不断强化技术实力的同时,移远通信还将充分发挥自身在技术积累和市场布局方面的优势,积极拓展海外康养市场,将先进的跌倒检测技术推向全球,助力构建零干扰、高可靠的主动式安全看护体系,为独居老人、术后康复等场景提供全天候隐私守护与生命安全保障。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