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白马湖 | 圆桌论坛:智慧WiFi 聚力安全专栏号
猛科技讯 由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指导、中国WiFi产业联盟主办、杭州高新区(滨江)管委会、政府协办,猛科技WiFi圈承办、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协会、金绣国际孵化器、0到1空间、BigWiFi、快呗小程序、杭州滨江·物联网小镇、中国WiFi产业基地支持,四海众联、触云科技、上海寰创、推啊战略合作的第五届中国WiFi产业峰会(2018白马湖峰会)于本月18日在杭州白马湖建国饭店成功举办。此次峰会以“新链接、新模式、新生态”为主题,聚焦新零售和大数据等领域。
在峰会上,围绕WiFi安全组织了圆桌论坛。本次圆桌论坛的主持人是触云科技CEO刘勇先生,参与本次圆桌论坛的嘉宾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网络安全研究部高级工程师许子先、ARM嵌入式市场经理杨瑞、知道未来实验室总监胡铭德、国防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研究员唐勇、阿里云IOT高级安全架构师姜金龙。
参会嘉宾介绍了所在单位对WiFi安全的认识,以及未来在WiFi安全领域的作用与价值,或者是安全需求。通过圆桌发言,呈现当下安全领域片段、没有协作的现状,点出委员会在打通安全信息沟通渠道,促进安全标准、技术方案落地WiFi硬件设备上能够发挥巨大作用。
以下是圆桌论坛发言:
主持人(刘勇):下午好,确实雄歌的魅力很大,这个时间点还有这么多人参加圆桌论坛。
刚刚卜主任讲的很好,WiFi安全是整个行业要解决的问题。因为现在发掘WiFi的流量越来越赚钱了,大家都越来越关注了。另外一个问题,安全的问题,我们应该要关注。首先作为主持人,先让各个嘉宾介绍一下自己。
许子先:大家好,我是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所的许子先。
杨瑞:大家好,我是ARM嵌入式市场经理,主要负责CPU处理器的东西。
胡铭德:我是北京知道未来胡铭德。
唐勇:我是北京国防大学的唐勇,主要做网络空间安全。
姜金龙:我是阿里云物联网事业部姜金龙,主要做物联网安全。
主持人:今天嘉宾都比较全,有研究院的,ARM芯片的,网络空间安全的,再到国防科大网络安全学院派,再到阿里作为互联网的典型代表。在网络安全方面,我们应该是从上到下的体系去主导整个问题。
许总,现在关于中国的漏洞正在大规模增加,漏洞的平台越来越多,每年漏洞都是几万,一万多的漏洞。能不能说一下中国网络安全漏洞库,基于这个接下来会做一些什么工作?
许子先:我们研究院这边之前也是对网络安全,对WiFi的设备,包括它的使用情况做过一些工作。比如说我们在行业内部也发布了相关的标准,主要是PWI,公共无线局域网这一块,也有相关的标准。我们安全研究所也做了一些,针对设备,以及漏洞的挖掘和研究的情况。我们发现现在WiFi的设备,它的漏洞、危害和之前传统严重的情况相比,现在设备被控制的话,很有可能对基础网络,对运营商大网进行冲击,美国断网事件就可以看出来,对基础关键设施都会造成一些影响。
在漏洞逐渐增加的情况之下,更应该多方形成合力,一起对WiFi安全有一个提升,促进WiFi的行业有安全健康的发展。
主持人:杨总,ARM的CPU在全球覆盖超过95%了,因为有各种系列。刚才我们也看到CPU的漏洞在2017年是一个大课题,出了几个比较轰动性的漏洞,能不能就这个事情和大家分享一下感受。
杨瑞:这个漏洞还没有完全去读文档,所以对整个漏洞不是特别了解。ARM作为底层CPU的IP供应商,在安全上做了一些什么样的事情。其实现在大家的手机上基本上都带着指纹识别,ARM早于指纹识别七年前,在06年就已经注意到CPU的安全问题,或者系统应用的安全问题。在06年,我们还是在一期架构ARM11时引入了一个硬件CPU隔离技术。一直到2018架构,A15,A53,A73,A72这些,所有的芯片都是带着安全技术的。
因为指纹识别的需求,以及物联网金融支付、手机支付的需求和资产挂钩了,和隐私挂钩之后,大量的企业开始用这个技术落地一些安全的应用。比如说微信支付,或者是支付宝的支付,里面一些核心的内容都是放在隔离出来的TE环境里。2017年联网的产品越来越多,比如智能硬件、智能家居、各种可穿戴设备都会连到英特网上,受攻击概率越来越大,ARM把这个安全技术引入嵌入式里,在新的MCU里也同样有这样的安全技术。
除了硬件之外,ARM也想到一些产业生态链的方式。12月5号乌镇互联网大会上,有我们中国区总裁代表ARM公司发布了PSA,平台安全架构的安全解决方案。PSA是什么呢,其实是一个框架,这个框架通过一些威胁模型,安全分析,以及硬件和软件结合规则的一些技术,定义好了安全的框架。开发者,包括芯片设计公司可以通过这个框架一致性的实现低成本、灵活的经济安全方式实现。这个是ARM从CPU,以及软件生态上为安全做的一些贡献。
谢谢。
主持人:胡总这边一直专注于安全,现在物联网越来越普及了,尤其是智能路由、智能网关,各种IOT的普及,IOT面临很大的挑战。请胡总分享一下,创宇针对IOT设备会采取什么措施?
