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智行研发天团访谈:全球悬架电子与软件工程总工解析MagneRide®磁流变悬架智能化应用

互联网
2025
08/14
13:58
分享
评论

京西智行MagneRide®磁流变悬架系统凭借其每秒1,000次的响应速度等特性已获得豪华和超豪华品牌青睐。作为全球领先的主动控制系统,MagneRide®磁流变悬架正向软件驱动跃升,并通过与整车感知系统、域控制器的 融合,参与整车动态的智能决策。

京西智行全球悬架电子与软件工程总工程师吴元专门解析了智能 架构下的数字技术、算法、调校等发展前景。

智能 架构给磁流变悬架带来了哪些新功能?

吴元:磁流变悬架系统可以在1毫秒内响应路面变化,响应速度已成为业内标杆。我们还开发了新的“预瞄”功能。通过与车辆的感知系统集成,我们可以利用摄像头和雷达对前方路面进行评估,并预先调节减震器状态。

如果系统探测到前方有坑洞或急弯,就可以预先调整阻尼特性,从而优化整体表现。我们还开发了一套实时判断系统,用来判断是采用来自感知系统的“预瞄信息”,还是当前路况下的“实时输入”,以此做出最优响应策略。这样的能力不仅提升了整车性能,也为整车厂提供了更大的系统灵活性。

这套集成系统还能在紧急情况下优化悬架性能。例如,当车辆触发自动紧急制动时,悬架系统可立即进行自我调整,以改善制动距离和车辆控制力。作为一项安全增强功能,紧急时刻哪怕微小优势也可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磁流变悬架是如何实现数字化控制的?

吴元:磁流变悬架是一套主动悬架系统,它通过磁场作用激活内部的磁流变液。这种液体中含有铁磁颗粒,当施加磁场时,这些颗粒会迅速排列成结构,进而改变液体的黏度,从而调节阻尼力。这种原理非常适配软件定义 的控制方式,因为磁流变悬架的阻尼控制是全程数字化的,调节范围大、响应速度极快。阻尼力的变化可以在毫秒级完成,而且不涉及任何机械部件的变动。

数字控制优势如何应用到智能 中?

吴元:设定了基础阻尼特性后,整个系统的调校都可以通过软件完成。磁流变悬架可以直接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实现全流程的重新标定。这为整车厂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比如可以针对不同区域市场做出差异化设定。悬架调节可以是更舒适的,也可以偏向运动风格。我们现在也具备 OTA升级能力。整车量产之后,车企仍可以根据需求对悬架设定进行调整,而且成本可控。

京西智行有哪些智能 合作案例?

吴元:我们目前正在与一家大型车企合作开发其首个智能 平台。鉴于长期合作以及磁流变悬架在智能 架构中的核心作用,客户从研发之初就邀请我们参与。我们提供了整套数字悬架生态系统,其中包括减震器、中央控制器算法、支持以太网功能的智能执行控制器以及相关传感器。

模块化对供应商和车企意味着什么?

吴元:京西智行致力于提供灵活的模块化解决方案,既可与整车的中央控制器集成,也可与区域控制器集成。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和现有的子系统,选择我们的硬件、软件模块或集成服务的不同组合。这样不但保留了车企对车辆结构的掌控力,同时也能享受我们在悬架控制算法、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技术优势。

切换到智能 架构后,最大的技术挑战是什么?

吴元:最大的难点是将实时控制系统集成到新的以太网通信架构中。通过同时协调多个数字系统的操作,我们一方面保证了悬架需要的实时响应能力,另一方面也保留了我们在这一领域的技术亮点。我们采取了虚拟和实物模型并行开发的方法,目前已达到可以准备开启采用新生产设施的样品代。

京西智行在智能 领域还布局了哪些产品

吴元:我们很早就察觉到智能 的发展趋势,并一直在开发配套的数字控制解决方案。我们还提供SARC主动稳定控制系统、空气悬架、液压减震器、磁流变悬置和电子机械制动系统(EMB)等。这些底盘系统部件能够协同工作,共同支持底盘和车身控制的功能,互相共享输入和处理信息。这样一来,就为底盘的整体优化创造了可能。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