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瑞人才张建国:人力资源管理者要以经营者思维为企业“创造利润”

互联网
2025
07/15
10:52
分享
评论

在国企改革持续深化的当下,人力资源管理者正面临全新挑战与机遇:一方面,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资源减少,国央企需要更多元的用工模式来解决业务波动下的用工需求;另一方面,随着业务场景日趋复杂,以及频发的劳动争议和舆情风险,又对多元化用工模式的合规性提出更高要求。如何破解合规难题、优化用工结构、实现数字化跃迁,已成为国央企人力资源管理者亟需突破的瓶颈。

7月11日,由蜀道集团、人瑞人才、成都人才集团共同举办的“人才力量 瑞智领航”国央企劳动用工合规管理研讨会在成都举行。本次研讨会以“国央企劳动用 工合规管理”为主题,旨在为西南地区国央企搭建一个经验共享、智慧碰撞的平台,现场吸引了近百位国央企负责人参与,并聚焦多元用工、数字化转型、组织激活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人瑞人才创始人兼CEO张建国在活动现场分享中表示,多元化、数字化、生态化是当前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实现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需要一整套成熟的方法论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以经营者思维思考问题,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成为非常重要的为公司创造利润的部门,而非只是解决人工成本问题的部门。

当前国央企人力资源面临共性挑战

“当前,企业都面临一个共性问题,即如何在新的法律法规下实现合规。对人力资源部门而言,如何从法律法规层面上进行理解,如何寻求更好的管理方法,成为近两年非常重要课题。”张建国表示。

据了解,2008年是派遣模式的“分水岭”,由于国家规定至少要采取派遣模式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大量派遣服务模式从彼时开始陆续成立人力资源服务公司。2012年,国家又对派遣模式增加了“三性”要求,即辅助性、临时性、可替代性,对派遣模式的相关要求进一步提升。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比如,“三性”规定劳务派遣的员工比例不能超过总量的10%,而实际操作中,很多公司实际比例远超10%。另外,很多企业对于“三性”规定并没有执行到位,比如关于辅助型岗位的定义,应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的形式充分讨论,如果这一流程缺失,将会造成一定用工风险。

与此同时,在近几年充满不确定性的经济大环境下,很多企业面临业务萎缩带来的成本控制和产业升级问题,比如如何平衡新旧产能、如何合理分配岗位、如何为蓝领工人提供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等等。

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有三个命题非常重要。一是弹性配置,二是降低成本,三是合”张建国进一步表示,这也是经济形势、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等要素发生改变后,多元化用工模式出现的大趋势。

他认为,人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也是公司成本核算里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提高能效来获取更好的利润本质上是一个管理命题,这意味着多元化用工核心同样也是一个管理命题。

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需要一整套方法论

作为中国领先的一体化人力资源服务及数字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人瑞人才基于“以客户为中心,咨询、技术、用工‘三位一体’,重构人力资源服务价值”这一服务理念,专注于国央企合规用工综合解决方案。自成立至今的15年间,人瑞人才服务的公司已达数千家,具备丰富落地经验,已形成一套从用工咨询到用工聚合平台,再到外包服务落地紧密结合的服务体系,可充分释放边界突破、灵活配置、降本增效及风险规避的整体服务价值。

张建国表示,本质上,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是一套方法论,并通过技术的手段来保证实现。例如,用工咨询方面,人瑞人才在解决方案中将岗位划分为A、B、C三类。A类岗位对公司最重要,可全部采取自有的用工方式;B类比如一些技术岗位,可以采取外包的方式。对C类而言,中级与初级岗位均可采取外包方式。

“经过这套方法论梳理后,岗位分析将更加客观、科学,显著减少受到单一领导者影响的可能性,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均得到大幅提升。”张建国指出。

与此同时,用工合规管理中,合同流、管理流、结算流、发票流“四流合一”亦是有效避免企业被判定假外包真派遣的关键作用力。

但要做到“四流合一”,就需要打通内部管理流程、寻求技术平台支持。“所以这些问题都迫使我们去思考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问题。”张建国指出。

以经营者思维,成为创造利润的部门

“人力资源的数字化转型管理与实际业务需求紧密相关。”张建国进一步表示。通过人瑞提供的人力资源数字化管理实现一体化之后,很多问题将迅速简单化,并变得可实现。

具体而言,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体系包括数据大屏、数据治理、招聘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电子档案与电子合同)、员工自助5个层面。

数据大屏:即通过BI分析,实现数据可视化、管理智能化,真正做到运营管理、经营管控可视化。同时,将散落在不同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关联,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或数据仓库,根据岗位职责配置访问权限及数据权限。

数据治理源于企业对数据的依赖,以及数据本身在业务决策、合规性、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核心作用,结合流程待办、通知预警、信息确认等手段,推动全员协同数据质量治理。

招聘管理系统:依托AI技术实现招聘全流程管理,包括AI简历解析、自动人岗匹配、精准匹配优质候选人;构建人才标签&亮点,实现人才画像立体化呈现;实现“沉淀-筛选-触达”全流程提效,打造高效精准的数字化招聘平台。

人事管理系统电子档案方面,结合业务部门对员工电子文档管理及查询的诉求,规范电子档案访问入口、权限管控等,实现电子档案应用的便捷、安全与共享;电子合同方面,基于纸质合同、存储成本高、查阅不便、代签纠纷多、员工体验差等业务痛点,实现支持合同、协议、员工手册等在线签约,效率提升零风险合规,合同自动归档分类的系统目标,降低企业签署成本。

员工自助:基于入离职线下管理,相关人事档案资料纸质管理,未实现电子化管理等业务痛点,通过流程自动化(电子合同、流程审批)提效,实现移动端自助办理优化体验,自动校验材料确保数据合规等系统目标。

“整体而言,多元化、数字化、生态化是当前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张建国指出。首先,多元化将是未来人力资源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职能工作。其次,面对数字化问题,企业可以通过人瑞提供的技术平台,更高效地推动人力资源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透明以及平台化。第三,企业不应局限于内部解决问题,更要从生态角度考虑内外合作,以便实现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以经营者思维思考问题,帮助企业提高人效。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成为非常重要的为公司创造利润的部门,而不只是解决人工成本问题的部门”张建国表示。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