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松果财经
驾校改革后,寄予厚望的“互联网驾校”逐渐发展起来,其中不乏一些新势力,广州猪兼强就是一位靠着互联网起势发家的网络驾考平台。
这几年间,“猪兼强”的广告频繁的出现在广州的大小街头,凭借着“优惠价格”和“高价营销”,猪兼强迅在广东多地建立起来分校。
但是好景不长,如今猪兼强深陷退款风波,训练场人去楼空,学员教练均有欠款,曾经辉煌一时的猪兼强为什么会沦落至此?为什么网络驾考平台事故频发?互联网驾校真的是一条好路吗?
深陷投诉风波 用互联网思维改造驾校的猪兼强为什么不行了?
根据界面新闻报道,近日,几十名猪兼强驾校原员工聚集在广州天河区人民法院,希望通过破产后的财产变卖拿回自己被拖欠的工资。拖欠工资金额几千块到七万块不等。本来,教练需要学员,猪兼强需要教练,双方正好互补。但是没想到猪兼强这么“不靠谱”。
冰冻非一日之寒,早在2016年,猪兼强就遭集体投诉,具体情况则与当前猪兼强出现的情况惊人相似。基本上都是指向学员学车和拖欠工资等问题。
投诉风波不断,如今的惨淡景象与几年前猪兼强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曾经的猪兼强以“互联网+自营驾校”连锁的模式运营收获了资本的信任,在2016~2017年就完成了三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达2.4亿元。
但是,伴随着猪兼强在多地快速布局,网络驾考平台的弊端也不断显现。按照猪兼强广告宣称的20万学员,学费均价5000元计算,猪兼强在成立的短短4年时间仅学员学费收入就达10亿元,再加上自身融资额,为何这么快就经营不下去了?
1、打价格战,高价营销,获客成本高企。猪兼强所谓的互联网模式,更多的是指运营策略。
在以价格战打开市场的同时,猪兼强把赚到的钱都流向了营销,广告做的非常凶猛,自2014年创立后的5年间,累计投入营销费用超过4亿元。打价格战,高价营销让猪兼强得以快速扩张,在多地都建立了分校,但快速发展的同时投诉也不断。
2、平台口碑名誉差,投诉不断。除了这几次大规模退款风波被媒体曝光之外,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上针对猪兼强的投诉也不在少数,仅仅今年6月份以来,该平台上就累积了超过40起关于猪兼强的投诉,投诉点主要在于约车时间长、联系不上客服等多个问题。
3、驾校的驾校培训资质存在问题。近期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表的声明显示,深圳猪兼强确实只进行了商事登记,并未取得由其核发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而学员跟猪兼强签订的是一份“驾驶培训质量跟踪服务协议”也就是说,猪兼强本身并无驾培资质。
目前,猪兼强因不主动执行法院判决,313次被强制执行,3次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并收到限制消费令327条,该公司已被列在破产重整的“被申请人”一栏中。
用互联网改造驾培行业,这到底是不是个骗局?
目前,猪兼强接受学车报名的途径有多种,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通过猪兼强官微、天猫和京东报名的,像猪兼强、YY学车这样的平台通过铺天盖地的宣传和低价策略确实更容易得到年轻人的青睐,但是问题频出也是不可忽视的事实。
根据界面新闻的报道,有学员表示在学车过程中并没有感到特别的“互联网”服务,甚至还踩了很多坑。例如教练粗暴,学车慢,学费虽然低但是后期会以各种名义加收费用,不兑现“不满意退款”约定,交费前后态度反差大,不按合同承诺安排上课,并以各种理由拒绝学员退费要求等等。
其实除了猪兼强之外,还有很多网络驾考平台都出现了问题,例如前段时间叮当驾培跑路导致近300名学员学费“打水漂”也引发了很多关注,那么为何这些热火朝天的网络驾考平台到如今却变故频生?
