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东方电热披露2025年半年度业绩报告,2025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17.50亿元;归母净利润9100.26万元。尽管受多晶硅行业投资景气度下降影响,新能源装备业务短期承压,但公司二季度经营环比改善显著,家用电器、新能源 等核心板块逆势增长,机器人等新兴业务加速落地,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
作为国内电加热领域龙头企业,东方电热在传统优势业务中持续突破。家用电器板块实现营收7.17亿元,同比增长14.08%,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巩固并深化与格力、美的、海尔等家电龙头企业的合作关系,并大力开拓LG、三星等海外家电龙头企业客户,全球化布局提速。新能源 板块表现亮眼,营收达3.05亿元,同比增长61.02%,净利润同比增89.47%,公司产品已跻身主流车企供应链,并计划开发厚膜加热器,量产智能座舱产品,持续提升单车价值量。
在新能源装备领域,公司熔盐储能电加热器作为国内首例6kV商业化产品,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头部,上半年成功与西安热工院签订了近亿元的熔盐储能电加热器开发合同。此外,公司预镀镍材料业务作为国产替代先锋,实现营收9,406.59万元,同比增长22.61%,已批量供货国际知名圆柱电池企业,先发优势持续扩大。
机器人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质生产力方向,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重点产品的研制及应用。东方电热前瞻布局,与传感器头部企业上海织识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开发座椅压力感知系统及机器人电子皮肤,目前已完成量产准备,下半年将推进温控(散热)系统研发,目标打入具身智能本体厂商供应链。
根据GGII预测,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对柔性触觉传感器/电子皮肤的需求规模将达152.5万平方米,市场规模将达274亿元。公司依托电加热技术积累,切入机器人热管理赛道,有望复制其在预镀镍材料领域的国产替代路径。
分析人士指出,东方电热以电加热技术为核心,构建了“传统业务升级+新兴业务突破”的双轮驱动模式。机器人业务的落地,不仅契合国家战略方向,更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三年最重要的增长引擎。在政策支持与技术迭代双重驱动下,这家行业龙头正以“新质生产力”为帆,驶向更具想象力的蓝海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