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HBR管理年会2025暨新增长大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以“信任·信念·信心”为主题,汇聚来自全球的商业领袖、学者与创新实践者,共同探讨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企业如何重塑精神动力与价值根基,开辟长期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年会围绕战略、新增长、人机协作的信任机制、开放式创新、生态品牌与全球化六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对话,嘉宾们以前瞻的思考与务实的经验,探寻组织的变革创新方案与数智化转型新思路。作为一年一度的管理思想盛会,HBR管理年会不仅是对时代变革的观察与思考,更是对未来商业韧性、价值与方向的重新定义。
HBR中国区副总经理赵阁宁在开场致辞中诠释了本届年会主题,在AI 参与决策的时代,“信任”已成为组织的核心能力;“信念”让我们在浮躁中坚守长期主义;“信心”则源于趋势洞察与能力建设,使我们在低谷中依然敢于深耕、主动进化。本次盛会正是为重建信任、坚守信念、提振信心而相聚。

前奏
在快速演进的AI时代,“信任”成为组织持续进化的核心议题。HBR特约编辑、前总编辑殷阿笛(Adi Ignatius)认为,AI时代重建信任的原则依旧是诚实、责任与公平。秉持这些价值观、对AI应用保持透明并以人为本的企业,才能保持领先。HBR总编辑艾米·伯恩斯坦(Amy Bernstein)指出,企业的竞争优势不在于部署何种算法,而在于建立怎样的信任。信任源于真实、逻辑与共情,领导者需以真诚为本,展现稳健的判断力并关怀员工。HBR杂志主编丹尼尔·麦克金(Daniel McGinn)强调,信任为领导力奠基,信念凝聚团队,信心激发勇气。三位嘉宾共同指出:尽管科技重塑商业,领导力的本质仍根植于人性。唯有以真诚与责任为基石的领导力,方能赢得持久的信任与未来。

开幕演讲
原外经贸部副部长、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指出,全球多极化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带来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重要机遇。尽管经济全球化形态不断演变,但其进程未曾停滞。政府、市场与科技三大力量仍在驱动全球化。只要我们能在各国之间、各企业之间建立信任,经济全球化必将在新的多边体制下持续前行。

第一乐章 多变世界中的战略定力与应变
面对高度不确定的“着火世界”,企业需在战略定力与敏捷应变间寻求动态平衡。北京物美集团创始人、多点Dmall创始人张文中表示,数智化时代,企业应以AI重构消费新体验,驱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他提出了“五热爱”理念——热爱自己、家人、同事、顾客与伙伴。基于此,AI新质零售将以生态协同取代单点竞争,市场主体间将逐步走向企业联合。安踏集团首席运营官陈科认为,企业要以“定力”坚守愿景与使命,专注主业、创造价值,以“应变”提升战略体系与动态管理能力。安踏集团不断演绎全球化、创新与数字化的新内涵,积极拥抱AI,以自我变革驱动韧性增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宁向东指出,固权行为指管理者以巩固自身权力和利益为导向进行决策,而非基于工作实际需要,这种动机会抑制尝试、阻碍创新。因此营造有利于发挥企业家精神的环境对于组织的进步至关重要。亚马逊云科技全球首席企业战略总经理菲尔·勒-布伦(Phil Le-Brun)、全球企业战略总监亚娜·沃纳(Jana Werner)分享了“章鱼型组织”这一概念,其三大核心特质是:对重要事项的清晰认知、贯穿全组织的强烈主人翁意识,以及对新机遇的好奇心,这些特质有助于提升组织变革的韧性与适应力,从而更好应对复杂世界的不确定性。


第二乐章 新增长乐章:增长的双循环
在内生增长动能与海外拓展并行的双循环格局下,企业正在创新与合作中探索新增长路径。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王煜全指出,科技正推动数字革命、全球产业生态和线上社会的重大转折,为企业带来智能服务应用、全球化布局,和部署数字基础设施这三大机遇。同时,企业需警惕对技术变革和世界格局的误判,以及防范科技过热带来的风险。宜家供应东亚区总裁陈慧表示,中国已从十年前的“世界工厂”转变为如今的“世界创新工厂”,以“新质生产力”赋能全球价值链。中国具有再生材料、自动化和智能制造这双重优势,将成为促进全球增长的新引擎。完美世界CEO顾黎明提出,电竞是体育,是文化,更是科技。完美世界将VR、AR、MR等技术应用在观赛上,让观众能够沉浸式观赛,实现多元互动。完美世界已同多个硬件、软件厂商共同成立完美电竞合作伙伴联盟,探索AI与游戏业务的融合创新,引领电竞走向下一阶段。