归根结底是因为以“猪兼强”为代表的网络驾考平台和实体驾校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网络驾考平台实际上相当于一个中介,由于没有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它们在网上招生后,只能对接实体驾校,通过驾校的名额和场地安排训练和考试,实际上考试资格和场地都不属于平台。
而实体驾校拥有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直接对接车管所,有合法的驾考资质和专属场地。网络驾考平台不是培训机构,可以随时跑路,但实体驾校资料都有备案,怎么都跑不了。
其实,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的思路是没有错的,在其他行业也证明了这一点,例如滴滴网约车改变了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在线教育让传统教育更加具有容纳性,外卖改变了人们餐饮习惯等等,驾校也不会例外。
而且驾校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互联网驾校的发展。毕竟驾校改革让学员能够自主选择培训方式和培训人员,脱离了传统驾校的约束,这也催生了一批像猪兼强这也的“全自营型驾校”,将互联网作为渠道来揽客、通过互联网优化体验。
这些平台走的都是轻资产路线,只要去签教练和场地,做好平台上的司机认证、评价体系等运营就可以赚取中间差价,快速地跑马圈地。路子是对的,但是却由于经营不善,服务跟不上速度发展,导致目前猪兼强遭遇退款浪潮压顶、大额资金因诉讼被冻结等难题,未来堪忧。
“猪兼强”失败后,互联网驾校应该怎么走?
尽管猪兼强“失败了”,但这并不证明互联网驾校这条路就被堵死了。根据36kr报道显示,2013年~2017年,我国车辆驾驶员数量由约2.19亿人增至约3.42亿人,复合年增长率达11.8%。
而且我国驾培机构超过1.6万家,但是即使是最具代表性的驾培企业在全国市场占有率也不超过1%,区域性的品牌在当地市场占有率也很少超过10%。如此分散的市场占有率,也给了互联网驾校很多可乘之机。
在未来,驾校与移动互联网的渗透与融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像猪兼强这样的纯平台商模式很简单,只要做好线上服务,对接线下传统驾校,就可以快速圈地跑马,本来这是一条“避重就轻”的好路,但奈何猪兼强没有做好该有的服务,结果自己中途把这条路堵死了。那么互联网企业该如何避免走向和猪兼强一样的境地呢?
(1)建构驾考信息化平台,发展驾培细分垂直业务。其实,像猪兼强这种互联网驾考平台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发展为一个信息服务平台,为传统驾校学员解决学车中的问题,比如说补考答疑、帮忙报考、学车咨询等等,而信息服务平台有了流量之后,就可以做广告,付费答疑也是一个很好的变现方向。此外,平台还能为学员提供预约练车服务,这也属于信息服务平台的一种。
(2)延长产业链,拓展 相关服务。驾考市场不单单是一个培训的地方,它还是整个 行业万亿级市场的源头,如果哪个企业能够把它做大做强,那么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日后入局像二手车, 租赁, 金融, 市场等 相关行业都会有很大的优势。例如58同城在做驾考业务的同时,还投资了驾校一点通、e代驾等关联公司,在未来,它们就可以与58学车可以协作起来,形成一个良好的商业闭环。
(3)精细化运营。经过驾培行业早期的粗放发展之后,这个行业有很多亟需解决的不标准和不规范之处,而互联网企业想要在驾考方向得到成长,精细化运营必不可少。例如在获客方面,可以借助私域流量,将潜在用户聚合起来,通过社群运营,提供优质服务从而进行转化,降低获客成本的同时提升用户粘性。
(4)构建半自营型驾校,探索更多的互联网驾校形式。例如58学车就是通过互联网预约教练学车考驾照,和纯线上平台不同,58学车在线下有自己的场地,具有半自营性质,优势其背靠58平台,作为一个本地生活入口,58同城具有自己的流量优势。 不过这类模式与传统驾校形成了竞争,而且也面临着成本高、扩张慢的问题。
相比于收费混乱,流程复杂的传统驾校,互联网驾校可以让流程变得更加透明,也可以提供反馈渠道,改善一直存在于驾校的例如教练资质不齐,管理混乱,暴力教学,场地车辆冲突等问题。
其实,只要能够注重服务质量,改善现有的驾校难题,那么互联网驾校很可能是在出租车、用车服务、代驾服务之后,最大的一块蛋糕。而持续观望的e代驾、滴滴等国内公司很可能会在不久之后入局互联网驾校。
文章来源:松果财经,转载请注明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