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生态正在高速成长。HarmonyOS 5终端设备数突破2300万台,汇聚超900万开发者,上架应用与元服务超3万款。随着“鸿蒙应用开发者激励计划2025”的推出,点燃开发者热情,应用提交量激增,一个关乎生态长远健康的核心命题也随之凸显:如何在数量增长中保障质量,坚守“质”的底线,确保每一位用户的体验,每一份开发者的创新。
为了保障所有用心打造应用体验的开发者的权益,避免劣币驱逐良币,让平台资源能聚焦服务于一路支持鸿蒙的广大开发者,创造良好的正循环的生态环境。为此,鸿蒙生态启动了一场从“幕后”到“台前”的透明化升级,将抽象条款转化为“看得见的指南”——发布《应用审核指南》及具体案例解读,推出自助检测工具,帮助开发者在提交前即可自查自纠,有效降低重复沟通成本,让开发更聚焦于创新和打磨优质应用。
看得见的“拒绝”:四大案例,解读鸿蒙的“严格”为何是守护
鸿蒙审核的严格,目标始终清晰:保护优质创新,守护用户体验。我们坚信,明确的规则是生态繁荣的基石。我们结合典型案例,将审核标准归纳为四大原则:
追求体验的“完整性”:拒绝功能单一、无法形成服务闭环的“空壳应用”,保障用户体验流畅可靠。
鼓励创作的“独特性”:抵制重复、同质化提交,确保创新不被淹没,让每一位用户的搜索都物有所值。
审视功能的“实质性”:拦截缺乏真实价值与创意的应用,推动生态内容走向高质量、差异化。
倡导创新的“进步性”:对仅在饱和领域进行低水平重复的应用关闭大门,引导资源投向能创造新价值的方向。


鸿蒙的“拒绝”,本质上是对凑数思维和忽视用户体验行为的摒弃,旨在构建一个开发者专注创新、用户放心使用的良性环境。
审核是生态守护者:严格背后是对每一份心血的负责,每一次下载,背后是用户的时间、存储空间和信任。鸿蒙审核机制在源头拦截“权限滥用”、“后台自启”、“弹窗轰炸”等行业常见问题,以高于行业平均标准的审核机制,构建“下载即放心”的安全体验。这确保了上架的每一款应用,都经得起用户对完整性、安全性与实用性的检验。
“鸿蒙应用开发者激励计划2025”也秉持同一理念:激励“用心创造的价值”,而非简单追求数量。透明的审核机制正是这一理念的重要保障。
从“技术生态”迈向“治理生态”:共建生生不息的鸿蒙未来
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生态,不仅需要技术的“筋骨”,更需要治理的“灵魂”。华为每年投入超60亿元激励开发者,举办覆盖数千开发者的密集活动,扶持“小而美”应用成长,展现出对生态建设的长期承诺。
如今,鸿蒙生态正从构建“技术生态”迈向完善“治理生态”的关键阶段。透明规则、严格审核与清晰激励,共同组成治理体系的三大支柱,只为实现一个目标:让每一位用心创新的开发者获得公平成长的机会,也让每一位用户都能在鸿蒙生态中收获安心与信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