第三乐章 AI时代的多维信任重建
当算法 介入决策,企业需重构人机协作的信任机制:以伦理框架强化人际信任,以技术透明建立人机信任,以合规创新赢取监管信任,筑牢AI落地的稳定三角。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表示,在信息过载与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个体、组织与社会的运行皆依赖于“信”。他强调,要打造以人为本的AI,不应神化或拟人化机器。真正阻碍创新的不是技术,而是心理;认知决定成就,信任源于信誉,信心源于信仰。智联招聘集团副总裁李强解读2025中国年度最佳雇主百强入围榜单并分析了雇佣关系的最新趋势,表示未来的最佳雇主能够从容指挥人类智慧与AI算力“演绎二重奏”,通过技术赋能员工成长,实现商业价值与人的价值共同进化。

下午开场致辞环节,哈佛中心(上海)董事总经理戴华分享了哈佛商学院教授柯维的研究,表示企业赢得信任的四大因素是能力、动机、手段与影响。同时她强调,信任无法靠口号塑造,而是要由内而外地融入企业长期战略与日常运营。

第四乐章 开放式创新:无界融合新跃迁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融合,开放式创新旨在打破学科壁垒、重构创新链条。在“体育强国”战略推动下,中国体育用品产业正以开放式创新加速转型升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孙瑞哲指出,我国纺织服装产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的关键期,面临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协同方面的三大结构性难题。安踏集团牵头成立的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联合体,致力于打破壁垒、集聚资源、推动跨界融合与生态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首席科学家、东华大学教授俞建勇建议,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联合体应强化系统布局,破除创新壁垒;筑牢基础研究,夯实创新根基;同时深化跨界融合,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党委书记徐卫林表示,科技创新是纺织服装品牌建设的重要力量。纤维创新与性能提升夯实品牌基础,纺纱与织造技术进步推动品牌升级,新材料应用助力可持续发展。北京体育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洪平介绍了该校研发运动服装科技与智能训练多维监控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并指出该校“人—机—环”运动科学训练体系,以开放耦合的系统,交叉融合多学科成果,助力打造中国人健康生活的新范式。

本场圆桌聚焦体育强国目标下体育用品产业开放式创新的“痛点”与突破方向、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联合体的运作机制等议题,由协同共生管理研究者陈春花主持。巴斯夫亚太区鞋材业务负责人吴小军指出,中国体育用品产业的突破点,是把产品性能与技术做到极致,并以联合创新树立全球标准;超盈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战略官卢立彬强调以材料替代、绿色升级实现自主创新,加强基础研究转化能力,建立“需求—技术—产业”闭环生态;安踏集团科研创新部负责人、高级总监王欣表示,安踏集团通过建设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联合体聚合多方资源共同攻克“卡脖子”难题,由安踏集团出题和出资,联合体成员结合各自特长来解题;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超认为,体育用品产业须通过跨学科协同破材料瓶颈,以需求锚定专利价值, 建立有效的协同创新机制;璞跃中国首席执行官及管理合伙人徐洁平强调,中国正从“跟随者”转型为“领跑者”,我们须以开放共享的思维,汇聚龙头企业、科研力量与政策合力,拓展产业的上升空间。总体来看,各方一致认为,开放式创新对于中国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全球行业标准制定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推动中国体育用品产业升级的关键路径。

在本场论坛中,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联合体发布了一系列成果,包括天玑·高性能材料联合攻坚计划、灵龙大模型和AI创新平台,并举办了新成员签约仪式。此外,安踏膜、玄武岩纤维科技是联合体初期突围成果,未来联合体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助力更多“中国造”体育用品突破技术壁垒。

第五乐章 生态品牌的范式升维
生态品牌是通过与用户、生态伙伴联合共创,不断提供无界且持续迭代的整体价值体验,最终实现终身用户及生态各方共赢共生、为社会创造价值循环的新品牌范式。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新华出版社、凯度集团、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与HBR中国,在本场论坛重磅推出《生态品牌发展报告(2025)》,整合六年来在“生态品牌—生态企业—生态经济”领域的 研究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副社长、新华出版社副社长沈建表示,报告旨在为AI时代生态品牌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创蓝图”。这既是对AI时代商业变革的回应,更是向世界传递生态品牌“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的生动实践。凯度集团大中华区CEO暨凯度BrandZ全球主席王幸在揭晓2025(第四届)生态品牌认证榜单并解读趋势时指出,生态品牌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在于“新智、无界、共益”三大方向,依托科技创新锚定用户本质需求,实现跨界共生与社会价值共创。随后,2025生态品牌认证榜单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圆桌环节聚焦生态品牌的价值与实践,由HBR中国区副总经理赵阁宁主持。霍尼韦尔大中华区总裁、霍尼韦尔过程控制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余锋认为,许多先进技术若孤立发展,难以快速落地并惠及广大用户。生态品牌能够帮助企业突破自身局限,实现长远发展。以霍尼韦尔为例,其创新实践体现在三方面:搭建开放平台,激发员工创新活力;追求共赢,让员工、企业与客户多方受益;坚持长期主义,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持久价值。卡奥斯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智能制造总经理谢海琴指出,生态品牌的价值在于,企业与生态伙伴通过全球资源协同提升创新 与研发效率,共同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高价值的解决方案。卡奥斯长期实践的“大企业共建、中小企业共享”模式,促进了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协同发展与生态共赢。综合双方观点,创建优秀的生态品牌不仅能提升企业自身的影响力,也能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近年来,这一理念已从品牌层面深入到企业的业务与日常运营中,引领着高质量的发展新范式。

