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国 |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民族品牌布局全球乘风出海启新程

互联网
2025
08/18
15:45
分享
评论

我国《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错颌畸形患病率达74%。随着国民健康意识提升,口腔正畸需求持续释放。在这一领域,民族隐形正畸品牌正雅齿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雅)长期致力于隐形矫治技术和全自动隐形矫治器生产线的自主研发,实现技术突围,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不仅如此,正雅还通过与泰康口腔沈刚教授团队 合作,构建了“临床需求-技术研发-专利布局-产品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推动中国隐形正畸从“跟跑”国外到“领跑”全球,书写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跨越的鲜活样本,为中国“智”造注入新动能。

从“牙齿矫正”到“面形重塑”技术创新破解中国患者痛点

从事正畸研究35年,沈刚见证了中国正畸从“照搬国外方案”到“本土化创新”的蜕变。

隐形正畸技术是从美国传入国内的,由于西方传统的错He畸形分类系统是基于白种人颌面特征,它主要关注的是牙列之间的关系,难以适配中国人“突面、凹面、偏颌”为主的颌面特点。沈刚教授基于对本土病例的深刻理解,创新性地提出了以面形为切入点的错He畸形诊断分析系统:突面畸形、凹面畸形、和偏颌畸形三大类型。

而这成为国内隐形正畸技术突破的起点。

2019年,正雅和沈刚团队正式开启合作。双方研发出的GS颌位重建技术跳出“牙齿矫正只看牙齿”的局限,系统融合了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算法,精准定位颌骨、关节与面形的关联,实现了从“单纯排齐牙齿”到通过颌位的调整进行“整体面形优化”的跨越。

截至2025年8月,GS颌位重建技术相关专利获得国内授权64件、海外授权59件,相关专利迅速形成技术“护城河”。其中“隐形颚部装置”“凹面畸形治疗系统”等发明专利,更是填补了国际隐形正畸在复杂病例治疗上的空白。

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与口腔扫描仪在口腔领域的广泛应用,国内传统正畸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正畸的重要跨越。 GS颌位重建技术通过数字化、算法及智能制造的赋能,不仅提升了错He畸形治疗的效率与精确度,也为患者提供了更舒适、更个性化的治疗体验。

从“产学研协同”到“智能制造”全链条创新筑牢出海根基

正雅与沈刚团队的合作,是“患者诉求-技术研发-产业转化-临床应用”闭环的典范。双方的合作可谓是水到渠成,正雅团队的活力热情和创始人对产品科学、严谨的态度让沈刚团队相信合作势在必行。

自合作以来,双方开创了“临床驱动研发”的新模式——沈刚团队提供30年临床数据、以面形为切入点的错He畸形分类方法、以及治疗路径,正雅负责将其转化为算法模型与矫治方案设计,并通过智能制造实现快速量产,使最新的产品能迅速应用于临床,并从临床实践中快速获取反馈,再迅速对产品做调整、改进、升级。

随着GS颌位重建技术在国内正畸领域的应用逐渐广泛,这项突破性的技术在国际同行中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沈刚在采访中介绍,通过在全球顶尖正畸学术会议中的技术分享,以及与海外口腔诊所的战略合作,这项中国原创技术已成功进入欧洲、中东、南美、东南亚等主要市场,颌位重建技术的临床应用案例稳步攀升。

2025年2月25日,正雅齿科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GS颌位重建技术迎来里程碑式突破——海内外累计应用案例数突破10万例。数据的背后,是一项项技术突破与创新应用的生动实践,更是“产学研” 融合的化学反应。

2024年,正雅位于嘉兴占地10万平方米的全自动化智能制造基地正式投产。通过大规模集成化的自动化产线与模块化自动生产系统相结合,该基地年产能超过2000万个隐形矫治器。同时,为服务欧洲市场,位于马德里的欧洲制造基地也已正式启用,这为海外市场提供了“本地化生产+快速响应”的保障,也是正雅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本地化布局的重要一步。

这种全链条创新能力,让“中国智造”有了硬支撑。

从“产品输出”到“标准制定”民族品牌改写全球竞争格局

正雅公司的国际化之路折射出中国“智造”的升级轨迹。

隐形正畸进入中国的前十年,中国隐形正畸市场几乎被海外品牌垄断,技术标准、治疗方案均依赖进口。如今,这一格局正被改写——正雅自有品牌Smartee已进入欧洲、中东、东南亚等57个国家和地区,并在英国、法国、日本、德国、新加坡、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实现“自主品牌与代工双轮驱动”。

这种转变源于技术本身的创新性和独特性。

截至2025年8月,正雅获得国内外授权专利729件,其中隐形颌位重建相关核心技术被业内公认为正畸领域自主创新的典型。这不仅展示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实力,也体现了其持续的研发能力。

从嘉兴的生产基地到马德里的研发中心,从临床诊室的病例积累到国际舞台的标准输出,正雅与沈刚团队的实践证明:民族品牌的“出海”,从来不是简单的市场扩张,而是以技术自信为帆、以创新实力为桨,在全球竞争中开辟属于“中国智造”的新航道。这股活力,正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