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IDC 发布《中国超融合市场跟踪报告,2025 年第一季度》,详解中国区超融合发展趋势、市场份额规模以及厂商占比。数据显示,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超融合整体市场同比增长 14.1%,规模超过 30.9 亿人民币,其中新华三在超融合整体市场份额中排名领先,深信服与 SmartX 分别在全栈超融合与软件市场中排名第一。
与以往报告不同的是,本次报告首次新增全栈超融合系统市场排名,其从软件功能上包含多种类型的平台层能力,如云管理、容器平台管理、AI 与训练推理模型管理、容器管理等,同时统计维度包括一体机与独立销售的超融合软件出货。全栈超融合市场份额如下,深信服 25.10%,浪潮 10.90%,SmartX 10.10%,华为 9.70%,新华三 8.30%。
*数据来源:IDC《中国超融合市场跟踪报告,2025 年第一季度》
报告分析,具备容器管理与 AI 相关功能的全栈超融合系统,正成为推动超融合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也是企业倾向于选择的解决方案:
l 针对 AI 训练与推理场景打造的全栈超融合产品,能够整合算力、存储与数据预处理能力,有效解决 AI 项目中“算力浪费、数据孤岛、训练效率低下”三大核心难题,在制造业 AI 质检、科研大模型训练等场景中深受用户青睐。
l 具备容器管理能力的全栈超融合系统解决方案,能够为云原生应用提供“开箱即用”的容器化基础设施,解决传统架构下容器部署复杂、资源碎片化等痛点,在互联网微服务架构和金融行业云原生转型等场景中展现出显著优势。
此前国际市场分析机构 Gartner 也已连续两年发布全球《全栈超融合软件市场指南》,对 Nutanix、VMware、SmartX、深信服等具备全栈超融合软件能力的全球超融合厂商发展情况与软件能力进行重新评估。
Gartner 在《市场指南》中这样定义:“全栈超融合软件提供完整的软件解决方案,即在单个实例中,涵盖虚拟化计算、存储和网络功能。全栈超融合软件供应商是指能够开发和销售涵盖服务器虚拟化、软件定义存储和网络管理工具的超融合软件供应商。”除了上述三个主要的组件支持,全栈超融合软件还应为用户提供运维管理功能、Kubernetes 支持,与边缘部署能力。
在本次 IDC 报告中,对 SmartX 的评价如下:作为专注于超融合基础设施的自主研发技术供应商,SmartX 成立至今已满 11 年。近期 SmartX 发布了 SmartX HCI 6.0 版本,通过整合传统虚拟化技术与人工智能、容器平台、高容量文件存储及灾难恢复等集成场景的全栈能力,进一步拓展了超融合技术的应用边界。
目前,SmartX 全栈超融合已全面升级为榫卯企业云平台。通过灵活、可控、模块化的建设方式,榫卯企业云平台帮助用户以更低的初始投入,按需组合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灾备与管理能力,全面支撑传统应用、现代化应用及 AI 应用的落地部署,可覆盖集团数据中心、分支机构与边缘等多种场景,满足企业数智化转型需求的同时,大幅降低建设难度与总拥有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