第六乐章 全球化公司的必修课
地缘政治重构与供应链震荡中,全球化企业必须修习“韧性生存术”。京东工业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部总经理丁德明表示,全球工业供应链面临品类分散、一体化整合能力不足等挑战。京东工业通过通用现货SaaS商城(ISP)、中国跨境商品、长尾一站式商品及太璞数实一体化供应链四大解决方案,能够在不确定性中保障企业稳健运行,实现全球化多网点智能协同。

本场圆桌围绕企业出海的挑战与应对之道展开讨论,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牛华勇主持下,嘉宾们从全球化战略、供应链布局、跨文化适应等多维度分享了深刻洞见。昆山杜克大学美方校长、常务副校长、社会科学杰出教授约翰·奎尔奇(John Quelch)表示,企业出海应遵循“先易后难”的路径,先布局新兴经济体,最后考虑发达国家;公司总部应在战略、资金与人才方面给予当地市场长期支持。京东工业副总裁、战略与业务发展部总经理丁德明探讨了中国制造业在部署全球供应链时面临标准化、税制、供需预测三大挑战,强调以数智化提升供应链效率和韧性。新加坡旅游局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兼执行署长潘政志(Andrew Phua)指出,新加坡市场以其连通性、创新性与稳定性优势,成为许多中国企业出海的首站和辐射东南亚乃至亚太的战略支点。伦敦大学学院名誉教授托马斯·维格尔曼(Thomas Wiegelmann)则认为,企业出海的成功源于共创共享的工作方式,须关注个体而不仅是文化、明确表达意图、建立共同工作习惯;而启境咨询创始人陈衍慈强调,企业出海的关键挑战不在策略或流程设计,而在执行层面的跨文化协作与信任建设。综合各方观点,嘉宾们一致认为,全球化的成功不仅关乎资本与技术,更取决于信任、协作与人本精神。

新增长平行论坛:拒绝内卷 破界者胜
本场圆桌对谈聚焦AI与可持续的商业未来,由HBR中国区新媒体主管、新增长学院发起人麻震敏主持。腾讯广告市场负责人、腾讯智慧零售与生活产业增长运营总经理梅婷指出,AI正在从自动化走向自主化,成为一种可以持续进化增值的企业资产,重构企业的增长模式。比亚迪首席可持续发展专家潘亮强调,企业的可持续战略不应止于自身,关键在于赋能供应链协同减碳。比亚迪正积极探索AI在供应链可持续管理中的应用,推动AI成为供应链管理的“智能参谋”。罗氏诊断专业诊断部解决方案团队市场负责人顾亚表示,AI赋能不仅可以支持临床决策,实现精准医疗,同时帮助医疗机构节约资源,达成降本增效的目标。总体来看,各方一致认为,AI已成为驱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核心引擎,其价值不仅体现在提升效率的短期效益上,更在于通过持续学习与进化构建长期竞争优势。
小红书商业快消行业群总经理米欧表示,读懂用户的真实需求,并和他们产生共鸣,是品牌期待达成的优选目标。但要做到这一点,品牌不仅要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还需要进一步看到更为微妙而复杂的内在情绪,从情绪中理解人、运营人,真正具备洞察人心的能力,并将人和需求串联起来,才能拥有穿透时间周期的能力,好生意也才真正拥有了生命力。周大福珠宝集团总经理(电子商务)包建豪指出,作为一家近百年的企业,周大福持续专注落实五大策略方针,包括品牌转型、优化产品、加速数字化转型、提升营运效率及强化人才培育,以增强竞争力、开辟新的增长曲线。英中贸易协会商务高级总监、中国区副总裁Kiran Patel指出,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资本输出国之一,在过去十年间,中国对外投资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从注重规模转向注重价值,从扩张转向战略协同,从追求速度转向追求可持续性。追觅科技CEO特别助理毛日宏指出,成为全球化公司,需要掌握五大核心能力:正向产品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全球社会责任、建设全球化销售网络、建立国际化高端品牌。


结语
随着本届年会圆满落幕,HBR管理年会将继续彰显其作为世界级管理对话平台的独特价值,不仅为社会提供前沿管理理念,也激发中外管理界探索兼具本土特色与全球视野的创新实践,持续推动中国管理思想在全球舞台上的交流与影响力。

特别鸣谢
讯飞同传作为本次年会官方同传合作伙伴,利用实时语音识别、机器翻译与AI字幕投屏技术,将嘉宾发言精准转为多语种字幕,同步呈现于大屏,为会议提供了高效、精准的语言服务,助力思想高效流通,推动全球对话。北京国际人力资本集团股份有限公司(FESCO)作为高能团队奖晚宴合作伙伴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
