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AI素养正在成为全球基础教育的重要指标。
在我国,“人工智能+教育”被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5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提出构建知识、技能、思维与价值观融合的“四位一体”通识教育体系。
不久前,欧盟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发布《赋能AI时代的学习者:中小学AI素养框架(草案)》,呼吁全球教育体系构建统一的AI素养标准,为下一代打好面向未来的能力基础。这一系列政策信号,正将“AI通识教育”推向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
然而在实践中,许多企业更热衷于技术炫技,忽视了教育本质,导致“AI+教育”在校园落地过程中常常陷入“概念空转”、“系统缺失”、“资源不均”的困境。
面对这一现状,深耕人工智能教育的源码未来率先推出面向中小学的“人工智能教育解决方案”,以体系化课程、交互式平台、开放化资源,破解“AI通识教育”推进中的核心难题,为全国1-9年级学生提供一站式、无门槛的AI素养教育支持。
教学创新:打造科学化、情境化、生活化的AI课堂体验
围绕教育部“到2030年基本普及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总体目标,源码未来以《指南(2025年版)》为纲,融合《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及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内容,构建出一套分层递进、螺旋上升的人工智能课程体系,覆盖小学至初中的全学段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源码未来特聘诸多AI教育行业专家及知名中小学一线名师对课程设计和教学案例进行审核及论证,确保内容既有理论 ,又贴近课堂实践。
课程旨在打造科学化、情境化、生活化的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和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发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我是漫画家》这一课中,通过一个“科技漫画社紧急任务”的情景,让学生使用平台GAI工具生成一张漫画,从而教学生学会如何根据日常生活中的需求,选用合适的AI工具,创作出想要的内容。这种“任务驱动+工具应用”的模式,不仅让学生感知AI,更能在真实情境中提升创造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平台赋能:构建“AI新知+AI工具+AI实验”的学习闭环
中小学AI通识学习,重在感知和体验,源码未来AI实验平台集成丰富的AI工具,配合AI课程体系完成AI实验,形成“AI新知+AI工具+AI实验”的闭环学习机制。
比如,在《源码熊学滑雪》这一课,引入了“机器学习”的概念。在课程中,学生们将通过使用算法、判断、线性回归等新知识,学习机器是如何理解数据,并学习数据,最终通过感知数据预测动作并执行动作,让源码熊学会滑雪并躲避障碍。
在引入“机器学习”概念的同时,学生们将同步使用AI实验平台的机器学习类AI工具进行模拟实验。学生们使用《海鱼分类》AI训练工具,通过给机器人投喂鱼类和海洋垃圾的图片,让机器人学会判断鱼类和海洋垃圾的特征,最终学会自动判断鱼类。
源码未来AI平台以可视化交互呈现机器学习、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核心算法,让学生可轻松体验、训练模型,探究原理。
此外,平台还整合了国内外优秀的AI资源,接入DeepSeek大语言模型等前沿技术,让学生零距离感受科技成果,在寓教于乐中激发创造力,助力培养 AI 创新人才。
普及即普惠:助力学校轻松开展AI教育
源码未来由深圳三点一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源码熊)和未来基因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发起(主站地址:ai.yuanmaxiong.cn),双方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服务领域都有着将近十年的经验,深知人工智能教育普及任重而道远。源码未来推出的人工智能教育解决方案,面向所有中小学提供全套教学资源、课程平台及AI实验工具,无需高昂设备投入,也不依赖专业师资背景,真正做到了“普及即普惠”。
教师可借助平台获取完整教案、视频资源和教学案例,并且可使用平台丰富的AI工具,快速入门AI教学、开设AI通识课程;学生则能通过趣味化课程与互动实验,实现从“AI认知”到“AI应用”的逐步进阶。解决方案不仅降低了学校开课门槛,更为不同区域、不同层级学校提供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可行路径。
未来,源码未来将围绕AI教育需求,不断优化教育资源的普及共享,为AI教育普及持续提供助力,为未来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