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发布移动支付工具“碰一碰”,NFC要抢二维码市场?

专栏号作者 最极客 / / 2018-07-03 15:55
"
华为的碰一碰技术虽然是“新壶装旧酒”,但其在NFC支付流程方面的简化,说不定能在微信和支付宝主场的移动支付领域分一杯羹,甚至带去一些改变。

近日,华为宣布Huawei Pay与银联共同推出了一款叫做“碰一碰”的支付工具。该工具无需POS机和扫码枪,甚至不用像微信和支付宝那样下载App,只要将华为手机靠近NFC“手机闪付”标签即可自动弹出支付窗口,接下来只需输入金额就能搞定,免去了人工收费的繁琐降低了硬件成本,方便快捷。

 其实,该技术的本质就是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虽然华为的支付技术是新近推出的,但NFC技术本身却已不新鲜。早在2003年,飞利浦和索尼就基于RFID(非接触式射频识别)技术研究出一种可与之兼容的无线通讯技术,飞利浦为此还特地派遣团队赴日本与索尼工程师共同研发该技术,即NFC。

为了使NFC进一步普及,索尼、飞利浦和诺基亚于2004年共同创建了非营利行业协会NFC Forum,确保设备与服务之间协同合作,其成员包括三星、摩托罗拉、LG,中国成员则有华为、小米、中兴、OPPO等。

由RFID演变而来的NFC能够在短距离之内与兼容设备进行识别和数据交换,手机上有此功能的用户可将其用于门禁、公交、支付卡、信用卡、机场验证等。而随着NFC的普及,一场大战也在所难免。

当时NFC、SIMPASS、RF-SIM三种支付方式展开争夺,巨头们为争夺入口拉拢各方呈割据之势。但对于用户而言,正是由于这种争夺使得标准无法统一,以致各方利益冲突不断,反而限制了移动支付的发展。最终,这几种支付方式都未能推广开来。

 此时,以支付宝为代表的扫码支付方式诞生,短时间内统一了移动近场支付的“江湖”。此后的移动支付领域基本上就是支付宝和微信的天下,银联、移动和终端厂商基本被排除在外。

不过,这些被排除在外的机构和企业并没放弃。2016年,苹果公司基于NFC的Apple Pay带着在美国成功的势头进入中国,然而两年多以来,在其他国家发展迅速的Apple Pay在中国却寸步难行。三星也尝试过NFC支付技术,但也没能掀起太多波澜。

然而移动支付这块“蛋糕”又实在诱人。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互联网市场,中国的移动支付亦处于领先地位。根据Forrester Research统计,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在2016年已达到5.5万亿美元,而同年美国的移动支付市场规模仅为1120亿美元。据预测,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于明年达到百万亿元。

 华为的碰一碰技术虽然是“新壶装旧酒”,但其在NFC支付流程方面的简化,说不定能在微信和支付宝主场的移动支付领域分一杯羹,甚至带去一些改变。

分享到
移动支付
声明: 尊重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稿件皆标注作者和来源; 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 ",不尊重原创的行为将受到 的追责;转载稿件或作者投稿可能会经编辑修改或者补充,有异议可投诉至:post@ikanchai.com
您想第一时间获取互联网领域的资讯和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号中搜索" "或者"ikanchai",或用微信扫描左边二维码,即可添加关注,从此和 建立直接联系。

相关推荐

2018年5月8-10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EBRD)2018年年会在中东国家约旦召开。
中国的支付市场,是一番怎样的格局?经历了七八年的发展,迄今已形成三派格局。第一派,巨头系。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已垄断90%的支付市场。第二派,第三方小支付平台。第三派,就是正在强势进入的“官方系...
不同于在商户领域的争夺,公共交通系统是一项公益事业,业主在生态中占据主动地位,用户便捷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入口多元化则刚好契合他们的要求。
移动支付,被称作是“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过去几年,这个市场的主角支付宝、财付通(微信支付)分别背靠阿里巴巴、腾讯这两大互联网巨头方兴未艾。
巨头在海外市场推广移动支付的目标客群,一定不会仅仅是出境游的中国旅客,而如何进行产品在他国的本地化策略,建立良好的产品体验, 就成为巨头推广移动支付的必经之路。

热文导读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