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巨星传奇公告称,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星创艺(昆山)文娱有限公司与杭州宇树科技订立合作协议书。巨星传奇及宇树科技将互为全球范围内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将首先在具有陪伴功能与社交属性的四足机器狗/机器人开发及商业化领域开展合作,共同打造具有较强IP属性的消费级机器人产品。受此消息影响,巨星传奇当日开盘暴涨,盘中一度涨超36%,收盘价13.26港元,涨17.97%,总市值达114亿港元。
公告显示,此次双方合作的范围不仅涵盖巨星传奇旗下艺人资源,更会延伸至广泛的艺人以拓展IP合作机会。双方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共同合作,用IP赋能智能机器人并进行产品开发及商业化。除作为产品销售,巨星传奇将透过该合作 挖掘智能机器人在演唱会、表演秀等场景的商业化价值,从而提升公司业务竞争力。
合作逻辑:将IP的情感辐射力注入机器人交互系统
公告提到,巨星传奇将主导IP规划与AI交互设计,而宇树科技负责硬件研发。双方基因差异显著,一家IP公司为何会涉足智能机器人领域?巨星传奇回应指出,公司与宇树科技的合作,并非简单的IP授权或外观复制,双方将共同打造具有较强IP属性的消费和表演级机器人产品。IP的核心价值在于传递情感共鸣,优质的IP不仅是内容符号,更是情感载体,能够通过故事、形象或人格化设定触发用户的深层情绪连接。公司与宇树科技的合作正是基于这一逻辑——将IP的情感辐射力注入机器人交互系统。通过AI交互技术实现明星IP “人格化”,使其具备陪伴功能与社交属性,用IP的感性力量补足技术的理性边界,最终实现“工具”到“伙伴”的体验升级。
在合作模式上,巨星传奇称,集团将负责合作产品核心的IP规划、设计、AI交互,并将主导全球化营销策略等。而宇树科技将负责合作产品的技术、硬件研发及生产、相关应用程式的研发等。双方将共同负责合作产品的推广与渠道销售。透过此次合作,巨星传奇表示,集团可依托宇树科技于机器人研发方面的资源及经验,并结合集团本身IP创造与运营资源及能力,打造在AI与机器人时代的新形态IP产品。
在产品的具体应用场景上,巨星传奇表示,除了家庭使用外,合作的机器人还会应用于演唱会、表演秀等演艺领域,既延伸IP影响力,也能释放其商业潜能,实现“IP软实力+硬件硬科技”的“双螺旋”创新模式。
而对于开发消费级机器人的资金规划,巨星传奇则表示,前不久公司宣布启动配售,计划将约38.2%(约1.24亿港元)用于扩展零售渠道网络,包括自动贩卖机及智能机械设备,“其中,智能机械设备涵盖了此次和宇树科技合作的机器人,初步资金规划可以关注公司配售完成后的资金运用计划。”
7月25日,巨星传奇发布的配售公告显示,其拟配售3752.45万股股份,占扩大后股本约4.18%,配售价每股9.13港元,较7月25日收市价11.4港元折让约19.91%,所得款项总额约3.426亿港元。
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巨星传奇所得款项净额约3.24亿港元,其中约38.2%用于扩展零售渠道网络(包括自动贩卖机及智能机械设备);约12.4%用于开发IP实体店(包括周同学实体店及与其他头部IP合作商店);约18.5%用作IP投流费用;约6.8%用于投资将来合作的文娱体育设施;约14.1%用于IP展览;约10%用作一般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路径,本身应该从文体娱乐这类公众关注度高的场景切入”
消费级机器人市场虽前景广阔,但国内用户对“IP+机器人”的付费意愿尚未被充分验证。对于最终要“上岗”干活的人形机器人来说,切入文体娱乐市场是否有必要?
据上海证券报采访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称,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路径,本身应该从文体娱乐这类公众关注度高的场景切入,这符合新技术推广的普遍规律。“就像当年飞机刚发明时也是从表演开始,再逐步发展到实用阶段。”
在他看来,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化落地应该分三步走:先发展文体娱乐服务,再进入工业领域,最后进入家庭民生场景。这个路径既符合技术演进规律,又能有效培育市场。
透过此次合作,巨星传奇将 挖掘智能机器人在演唱会、表演秀等场景的商业化价值。据了解,巨星传奇将负责相关演艺活动的策划、编导及落地执行,将机器人表演作为创新单元系统性植入演唱会、综艺、直播等场景,以此 渗透并强化其明星IP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