胡铭德:我们去年是对所有大的WIFI全部测试,比如在十米之外,百米之外控制。为了出现漏洞进行验证,我们做的验证是真实控制各种手机,不管是苹果手机、华为手机,各种手机,确实非常危害的。它控制手机不是说转移,是完全控制你的手机。你的银行交易,各种东西。我们作为安全研究员,我本人做完测试也是感到比较可怕。别人可能在10米,100米,通过一个设施15秒,30秒就会控制你的手机。不管是最先进的苹果手机,还是华为,还是其它手机。控制之后,它可以做很多危害的事情。
我们去年把三个关于WiFi重大事件,一个是苹果ios被另外一个芯片公司,嵌入式芯片公司完全控制。另外,快过年时有一个协议,这个协议如果被人控制之后,我们通过转帐记录各种东西都会被控制,所以我们确实感到网络WiFi都是与生活有极大的关系。
诈骗,有的人在上网,就会弹出一个通缉令,你已经被什么通缉了,恰恰很多人中招了。我们公司一方面对于去年发生的WiFi漏洞进行验证,证明真实可靠的。另一方面,我们也与楚云公司,还有其它公司,一个方面挖漏洞,使路由器更加安全。另一方面,希望能和产业带一起把WiFi安全事业推进。
谢谢。
主持人:唐总,能不能从学院派的角度分析一下WPay2这个漏洞。
唐勇:攻击者可以窃听WiFi上的数据,它的危害主要是对数据隐私、用户隐私的侵犯,数据的侵犯。它本身不一定能控制这个网络,后面紧接着推出了WPay3,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做一个更新,这样整个产业成本肯定是很高的。
学院派的角度,对WiFi安全形势的认识。现在WiFi安全形势很类似于十几年前PC时代,大家都用Windows98系统的时代,基本上每个人系统都是在裸奔,没有什么安全机制。数据的隐私,个人的数据也不在乎,也没有多少产业在上面做安全。操作系统厂家,类似现在路由器这些厂家解决问题的动力也不是特别足。
从攻击角度也很像,98年从攻击来说,最火的是蠕虫。我写一个病毒,它可以在瞬间感染世界上几十万台PC。到了2000年之后,蠕虫基本上没有了,因为PC的安全都跟上了。但现在的WiFi,包括物联网的现状和十几年前真的是一样吗。去年端网的密尔病毒一下子感染了几百万台IOT设备,使半个美国网络瘫痪,和十几年一模一样。
物联网的时代之后,安全的问题和空间很大,需要各方面,包括厂家,学术界,还有政府一起努力解决这个问题。否则构建了这个网络,空中沙土上构建,随时有可能坍塌,造成严重的后果。我们安全组也是想尽一点力量推动这个事情。
对于WiFi的安全,怎么解决,参考一下十几年前PC怎么解决的,就给我们提供了借鉴的思考。现在不解决是因为用户无感的,现在这些WiFi、IOT设备也是一样,我把设备买回来,它到底安不安全,用户一点感受没有,没有任何人告诉他这个东西安全还是不安全,怎么不安全,有没有遭受损失,没有人告诉用户,用户根本无感。这种情况下,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让用户感受到它的东西安不安全。否则的话,劣币驱逐良币,安全做得好的,投入成本高的这些厂家卖的东西还贵,用户可能不买。这个问题一定要破解的,我们可以团结起来想一些思路。
比如说以路由器为例,比较可行的一个思路,现在路由器上装插件,厂家都在推,我们也在推,能够有一个类似应用商店的东西,在路由器上装插件。如果路由器上真的装插件,很值得做的一件事情,装个安全插件,让用户能够通过这个安全插件,知道你的设备安全防护程度怎么样,是个几级,它的安全水平达到什么程度。让做的好的厂家体现出来,同时设备对于用户上网行为,保障上网的安全,做了一些附加的功能。这样让用户感知得到,通过这种方式有可能破解这个问题。
