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了热钱的低空经济,何时能够兑现商业化承诺?

2025
10/29
20:56
分享
评论

 

近年来,在政策以及资本等多方的推动下,低空经济正迎来快速的发展期。值得一提的是,早在 2010 年,国家就提出了 " 低空经济 " 的相关概念。到今天,从监管到产业,多个行业已经和低空经济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不仅如此,在政策上,近年来国家也在推动低空经济的落地。2024 年 1 月,《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开始施行;2024 年 3 月,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 年)》,加快通用航空技术和装备迭代升级,建设现代化通用航空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培育低空经济新增长极提供有力支撑。2024 年,也被业界称为低空经济的元年。

作为未来空中交通产业的细分领域,eVTOL 是最热门的赛道,吸引了包括一批初创型科技企业、传统 和飞机厂商参与。比如巴航、空客、丰田、小鹏等,像红杉资本、IDG 资本等一线投资机构也纷纷投资 eVTOL 整机赛道。

不过,从今年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来看,行业整体更偏向于理性,尤其是资本的出手更为理性。相比较过往的概念推动,现在更关注技术的验证以及配套的落地。" 不仅要造好飞行器,更要使其真正‘飞得起、用得好、管得住’ ",云枢智航董事长路强说道。

9 万家低空企业,多地争夺 " 低空之城 "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有低空两个字的企业总共接近 9 万家,A 股资本市场涉及低空概念的上市公司总共有 434 家,再去细分聚焦,真正涉足低空领域整机、飞行系统等的上市公司有 174 家。

如同 AI、具身智能等热点概念一样,在政策等多方的支持下,入局者不断增多。而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低空经济融资事件与金额分别下降了 15.2% 和 8%,行业狂奔的同时也更关注实际落地。不过,从整体大方向来看,低空经济仍在向上走,只是门槛变得更高。IT 桔子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低空经济领域发生融资总额超 75 亿元,但 9 月融资金额累计达 49.17 亿元。

据中国民航局此前的预测,到 2035 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3.5 万亿元。摩根士丹利预测全球城市空中交通(UAM)市场规模将在 2040 年达到 1 万亿美元,并于 2050 年攀升至 9 万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低空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多低政府也开始推出相关政策以及投资入场。去年以来,安徽、深圳、上海等多地相继出台文件,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产业扶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2025 年 6 月,全国已有 82 个地级市出台低空经济相关政策。

在这之中,广东、江苏、上海和北京借助经济和产业链优势,成为低空企业的聚集地,比如亿航智能、小鹏汇天等。除此之外,安徽近两年也在大力推动低空产业的落地,并通过城市间的区域优势,吸引企业入驻。其中,宿州借助区位交通、算力基础等优势,在招引低空项目、拓展多元场景、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发力,搭建 " 政产学研金服用 " 融合平台,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集群集聚。

就在一个月之前,刚成立不久的低空经济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云枢智航,就获得了来自安徽云瑞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安徽省宿州市高新区投资平台为主要出资人)、中信建投资本、合肥产投及产业方安徽长宁人防设备公司近亿元人民币的联合注资。据悉,资金将重点投向吨级全倾转旋翼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研发,飞行器总装试制车间建设,以及生态线业务拓展工作。

《中国低空经济投融资报告:中国低空经济投融资地图(2025) 》指出,当前,我国低空经济呈现出 " 国家统筹、省级协同、地市执行、区县落地 " 的治理格局。作者认为,在低空经济的起步阶段,多低政府加码也是为了率先占据未来的增长点,借助新兴产业去推动当地的经济活力,提升在新赛道的竞争力。

万里长跑起步阶段,常态化飞行是产业闭环的节点

低空经济虽然市场前景庞大,但就目前的落地商业化来说,仍处于一个探索阶段,行业痛点依然尖锐。比如商业闭环难题,太多团队困在 " 航空级技术 " 和 " 飞行器参数 " 的执念里,前期研发费用难以为继之外,一些企业单机年运维成本近百万,营收却不足 30 万元。

低空现在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在云枢智航总经理傅斐看来," 当下行业仍在万里长跑的起步阶段,万亿规模现在有可能只跑了 20 亿、30 亿。飞行器还没有成熟,还没有常态化飞行,管理空域一系列的问题仍然没有完善。"

在大众的视角里,谈及低空,更多的概念就是飞行器、适航认证、空管、航线以及场景等,这也是整个低空领域的核心关键词。不过,傅斐则认为,这些只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起点,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产业,必须要实现常态化飞行。" 中间的核心障碍,就是体系化需求与碎片化供给之间的鸿沟,跨越这个鸿沟,不仅需要产品,还需要生态。"

他指出," 生态 " 是低空经济安全高效运行的根基,而 " 产品 " 是激活低空经济价值的核心载体,率先在特定领域完成产品验证,再逐步拓展至更广泛的场景,推动低空经济真正走向产业化。

据介绍,云枢智航在产品侧的理念为 " 飞得快、载得多、更经济 ",其与中国兵器爱生集团联合研制的全倾转旋翼 eVTOL —— V500E 巡航速度达 250km/h,最大飞行速度达 300km/h,具备 500kg 载重能力。基于经济性方面的考虑,V500E 采用换电设计。

V500E

至于生态侧,傅斐的理解为不单一是为了某家企业或者某种飞行器而服务,而是能够满足各类飞行器。为此,除了与产业链企业合作之外,云枢智航还提出了 " 地面起降网 " 和 " 统一管控网 "。

" 不单单是运输的飞行器,还有其它各个公司友商的飞行器,是能够满足各类飞行器安全、高效地为大众提供商业化和常态化的服务支撑环境才能被称之为生态。我们花大量的精力投入低空可信数据空间的建设,也是为了能够让这个行业实现真正的最后一个环节的商业闭环。"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电池能量密度、动力系统效率等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下,技术上的限制正在减少。对于低空企业来说,产品层面的落地外,核心还是商业化场景的常态化运行。在资金 " 收紧 " 的当下,降本与效率的提升以及生态的建设,仍需要整个低空产业的参与者持续求解。

来源: Barron's 巴伦中文网

THE END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击这里 寻求合作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 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

相关推荐

1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