从技术角度,我们学校愿意从技术角度贡献一些方案。因为WiFi的技术方案有很多可以借鉴其它,比如Android,智能系统的安全解决方案。也可以借鉴Linux,服务器端的安全解决方案。但它毕竟是不同的,因为它是在成本资源受限的情况下嵌入式系统,不可能做很重的方案,不计成本的方案。在这种约束的情况下,技术方面还是有很多要研究的东西。
我们研究机构、高校愿意在这方面做一些工作,谢谢大家。
主持人:阿里的姜总,因为我们与阿里一直有很深入的合作,阿里在2017年成立了ICA委员会,ICA是阿里在IOT里非常重大的努力,我觉得成果也斐然。里面有一个专门的安全小组,我们也加入了。姜总分享一下ICA这个东西怎么在安全上做更多的努力?
姜金龙:刚才前面的嘉宾都讲了很多关于WiFi,关于物联网这一块安全的形势和问题所在。确实是,这两年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些东西都越来越火。但实际上就像WiFi一样,大家开始关注这个应用场景,关注它的产出,最后到关注它的损害,因为有利益了,会有人攻击。我们作为一个专注安全的从业者,希望在产业发展的初期就以一种基础设施角度,把安全架构搭起来。这样的话,要做基础设施,最大的一个问题就在于这里的标准化。
其实安全,大家会看到任何一个点上的问题都会导致整个系统出现很大的漏洞,或者整个系统的坍塌。如果标准不统一的话,实际上通常很多问题在对接的地方更容易出来的,这也是为什么阿里在介入物联网时,希望借助产业联盟的力量组建ICA联盟,从安全的角度来推进物联网的发展。
这里具体的做法,因为物联网整个碎片化是非常严重的,从它的载体形式到进入网络的形式,到它的应用场景,以及产品的价值,各种东西都千差万别。我们也很难说包治百病,一个专业杀毒软件就搞定一切。这里一定需要所有从业者一起做这件事情,就以WiFi为例,它肯定有它的局限性,在发展过程中也会有不同的阶段,会暴露出一些安全问题。
作为目前这种接入载体最多,覆盖面最广,尤其在智能家居、公共场所,以及以后工业互联网,物联网里都会承担非常重要的角色。安全的问题不能单纯认为只考虑协议,或者哪一块的安全性。我们需要做端到端的安全,以及构建各种维度,多层次防御的网络。比如连接的角度,操作系统的角度,芯片的角度,以及应用的角度,要做到多层次防护,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同时通过这样的安全性提高物联网在推广过程中用户的接受度,促进整个物联网的发展。
谢谢大家。
主持人:最后每位嘉宾用一两句话寄予希望,WiFi安全委员会希望完成什么责任和使命。
许子先:希望我们通过WiFi的安全委员会协调各方的资源,形成合力,共同促进WiFi的生态安全发展。
杨瑞:ARM希望通过自己的市场地位和生态地位,让安全不会再成为可有可无的选项,让大家能够以更经济,更简易的方式实现安全的解决方案。
胡铭德:希望通过和各位的努力,使WiFi更加安全,更加快捷。首先作为普通消费者,作为使用者,也希望作为安全的守护者,尽我们的力量。
唐勇:希望WiFi产业的参与者投入更多的资源到安全上,另外用户能更多感受到WiFi和物联网安全,更多的安全被他们感知到。
姜金龙:刚才讲到生态,包括阿里在内的从业者,也包括ICA联盟,中国WiFi联盟,所有业者大家团结起来,一起共建WiFi安全,共建物联网安全,谢谢。
主持人(刘勇):谢谢大家
速记文章,未经确认!
1. 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 或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 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